閱讀|選擇經濟學
📘閱讀書名
選擇經濟學:如何做對決策,讓人生更富足、幸福、美好
📖文獻筆記
06 如何得到幸福
■ 金錢能買到幸福嗎?
你可能認為經濟學家會提出「想過得更快樂,就必須賺更多錢」,或是「現金為王」之類的說法。他們真的會這麼說嗎?答案是「對」,也是「不對」。
先說最重要的事。對,金錢可以買到幸福。富人比窮人更幸福。如果你很窮,卻突然間神奇的變成有錢人,你可以期望幸福感會上升,很可能還是大幅上升。經濟學家之間從來沒有真正針對這個議題進行辯論。
幸福經濟學家之間的最大的歧見在於,幸福是否有極限。有些人點頭,同意曲線會在過了某個點之後變得完全平坦,再多錢也不會帶來更多幸福感,連一點點都不會增加。這個點被稱為「飽和點」(satiation point),估計值各不相同。
其他經濟學家不同意。他們認為幸福沒有極限。他們說,至少沒有證據證明幸福真的有極限。若是如此,飽和點理應不存在,曲線永遠不會變得完全平坦。
爭論的焦點在於曲線圖右上方的曲線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有人說它變平了,有人說儘管坡度愈來愈小,但它還是在往上爬。如果你好奇結論是什麼,據我所知,沒有人認真的爭論過幸福曲線是否會開始往下走。
那麼,我們的個人生活呢?既然金錢可以買到幸福,是否代表獲得幸福的方式就是賺更多錢呢?不,其實不一定。
答案取決於為了多賺那些錢,你必須犧牲什麼。然而,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如果你決心要賺更多錢,無法只靠冥想就能讓鈔票飛進口袋裡。(如果你有這種能力,請趕快和我聯絡。)你必須做點什麼,錢才會開始流動。你可能需要更努力工作,才能加快晉升速度。你可能需要拉長工時,也許需要自願多輪一班。或者,你可能需要換一份新工作。無論你選擇做什麼,勢必得要放棄一些東西。假設你決定拉長工時,那麼你陪伴家人與孩子的時間就會變少,睡眠時間也可能跟著減少,休閒時間自然也會受影響。而家庭時間、睡眠、休閒活動等條件,本來會(或是可能會)提高你的幸福感。拉長工時賺多一點錢所提高的幸福感,必須和減少家庭時間、睡眠、休閒活動失去的幸福感相比較,你才會知道這麼做是否真的值得。
為了增加工作時間,你所放棄的東西就是經濟學家所謂工作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機會成本的概念是現代經濟學的核心,應該列入每一個人的詞彙字典。某樣東西的機會成本是你除了它以外的最佳選擇,也就是在你選擇那樣東西時,你所放棄的最好的東西。
■ 適應、期望與社會比較
適應:請花錢購買你不會習慣的東西
人們沒有變得更幸福的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適應」(adaptation)。這項概念基本上指的是你已經對某些事情習慣了。
他特意區分快樂(pleasure)與舒適感(comfort)的不同。快樂是一種可能稍縱即逝的愉悅感,我們追求快樂是為了感受快樂。相較之下,追求舒適感則是為了避開所有的痛苦、不愉悅與不舒服。快樂是一種「正向的」好處,而尋求舒適感本質上卻是一種防禦性的追求。
不同的關鍵在於我們不會像適應舒適感那樣適應快樂。快樂總是令人開心;舒適感可能會令人開心一段時間,但通常無法持續太久。他表示:「許多帶來舒適感的事物最初令人十分滿意,但很快就會淡化成例行公事,被視為理所當然。」
人們有時會建議你花錢買經驗,不要花錢買物質。這些人當中包括真正的行為經濟學家。有三位行為經濟學家曾經寫道:「購買體驗(花在經驗上的錢)往往比購買物質(花在擁有上的錢)提供的快樂更持久。」背後的原因當然不只一個,不過快樂和舒適感之間的區別卻很適合說明為什麼要這樣做。根據我的推測,相對來說,正向的經歷更有助於感到快樂,而有形的物質通常卻是提供舒適感。
西托夫斯基表示,快樂還有另一項特點:和舒適感相比,快樂更容易和他人分享。西托夫斯基認為舒適感卻沒有這樣的品質。為了避免自身的痛苦與不愉快而購買的事物,通常不會為身邊的人帶來相同的感受。
期望:請隨時控制你的渴望與期望
