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不是所有人都要走同一條路:陶德‧羅斯《黑馬思維》

We Do 微讀
·
·
IPFS
·
我們可以忽略目的地,關注手中的機會,而非道路的盡頭。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  陶德‧羅斯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19/05

前言

這不是一本新書,卻是我在暢銷排行榜上不斷看到的一本書。

我向來喜歡「黑馬」這個詞彙的概念,有一種「開外掛」的感覺。彷彿就是一個普通人拿到神一般的劇本,接著展開一連串逆襲的故事。

每個人都曾想過自己可以成為「被神選中」的那個人。可惜的是,一成不變的生活不過是讓我們都變成了一個個庸庸碌碌的人。

這樣,真的是你想要過的人生嗎?

如果不是,其實你還有別條路可以走。


如果沒有你想走的路,那該怎麼辦?

書中提出的首要觀點就是從標準化思維轉變成黑馬思維。

所謂標準化思維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按照既定的標準,要當醫生,就得先從正規的醫學院畢業後才有機會;想當工程師,微積分不行那可能就沒有機會。

按照這樣的邏輯依此類推,就會很自然地變成以下的公式:

「如果你想要。。。就得。。。」

這樣的思維已經影響著我們太久,從學生時代的選擇學校到成年之後的選擇工作,我們都是靠著同樣的公式在做選擇。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的公式一定適合自己嗎?

我們都知道,現在是強調個人化的時代,就連Netflix和Youtube都會利用大數據歸類出最適合你看的影片,那你的生活與工作又為什麼只能有一種選擇而已呢?

別人可以選擇走相同的路,以祈求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

但你可以選擇走自己嚮往的路,走向最適合自己的結果。

這就是黑馬思維。

就像書中說的,黑馬是選擇將「自我實現」視為第一要務。

所謂自我實現的定義會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但一個最主要的內涵就在於「投入於自己的事」。

即便是同一種領域,比如說運動選手,但每個人從中獲得的滿足感會是不一樣的。有的運動選手喜歡個人運動,輸贏都是由自己一肩扛起;有的運動選手則是喜歡團體運動,享受攜手合作的感覺。所以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滿足感,找到能讓你快樂的源頭,這就是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


多走一點彎路不見得是件壞事

此外,書中還有提到一種黑馬思維就是「忽略你的目的地」。這一點讓我感到很意外。

一般的成功學書籍不是都要叫我們訂定好目的地嗎?比如成為世界頂級的企業家或是最成功的商人之類的,那為什麼黑馬思維會叫我們忽略目的地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作者有看到太多人在抵達人生巔峰獲得成就時卻感到鬱鬱寡歡。即便在旁人看來他們已經是人生勝利組,卻還是感到不快樂,而且還有股空虛失落的感受。

這就是因為他們誤把目的地當成目標,才會讓他們在抵達目的地時反而失去了向前的動力。所以作者才會說,你要一直努力,但切記是要忽略目的地的努力,有個目標就好。

比如,「奪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目的地,而「成為不斷進步的作家」則是目標。

目標是讓你不斷進步的主要動力,而目的地不過就是單一的指標罷了。

所以,每個人會追求的目的地可能會相同,但追求的目標則會有千差萬別。只要你有目標就好,有的時候走點彎路也不見得是件壞事。

那些乍看之下是彎路的過程,全都會變成養分最終滋養著自己。

不信的話,時間會給你答案的。

結語

可能是之前有看過太多類似的書籍,所以對這本書中提到的幾個思維沒有太過驚豔。但也確實讓我反思了自己對於成功、進步的觀點。

什麼是成功?怎麼樣繼續成功向來都是每個人都需要反覆思考的課題。但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才發現,可能比起找到上述的答案,「清楚了解自己」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在外人看來應該要做或是理當如此的事情就無須多管,人生說到底還是自己的,怎麼走、如何走、往哪走,終究都不是只有一種選擇。

了解自己、把你自己最在乎的事情做到最好,你就能漸漸地達到實現自我,成就更卓越的自己。

雞湯嗎?

不!

我是真的相信了!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講解以及我閱讀完後的反饋,如果你也有看過這本書,歡迎留言與我交流喔。

我們下週再見吧!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We Do 微讀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想好好讀一本書越來越困難。 在微讀空間裡,只有你和書。 書評、書單、書籍介紹、閱讀感想 收聽Podcast「微讀電台」,每週五晚間8:00與你線上說書。 合作洽談:smartwenwei@gmail.com
  • Author
  • More

【書評】愛主要是給予,而給予本身是一種能力:佛洛姆《愛的藝術》

【書評】「演員」,究竟是名詞還是形容詞?鄧九雲《女二》

【423世界閱讀日,微讀書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