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評書|《Body Language》中的NÜDE

MaryVentura
·
·
IPFS
·
身體語言也是語言☺️

在這個徵文中,我首先感到一點點🤏的shame感,因為被稱作是「史上最不要臉的徵文」了,但也突然覺得蠻有趣的,因為畫作確實也沒有臉龐,至少更加側重姿勢,臉龐則給人以無盡的想像了。

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5號和9號,這兩幅作品都是站立的姿勢,5號我喜歡是源於她站姿雖然給觀者以自信的感覺,但是,也從右臂和頭的導向讓我感覺到模特的一種照鏡子般的自我窺視,彷彿是在凝視鏡中的自己時被畫家捕捉到了這一時刻;而9號則正是朝著鏡頭或者說畫家的凝視來的,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滿滿的自信——對身體的自信、對眼前世界的自信。

如果說要是有延伸的話,讓我想起了一本書。這本書我收藏了一段時間,時不時翻一翻,因為自己正在為「身與心的關係」而煩惱不休,總想要從更直觀的地方獲得一些靈感,於是,就有了下面這本有關body language的畫冊。

畫冊書封

畫冊是MOMA博物館的,裏面分幾個部分收錄了照片和畫作,其中包括面龐、姿勢和群體。其中,我最喜歡的也就是群體這一部分。照片和畫作的結合表現出來了鏡頭捕捉下的真實群體和畫作中的群體的相同與不同之處,畫作透出的感受更加摻雜了作畫者的理解和抽象;如下👇

彩色的

我其實非常喜歡這兩幅。不僅僅是因為它們都是畫作,更是覺得對於裸體的處理恰到好處,臉龐在模糊與具體之間徘徊,說不清楚是不是真的模糊的,動作姿勢也動感十足。

黑白群像對比

而這幅黑白群像的對比就感覺非常不同了——畫作的抽象對我而言到了恐怖的地步,而右邊照片中的人群數量也到了一個無法理解的程度,都對我這個觀者產生了壓抑情緒輸出。

不過,這倒是給我一個延伸的靈感。對於徵文中的問題,我想的正是如果能夠有一些關於群像的延伸塗鴉則是我想要看到的。因為很喜歡這些塗鴉,所以希望能夠從這些塗鴉中延伸出群像,兩人或者三個人一組,我想要看到彼此的關係,也可以是照片和塗鴉的結合,但依舊是群像,能夠向觀者展示一種模特兒間彼此的互動關係,最是我喜歡看到的。

說到這裡就又說到了1號圖,因為它跟書中的👇這幅圖很像,我也很喜歡。

鏡中人

這種表現方式很合我意,有點納西索斯盯著水中倒影的意思。於是,這也讓我非常喜歡1號,好像隱去了鏡子,但鏡中人依舊保持著看鏡像的身姿。在這裡,鏡子的加入也成了我所理解的一種「群像」。

很喜歡這種能夠將視覺和文字或者聽覺和文字結合起來的徵文構想,能夠在忙碌間將我有時候已經「喪失」或「隱居」起來的感官調動起來,重新感受這個立體的世界。♥️

其實,細細想來,我們一直很忽略的就是身體語言。無論是細微表情還是語調暗示,依舊很難作為呈堂證供,只是,我們經常忽略的就是從兒時起,每一個孩子早就成了微表情的敏銳感知者,能夠從父母的一顰一笑中立即嗅到危機,以至於,很多時候更多無形的abuse就是以這樣的形式持續存在的。

逐漸,我們慢慢更加關注身體和心靈的結合,也更加關注與語言相連卻常被忽略的姿勢表達,希望也能有更多的人了解身體語言在交流溝通中的重要之處。☺️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