一般的看法是,我們的幸福不只反映出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還包括我們的期望與希望。經濟學家將這個概念稱為「渴望水準理論」(aspiration-level theory),它很清楚的顯示,幸福是和期望有關的結果的函數。如果結果超出預期,你會很開心。如果結果不如預期,你會很難過。這表示幸福感會隨著結果改善而增加。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結果愈好,你就感到愈幸福。但是,這也表示幸福感會隨著期望增加而降低。在所有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你的期望愈高,你對結果的滿意度就會愈低。
渴望水準理論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人們變得更富有時,幸福感不會跟著上升。行為經濟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渴望跑步機」(aspiration treadmill),這項概念由來以久。大約兩千年前,斯多葛學派(Stoic)的哲學家塞內卡(Seneca)就曾指出這個問題。他寫道:「過度的繁榮確實會使人貪婪,而且人的欲望無法控制,絕對不會因為得到滿足而消失。」
為自己設立期望可能是一件好事,至少有時候是好事。期望與渴望可能會激勵你更加努力、更聰明的工作,也可能會幫助你在生活中取得更多成就。但是,過高的期望可能會造成問題。控制過度的期望並設定合理生活目標的能力至關緊要。研究人員將這項能力稱為「目標調整」(goal regulation),也就是接受、脫離並重新訂定個人目標的過程。研究人員會告訴你,不合理的目標是通往幸福的大路障,擺脫不合理目標的能力,可以提升你的幸福感。
社會比較:請盡量不要拿自己和他人比較
社會比較的概念在於,反映出我們生活中的幸福感,不是以絕對的標準作為參考,而是比較其他人過得如何當作標準。我的收入比姐夫多嗎?如果是這樣,很好。我的收入比較少嗎?如果是這樣,不好。有證據顯示,這種相對的比較對許多人來說非常重要,至少在某些領域的確如此。
這個概念有助於解釋,當一個國家變得更富裕時,幸福感提升的速度為什麼不會因此加快。假設上漲的潮水或多或少的抬高所有船隻,即使相對於陸地,所有船隻的高度都上升了,但是它們之間的相對高度卻不會發生任何變化。類似的情況可能會發生在金錢與幸福感上。假設我們所有人隨著時間都變得愈來愈富有,即便我們所有人都有更多錢,我們之間的相對財富則根本沒有改變。如果我們的幸福感取決於我們比別人賺得多還是賺得少,那麼即使我們在物質上愈來愈富裕,我們的幸福感也一點都不會改變。
為什麼想和他人比較的衝動,讓人如此難以抗拒?如同之前所說,原因之一可能是我們很難對下列這類問題做出絕對的判斷:「什麼樣的公寓算好?」「什麼樣的車才是好車?」「拿多少薪水才算優渥?」如果將問題替代成下列問法則容易多了:「我的公寓、汽車或薪水比鄰居好還是比較差?」如果我們不夠小心,可能會將第二組問題的答案和第一組問題的答案混淆在一起。又如同之前所說,另一個原因可能和進化相關。在生存與繁殖上,大自然比較喜歡選擇在相對規模而非絕對規模上表現得更好的人。以這種角度來看,人類受制於自然的選擇,就像被熊追趕一樣,只要跑得比較快,就能活下來。
■ 到底怎麼回事?
所以你想要幸福嗎?經濟學不會果斷的告訴你得努力賺更多錢,儘管有錢可能會有所幫助。但是,如果你想過得更幸福一些,可以試試以下三項技巧或策略:
把時間與金錢花在你不大可能適應的事物上。選擇快樂而非舒適感,選擇體驗而非物質,以此類推。
控制你的渴望與期望。
除非萬不得已,否則避免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較。
你能讓自己變得多幸福的程度有限。首先,你的幸福在某種程度上,受到許多你無法控制的外部因素所限制。你的國家有多富足,能夠提供多大的自由等,都會影響你的幸福感。我們體內的進化遺傳可能會讓我們無法感到百分之百的幸福,這表示我們可以使自己幸福的程度也會有所限制。如果你不如自己希望的那麼幸福,或者你不如自己認為應得的那麼幸福,並不完全是你的錯!
