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語言就是一種生活
所謂的「學語言就是一種生活」,指的絕對不是你會多一種語言,就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反而,應該是為了學習語言,就要從生活著手。但別誤會我,這可不是要你換個生活方式,騰出時間刻意學習語言,而應該是在生活當中,令自己習得語言成長。學會了其他語言後,你的視野會變寬廣,看事情的角度變多了,但是如果只是一昧的「學習語言」,忽略生活,你依然是當初的你,只不過因為會其他語言,才懂得看見別人忽視的地方,處事抉擇依舊是那個最初還沒學過語言的自己。一個人的言行思想,不會因為講了哪種語言,就變成哪種人,你永遠是獨一無二的你,
然而,語言卻深深受到生活的影響。
有一陣子我試著將手機中某些軟體或遊戲設定成日文,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我並沒有發現我的日文字彙變多了。相反的我發現........
我的角色等級變高了~呵。這是因為我在玩遊戲時,我早就很熟悉操作模式,心思都放在怎麼過關。如何設定、屬性、技能點擊等等其實都只是一連串固定不變的模式,有時侯甚至看看遊戲圖示就知道了,反而就忽略了刻意轉換的外語文字。 這就好比,懂得生活的你,即便在房間貼上各式用具、器具的英文標籤,對英文字彙量也不會有太多成長,因為你是在生活,而不是要背了單字才可以生活。換言之,就像是你從來不會去記得開關上有ON 和 OFF,只知道器具作動自然就是ON,相反則是OFF。
遊戲本就以你為主,遊戲畫面文字比不上遊戲體驗,所以體現不出文化和感受,只以你的感覺為主,你若無感,文字怎有共鳴? 但生活不是,生活是與他人有了連結,藉此學習外語字彙的「厚度」,當你與他人有了互動, 多次後,字彙才會有了生命,使用這個語言時才會提高準度。
所以學習外語之初,若會基本會話,就直接找對手交談學習是最好的,也是最快的。
早年我初學日文敬語時,說來可笑,當下我並不會認為與動畫上使用的口語有什麼差別,只覺得都是日文, 甚至更是喜歡日文動畫講的口語日文,特別有情緒,更不要說有角色的加持,讓我不自覺會想模仿其口吻,講個幾遍。可想而知,動畫中的情境、劇情就是我學日文的「生活」。但是漸漸接觸日本友人,當每個人都告訴你,動畫中的口語用法,最好不要用,會比較好,這時候學過的敬語就活起來了。
語言本身沒辦法給你字彙的「厚度」,但生活可以。
很多人總說到了國外待上幾個月,就會講該國語言。如果是迫於生存,確是如此。但這句話的反證也不是沒有。在國外待上10年以上的人,依舊只會說母語,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生活依舊沒改變,只是換個地方過同樣的生活而已。如同你在異地,卻靠著科技過著和未出國前一樣的生活。相反地,你若未出國,同樣可以靠著科技,轉換生活,培養出優秀的外語能力。
與其說你學了語言才能生活,不如說你是因為生活,才造就語言。
學習語言,有所謂的「語言習得」和「語言學習」,「語言習得」就是從生活中自然獲取單字量,並同時學習字彙的厚度,而「語言學習」就類似傳統學習般,背單字、讀文法。前者對語言的掌握度高,後者可以短時間內大量吸收外語字彙,但容易淪為母語的「翻譯機」(延伸閱讀:所謂的語學觀念,比起學語言本身更重要。)。語言習得的每個外語字彙並不是只有表面上的字義,背後涵蓋了特定人群的共同生活經驗,無怪乎每個語言最容易學的字彙,都是「髒話」,因為這有太多的「生活經驗」了(笑)。由生活經驗而來的字彙,是不容易忘掉的,每個字彙都是有著大量的生活經驗在支撐,有著五感的記憶(延伸影片:語言學習的記憶連結)。反觀語言學習,字彙來自於背誦,大部分的字彙只是邏輯推理得來的知識(衍伸閱讀: 語言是一項技能,不是知識的學習。),沒有情緒與情境的連結,大多跟著母語走,遇到同義異字時,總辨識不出細微差異。比如說clever 和 smart 都是聰明,但卻有細微分別。
魔鬼藏在「生活」裡啊
在國外必須生存,生活造就語言可行,在國內,沒有了生存需求,語言變成工具手段,考試不會教你外語字彙的厚度,只能幫你多加一種「母語的表達方式」。以前常常聽到,外語「只是一種工具的」時,語學觀念不清楚的我,就這麼奉為圭臬,隨著接觸外語學習時間越長,我擔心的是,這句話會加深外語和考試的連結,容易因外語被人認為是工具,所以變成只求證照分數就好。因此,許多人下意識就容易依賴「語言學習」來掌握外語,外語逐漸被認為是與生活分開的事物,好像數學般 : 當年拿高分,現在生活中只剩下加減乘除。
沒有生活支撐的語言,不過是當年拿過高分的成績單,而現在只會「I am fine, thank you.」而已。
但! 我知道,我知道,看到這裡就會有人說:「環境很重要,果然還是要出國。」20年前,這句會絕對屹立不搖,但隨著科技進步,出國可以是最佳選擇,但卻不是學好外語的必要條件了。所以,在國內沒有了必須「生存」的條件下,卻也不應該是「工具」使然,那應該是什麼條件才能培養出色外語能力? 我認為,就是興趣。這聽起來真的很空泛,不過我認識外語程度好的人,卻都有一個共通點。
他們的外語能力很好,而成績證照只是順便考。
這說明了這些人對於花時間在外語這件事因為興趣使然,過程中較他人而言,不覺得辛苦,甚至有人覺得是享受。但我也絕對認為興趣可不會憑空出現,但總有人老是說:「XXX英文好,是因為他/她有興趣」,這才是讓我感到超級空泛的地方。如果某人對外語有興趣,才造就其出色的外語能力的話,那麼我開始就思考一個問題:
「那個人為什麼不是我?」Orz.
關鍵還是在於「生活」,對某一語言有興趣,很多時候來自於一個契機,可能來自因未要出國留學、認識外國朋友、玩線上遊戲、學習國外新知、旅行等等。但是成為興趣的轉折點依然在於周遭的人事物給你的回饋,比如你用了英文打遊戲,外國隊友稱讚打得好的成就感。或者是用英文獲取新知的興奮感,也有用外語旅遊的新鮮感。還有就是用外語交朋友,因文化交流而產生的樂趣等等,這些都是因生活而生的契機,再蛻變成興趣。以前常常聽很多人說,短期出國遊玩,似乎會增加自己的語言能力,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著實不太可能,反而更重要是回國時從國外帶回來的「興趣」,那才是學習的火種,也是為你注入學習能量的燎原星火。
說到底,語言是離不開生活的。
Youtube: 青茶語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