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工作室>反叛的青春--個體化的掙扎

寓森
·
·
IPFS
·

孩子的青春期應該是很多父母親的夢靨,這階段的青少年,思想叛逆又自以為是、情緒陰晴不定又容易暴走,重視同伴甚於父母的想法,常常讓父母親無所適從。

近來的大腦研究發現,這些青春期的特徵可能是跟大腦的發展有關。大腦在這個時期快速的發展,但是不同區域之間發展的速度不同,導致了彼此間的協調出了問題。也就是說,這是個自然且無法避免的發展歷程。

那麼父母親究竟要如何因應小孩青春期的歷程?這時期大腦的劇烈變化是不可能改變的,但是如果能適當地了解這時期的心理狀態變化,對於如何把握與他們的互動是很有幫助的。

簡單說,青春期是一個人「個體化」的重要歷程,但是第一次的「個體化」不是在青春期。

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

我們出生時剪斷臍帶的那一刻,身體上雖然已經脫離了母親,成為一個單獨的個體,但是離真正的「獨立」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人類的育兒期很長,一般要到了青春期後,身體和心理才會成熟到可以獨立的狀態。

這裡所說的「個體化」,是心理學上的特殊名詞,用來描述一種積極尋求「心理上獨立」的過程。

整個獨立的過程雖然是一個持續漸進的變化,但是心理上的「獨立」需求,會大量地出現在發展的兩個特定階段。在這兩個時期,「個體化」是最重要的發展任務,一旦完成的不好,要在其他時期發展就相對困難許多。

這兩個「個體化」的重要時期,一個是大約 2-4 歲之間,另一個就是青春期。

前一階段的發展問題會延續到下一階段,要討論青春期的問題,需要先來看看前一階段的發展狀況。

人生第一個反叛期

養過小孩人應該都經歷過,小孩大約在一歲半後,可以大約控制自己的肢體動作、說話表達和獨立行走,會慢慢開始沒來由地就反對;總是回答「不要」,異常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妥協。這時候因為心智不成熟又愛唱反調,所以常常這時期的兒童會很討人厭,「三歲貓狗嫌」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

這主要是因為,兒童在初步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後,會很自然地想要在心理上也可以有控制感,想要自己能「下決定」--這就是第一次「個體化」的開始。「個體化」追求的是「獨立」,而「獨立」原本就意味著「不受他人影響」,因此「反對」便是最直接有力的實踐。所以這時期的小孩喜歡感覺是由自己下的決定,甚至故意唱反調來獲得這種感覺,這其實都是他們試圖建立「獨立感」必經的過程。只是因為畢竟他們認知還不夠成熟,常常讓人又好氣又好笑。有些聰明的父母會故意提供幾種選擇,讓小孩自己選,但其實都是父母可以接受的選擇,來應付這時期的兒童。

這時期,父母面對他們的反抗,最重要的是「先別生氣」。

試著理解這是他們成長的需求。很多父母遇到小孩這種「為反對而反對」的狀況時,一不小心就腦充血,一股氣就上來了。尤其是年輕的小父母,自己的情緒管理可能都還不成熟,照顧小孩壓力又大,很容易就擦槍走火,許多這個年齡層的兒虐事件往往就是這麼來的。

面對他們的反對,「不要一昧地壓制」是很重要的。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討論他們為何反對,想要什麼;在不造成危險的前提下,不妨允許他們去嘗試,一方面讓他們獲得一定的自主感,也可以讓他們在做的過程中獲得經驗。但也不是任何事情都得要順著他們,只與他們自己有關的事情,盡量讓他們自己決定,自己承擔後果;但是涉及到與別人有關的事情,他必須要試著練習去理解別人,並且在意他人的想法,這是讓他們能建立「人際界線」的最好時機。

如果過度地壓抑與否定,可能讓兒童失去自信心,變得依賴而不敢下決定;或是累積了被壓抑的憤怒,而在之後生命中的某個時刻爆發開來--這通常就是在青春期時。

這種否定造成的影響很容易被父母忽略,因為兒童其實很容易壓抑他的心理狀態。「成人」在兒童眼中畢竟是「巨大的生物」,體力上無法對抗,一旦反抗不成只能選擇順從。表面上看起來他好像是「聽話」了,父母也以為自己「教育」成功了,但是很多負面的感覺其實只是被壓抑下來而已。