08 如何致富
在本章中,我會將重點放在四個簡單直接的建議上:
盡可能儲蓄。
投資指數型基金,而非個股。
審慎借貸。
增進你的理財技能。
經濟學家的投資建議建立在兩個核心機制上:
風險之下的理性選擇理論
有效市場理論
最重要的是,我的建議就是為了提供給你最佳的致富機會。當然,我無法保證它一定成功;沒有任何建議可以保證一定成功。教你如何快速致富的人只是想占你便宜。遵從我的建議甚至會有變得更窮的風險,因為它的目的純粹在於給你最好的期望值。換句話說,沒有其他建議可以給你更好的機會了。
■ 盡可能儲蓄
最顯而易見的建議自然是盡可能儲蓄,不管你的目標是累積財富,還是擺脫債務。
■ 投資指數型基金
有了積蓄之後,要拿它們做什麼?如果你問經濟學家,他們會告訴你投資指數型基金。最不應該做的事,便是重蹈我老爸的覆轍,跑去投資個股。
不過,還是請牢記這項建議真正的意思。當經濟學家說指數型基金是最好的選擇,他們並沒有說結果一定是好的。如果指數下跌,基金的價值也會下跌。他們也沒有說,指數型基金的結果一定比單一資產的表現更好。無論如何,你在事後當然至少可以找出不只一檔個股,表現優於整個指數。經濟學家的真正意思是,長久下來,沒有其他投資可以給你更好的財富期望。你無法期望其他投資可以比指數型基金表現得更好。
唯一的例外是,你碰巧擁有和股價相關、其他市場參與者無法獲得的內部消息。利用內部消息進行交易,確實可以獲利頗豐,但它是違法的行為,我不鼓勵你嘗試。
結論是,沒有任何基金或其他工具,能夠可靠且可預測的表現得比市場好非常多,至少在長期的情況下,絕對不可能。你當然可以在事後找出表現得比市場好、優於指數的個股或基金。但是,在事情發生前,你無法確定哪一檔標的做得到。這就好像在大獎開出後,你可以確定是哪一台吃角子老虎機會中獎。但在事前,你根本沒有頭緒;道理都是一樣的。總括來說,市場有效,所以很多聰明人到處在找哪裡有鈔票可以撿,一旦看到,會立刻把它撿走。想一想,你還會相信隨隨便便就有鈔票躺在地上等人來撿的好事嗎?
一旦你將資金投入指數型基金,請記得在你需要用它之前,不要去動它。在市場表現良好時投入,然後在市場低迷時因恐慌而拋售資產,正是肯定賠錢的投資方法。即使狀況不好,也要坐穩。把頭埋進沙子裡,當隻鴕鳥,甚至連財務報告都不要去看。
■ 審慎借貸
再次強調,你的借貸金額不應該超過你的還款能力,要考慮可能因為經濟衰退、長期患病或殘疾等理由失去收入,以及沒有保險的天災損失等突然的高額支出。
當你不確定這樣東西是否值得買的時候,請考慮先存錢再購買。如果你在購買前先存錢三十六個月,你可能會發現錢包的樣式早已過時,你對它一點興趣也沒有了。若是如此,你就能下定決心不買,並且保留這筆錢。
還有另一個原因也支持推遲消費,如果你能做得到。行為經濟學家喬治.洛溫斯坦(George Loewenstein)深入研究過期待的樂趣(與痛苦)。他認為推遲消費可以提高這個物品對一個人的幸福感的貢獻。他的研究顯示,人們往往更願意推遲愉快的經歷,例如來自他們熱愛的電影明星的親吻。我們從正面經驗所獲得的快樂當中,有一個重要的部分被洛溫斯坦稱為「品味」(savouring),指的是我們期待美好事物時獲得的愉悅感。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將美好事物延至未來發生,以提高我們從美好事物中獲得的效用總量。相反的,我們從負面經歷中得到的不愉快,有一大部分是「恐懼感」,指的是我們預料壞事即將發生時產生的不愉快感。所以,人們通常更喜歡加速不愉快的經歷,比如遭受電擊。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將壞事拉到當下發生,以減少我們從壞事中獲得的負效用總量。這表示舉辦驚喜生日派對是錯的,因為它奪走壽星原本在期待時享有的品味期。更重要的是,它顯示我們有理由抑制立刻滿足的衝動,將我們期待的事或多或少推向未來。先儲蓄後消費,不僅可以節省利息,還可以讓你有所期待。這一點非常重要。
■ 增進理財技能
最後一項建議是,發展出足以做出明智的金錢相關決策所需要的技能。處理財務資訊、針對問題做出明智決策的能力稱為「理財知識」。對許多人來說,理財知識簡直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可惜它沒有練習模式,當我們年紀大到有自己的錢可以支配時,就是拿出真金白銀試驗了。可是,面對許多重大決策,我們學習的機會很有限。窮其一生,我們買房的次數通常也不過幾次。存錢當退休金,基本上就只有一次。你可以在年輕時改變儲蓄策略,但是等到了退休年齡,真正知道之前做的是對或錯時,已經無法從頭來過。有些人運氣好,可以從簡單模式開始。他們在金錢上較為寬裕,可以承受犯錯的代價,允許他們從錯誤中學習,逐漸掌握理財知識。有些人卻運氣不佳,起頭就是困難模式,只能兢兢業業在懸崖邊緣保持平衡。
因此,要增加致富(或無債一身輕)的機會,你必須增進理財知識。
■ 為什麼我們還不是有錢人?
