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正念呼吸回到你的小宇宙
因為一場疫情,改變了許多家庭,許多人、事、物也都發生許多變化。這些變化讓我們措手不及,讓平日已經長期失眠、承受壓力的身體,可能更加的難以忍受。
其實現在社會步調的緊湊、媒體資訊氾濫,已經直接間接讓許多人平常處於睡眠品質不佳、焦慮、胸悶甚至身體長期處在亞健康的狀態,除了透過藥物控制,我們還能做什麼?
過去的Sati在高壓的產業工作下,也曾一度處於這樣的狀態,沒有生病、卻睡不好、睡不著、或是胃腸不好、呼吸短淺。吃飯、洗澡、說話都很快,彷彿因為時間不夠用、速度不夠快,事情就會做不完、家庭小孩就會照顧不到一樣,蠟燭多頭燒的情形。
很多職業婦女可能都跟我一樣,避免不掉這些情境,但是卻又很難抽身,所以當時我不斷尋找能夠自我療癒、情緒疏通的方法,就是希望自己能遠離這些身體、情緒上的難受與痛苦。
我是個講求親身實證的人,所以沒有親身實證、就不會認同,也因此繞了許多遠路。不過也因為繞了這些遠路,最終,讓我體會到的是【大道至簡】,其實最有幫助的反而是最簡單的方法、而且是人人都會的方式- 呼吸。
其實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焦慮、感到憤怒、感到不安或是種種情緒,是因為我們無法接納自己不想接受的事實、或是人事物。因為無法接納,不接受那些我們設定好、本應該的預期,所以抗拒各種結果,於是身體或情緒甚至你的心,就出現了不舒服、不開心的狀態。
我曾經在一次出門處理事情前,因為不熟悉該事務而焦慮到無法控制,靈機一動想到我曾經學過脈輪呼吸,因此出門前抽了10分鐘好好地坐在地板上,一呼一吸的想透過呼吸讓自己穩定下來。
當時,我透過緩慢深長的呼吸,一點、一點的調整了自己的心跳速度,調整了自己紊亂的思緒,調整了自己不斷延伸的慌張念頭,10分鐘後我打開雙眼,一片明亮就像來到新世界一樣。
其實我很驚訝,因為老師沒有告訴過我,原來這麼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對治我的焦慮。而我的焦慮是因為我不接受原來我也會有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事情的自己。
於是這方法成了我日後減壓靜心必做的功課之一。
現在的Sati,也很少再分享一些繁複艱深的修練法,因為大道至簡,求道到最後你會發現,一切回歸宇宙源頭的時候,其實也就等於是回到我們自體小宇宙的一呼一吸,因為我們也是這個浩瀚宇宙、廣大天地之心的一份子而已。
所以後來我總是把呼吸帶到我的生活中,爬山時步伐配合呼吸,走路時配合呼吸,坐辦公室時也覺知著自己是否又出現短淺呼吸、甚至屏息沒有在呼吸(是的,這是很多朋友們在工作中的狀態-屏息),連睡覺都會配合呼吸(進而發現自己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因為簡單的呼與吸,就能在一開始調整我們自身的運轉機制,是一個讓氧氣進入、廢氣離開的循環。如果此時再加入了正念,成了正念呼吸,那麼身體自我療癒的機制就會在此刻啟動。
什麼是正念呼吸呢?
正念(Mindfulness)呼吸的核心概念其實很簡單,就是全心全意專注在你當下的呼吸,透過每一次的深長呼吸當中,感受你的身體、當下飄過的念頭、念頭進來時的情緒,然後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不評斷自己、溫柔的再把自己帶回到當下的呼吸。
這是源自於197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麻塞諸賽州醫學院的榮譽醫學博士,也是禪修指導師、作家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他在麻州大學醫學院開設減壓診所,設計了「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協助病人以正念禪修處理壓力、疼痛和疾病。時至今日,正念一詞早已脫離了宗教,成了更入世的一種提高向內覺知、向外覺察的自我練習法。(更進一步了解正念減壓,可參考:台灣正念工坊)
短短十分鐘就能透過正念呼吸,回到自身的小宇宙,重新回歸內在的平靜與穩定,是現代人非常需要的快速維穩練習法,如果你願意嘗試看看,以下的方法分享給正經歷情緒風暴或是壓力爆鍋的你:
Step 1:
在一切繁亂中,停下來。停下你的腳步、停下你手邊的事情、停下你的忙碌,至少30秒。(如果時間空間允許,你可以閉上你的雙眼)
Step 2:
好好呼吸,30秒~1分鐘。深長的、緩慢的呼吸,並意識到你有在呼吸。
Step 3:
在內在覺知、觀察自己的情緒,念頭,這個當下的想法是什麼。就只是看、只是觀察,不要聯想、不要評論,就算開始聯想這些事件了,也請讓自己保持在你知道自己在無謂的聯想狀態中。
Step 4:
在心裡告訴自己,嘿! 我很好,我接受我自己,我可以重新做選擇,我現在可以重新開始。再來一次的話,我想選擇…怎麼做….
這是正念減壓的學習裡,很簡單卻又很關鍵的四個步驟。
分享給你,並,祝福你!
P.S. 後續我們將分享線上練習課程,歡迎關注官網的最新訊息!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