而且在 5、6 歲之後,兒童心理發展會進入情緒上的「潛伏期」,多數的情緒問題都會暫時地被壓抑到潛意識,以免對於兒童這時期相對重要的認知與行為發展造成干擾。所以你會發現小學生都很快樂,好像不管發生什麼不好的事,總是能很快就遺忘;如果這時期還出現情緒問題,那必定是相當大的問題,而且不易了解,因為壓抑的關係,他們常常自己也說不清楚。

這樣一段「太平時期」,往往讓父母親忽略了可能潛在的情緒問題,等到青春期爆發時,才困惑著為何小孩的轉變這麼大。

苦澀的青春

「原本是很聽話很乖的孩子,怎麼突然這麼叛逆?」「小孩小學時都很正常啊!怎麼到了國中開始變得退縮,不能面對壓力?」「過去跟我們的感情都很好啊!怎麼現在都不理我們,跟他們說點什麼,動不動就擺個臭臉」。

我經常聽到很多父母親這樣描述他們青春期的小孩。

前面提到,青春期因為賀爾蒙的影響,加上大腦發展的不協調,青少年光是要應付這些「生理」的變化就已經夠掙扎了;如果環境又充滿了壓力與壓抑(看看現在國中生的生活環境),不會爆炸反抗的,反而要更擔心了。這些看起來好像能自我克制的青少年,可能其實並沒有真的處理好他們困難的情緒,只是被壓抑著無法爆發而已。一旦環境中壓制的力量不見了,很可能就開始放縱(例如現在的大學生);遇到大的挫折,可能就選擇自暴自棄,甚至結束自己的生命(越來越多的國高中生自殺事件);有些就成了啃老族,要父母親為自己的一生負責;更嚴重的是,因為無法忍受長期的挫折感,失控地將憤怒的情緒一口氣爆發出來,傷害別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校園槍擊、無差別殺人事件與弒父弒母事件)。

我們如果能夠沒有像那樣壞掉了,真的很不容易啊!各位。但是,有時隱藏在內心中的憤怒與遺憾,還是時不時會跳出來,影響我們的生活。這也反應了為什麼我們總會想要「追尋自我」,就是因為還沒能完成「個體化」的歷程。

重點並不是在於要「完成」,「個體化」可以是終其一生在進行的歷程。只要願意繼續,我們的生命就不至於「停滯」;只要能繼續流動,生命就不會「氾濫」。

如何面對青春期的小孩?

我家年紀最小的老三今年要國中畢業了,青春期已經過了大半。說真的,家中三個小孩的「叛逆期」都不太明顯,沒有造成歲的我跟我老婆很大的困擾。從小就給他們蠻大的自主空間,既然沒有「壓制」,何來的「反抗」?

如果能在第一次「個體化」階段,讓小孩獲得足夠的心理獨立需求,就能讓他們在青春期面對身體劇烈變化時,維持較為穩定的自我。相對於青春期的爆炸,3 歲左右的小孩雖然「貓狗嫌」,還是應該比較輕鬆一點。

如果已經過了第一階段,就只能在青春期來完成個體化的過程。但很不幸地,華人社會的教育制度在國中這個階段,就開始出現很大的升學壓力。父母親的所有焦點都放在升學這件事情,很難注意到青少年個體化的需求。社會與學校文化上又傾向於對學生採取「管理」導向,鼓勵「服從」規則而非尊重「獨立性」,這些對於青春期的心理成長其實是很不利的影響。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要特別去注意他們「獨立」的需求。遇到他們的「叛逆」,給他們一些空間,平和冷靜地跟他們討論他們的想法;即使沒有明顯的「反抗」你,也要注意他們的情緒狀態,是否過度地壓抑,多數溫和的孩子會很想要滿足父母的期待,這可能讓他們容易忽略自己。

即使因為給他們空間,可能需要多花費個一、兩年時間,但這絕對不是「浪費」。知識學習的中斷絕對可以在之後彌補起來,但是錯過了「個體化」的黃金階段,要再完成可是困難重重。

父母放下自己的「期待」與「焦慮」,試著去「傾聽」與「相信」孩子的想法,是很重要也是必須要跨出的一步,但往往也是最困難的一步。

其實無論是在哪個時期,當孩子遇到困難,都要有「從頭開始」的心理準備。回到出現困難的點上,好好面對與處理,才能真正的解決。

<< 更多關於「自戀」的文章,請看我的自戀筆記 >>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寓森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正在關注 i 世代一題...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