行為經濟學家認為,人們缺乏耐心,而且相當衝動。缺乏耐心代表我們往往比較看重現在發生的事,而看輕以後發生的事。如果你有選擇,可以早一點或晚一點體驗同樣有趣的活動,通常大家都會選擇現在就玩。(但是,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品味美好」卻是例外。)一般人都會認為,缺乏耐心是很正常的理性行為。有些人只在乎現在能玩得開心,無視那麼做會大大減少以後的樂趣。即使我們在其他方面還是很有耐心,衝動會使我們成為只想即時滿足的祭品。衝動被廣泛歸類為不理性行為,因為它使我們放棄追求較遠未來中更好的利益。在存錢的路上,缺乏耐心、衝動行事都會成為阻礙。儲蓄在本質上就是放棄現在的享受,以換取將來的好處。缺乏耐心且行事衝動的人可能無法堅持儲蓄。克服衝動、培養耐心並非不可能,但是需要個人的努力與意志力。
可得性偏誤和投資有什麼關係?關於成功投資策略的故事不勝枚舉。你一定經常在財經媒體和商業雜誌上,讀到以〈我如何致富〉為標題的報導;也會在商學院聽到類似的故事,只是他們把故事稱為「案例」。這種故事通常只有一個主要投資者,他經由某項可能較為特殊的策略,比如購買特定類型資產、投資剛創業的公司,或者大買比特幣等方法,賺進非常多錢。我不記得看過任何投資指數型基金賺錢的故事,畢竟相較之下,那未免太過無聊。
總而言之,你在財經媒體上讀到的故事,和你在商學院討論的案例,可能比垃圾更糟,它們可能會絆倒你,讓你損失慘重。完全忽略它們,才是上策。
因此,想要存錢或擺脫債務的人會面臨三重威脅:
不夠理想的理財知識
詐騙與推銷員
並非設計來應對當前複雜金融環境的認知配置
但是,我要再度強調,我們並不是不能用自己的大腦來處理目前環境的金融問題。事實上,大腦具有高度適應性,只不過需要經過適當的訓練。第一件事便是明白,我們不能什麼都不做,就想在經濟上得到好結果。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財務行為負責,並且發展可以做出正確選擇所需要的資源。
📝閱讀心得
書中列出關於幸福的三個重點:
適應
期望
社會比較
「適應」在斯多葛主義也提到「享樂適應」:
人類不幸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知足;努力工作、得到想要的東西之後,我們會慣性地失去對渴望事物的興趣。我們得到的並不是滿足的感覺,而是感到有些乏味,為了回應這種乏味,又會形成新的、更大的欲望。心理學家研究了這種現象,命名為:享樂適應。—《善用悲觀的力量》
而「購買體驗(花在經驗上的錢)往往比購買物質(花在擁有上的錢)提供的快樂更持久。」在《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一書中也有提到。
「期望」也能延伸至斯多葛主義的「消極想像」,調節期望是幸福的另一關鍵。最後「社會比較」其實說明了幸福感的相對性,幸福與快樂的本質很相似,在《不快樂,也沒關係》提到快樂的兩種特質:
快樂是種想像
快樂由差異來定義
實際上,幸福、快樂、樂觀都具有虛無性,以前稍微寫過,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