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兩三事

Ents
·
·
IPFS
·
隨口聊聊。在面對疫苗這麼複雜的議題時,放棄追求唯一最終解,根據實際情況製作疫苗施打指南,並且依照指示施打;或許才是更好的思路。

最近我的友圈裡在分享打高端疫苗的經驗,看得我有些羨慕。因為當初我接種AZ疫苗時,副作用非常強,簡直像是身體在進行染疫演練一樣。但是我幾個打高端疫苗的朋友們,幾乎是除了嗜睡跟食量變大以外沒有副作用。而剛好站上有一名網友因施打高端疫苗而逝世。此事當然也引發我對高端疫苗的懷疑。

但是我找到數據如下:

來源:關鍵評論網

圖表中可見,疑似施打疫苗而亡的人數百分比中,高端是最低的。但是網友的死還是增加了對高端疫苗的不信任感。這是非常值得提起的心理機制「熟悉感」。

如果今日死者是與其他網友完全無關的身分,也不是名人(另有一名陸姓作家亦在施打高端疫苗之後主動脈剝離而亡)。那麼對於接收這則訊息的人來說,所形成的印象是「有一起事件,這起事件跟疫苗有關」。或許會稍稍記得,但是不會在記憶中掀起波瀾。

而當亡者是頗富盛名的陸姓作家以及在站上多人熟悉的網友時,因為「彷彿認識」的感覺,讓訊息接收者感到這是近在身邊的事件,而放大擔心憂懼。加上種種關於疫苗的炒作話題,高端疫苗很可能成為「最不被信任、接種率最低的疫苗」。

也就是說,不管數據如何,只要「認識」的人、「彷彿認識」的人出現不良反應,對看到訊息的人來說,他認知的風險就會提高。即使這些經驗很可能只是數據中的一點點,或是極端情況。但是對很多看到訊息人來說,風險一下子增加了50%。尤其是越親近的人,會越感到風險提高。即使數據上副作用發生的機率是萬分之一,若是發生在至親身上,就是百分百。

實際上,對於疫苗的選擇,並非選出一個「絕對是最好的」即可。而是每一種疫苗有它適合的族群。例如,歐盟藥品監管機構表示,罕見血栓應被列為AZ疫苗的一種非常罕見副作用,已發現血栓病例大多為60歲以下女性。因此AZ較適合年長者,年輕女性施打BNT等採用mRNA製作技術的疫苗較為合適。而BNT疫苗則較容易讓青少年感染心肌炎,因此青少年族群施打其他疫苗更為合適。

在面對疫苗這麼複雜的議題時,放棄追求唯一最終解,根據實際情況製作疫苗施打指南,並且依照指示施打;或許才是更好的思路。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Ents為了避免無用的爭議,我預先觀察許多用戶的主頁,在其中挑出品行特別不良的先行封鎖。每一個我都檢查過主頁文章及互動方式。採取封鎖我不遺憾,反而覺得少了這些低級紛爭非常好。沒有民主的地方,難免養出沒水準的生物。 寧願當奮力飛翔的烏鴉,莫當泥地裡打滾的豬。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中國怎麼會這麼自由

社區活動提案|關於傷痕 說故事的人與聽故事的人都受傷

社區活動|難忘的味道 誰家醬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