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服務的一點想法

DuncanLau
·
·
IPFS
·
月費訂閲的模式,可以怎樣發展,達至雙贏局面?

我相信當年音樂mp3化之後,對用家來說,最吸引的就是可以只買其中的一兩首歌,不用買全張專輯,好像省回不少。但這種碎片化形式,卻不是人人接受,甚至起先不少樂手創作人拒絕mp3銷售方式,後來才是大勢所趨,抗拒的人才日漸減少。然而,這些服務經營者卻有其他方法,例如專輯上某一兩首歌,通常是時間比較長的,或是受歡迎的一首,不接受單曲購買,強逼大家要買專輯。另一種是專輯以特價發售,於是又還原基本步。

熱情引領我們至此⋯⋯

Photo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而川流音樂服務的出現,強調的一個小額月費,數以千萬計的歌曲無限聽。說起來很便宜,但其實一個人的時間有限,而漸漸變成,你一個月才聽十首八首歌,卻要全費!你很容易感到,其實是多付了。如果你同時訂閲多類頻道,月費加起來可以不止一個小數目,既要聽歌,又要看戲,還要閱讀文章/雜誌,嚴格算起來,肯定會多付了很多。而商業機構也看到這一點,將月費訂閲更發揚光大,在日本,有咖啡店已推出一個月費,每天可得到一杯咖啡。如果你真可以喝盡三十杯,肯定是非常着數。

這種月費購買形式,自己上一次便做過綜合數字,我差不多花費一千港元一個月。而且更現實的,是覺得月費的一大部分,是給了我從沒細聽的歌曲/歌手,或是我沒有看的文章。背後的分配通常不甚透明,我們這些付費的消費者,和擺放作品的歌手作者,都無從得知如何安排。大家只要覺得月費便宜,便無休止地付下去,其實是否一個公平和合理的制度?

如果碎片化購買可以發展到其他領域,每篇文章,每首歌,每張照片都有一個價錢,我只需要付費給我看過的文章,或聽過的歌曲,或其他甚麼用過的服務,會不會令用家更輕鬆自在呢?當然,這種模式不會受平台歡迎,收入太零碎,而且不穩定。但如果真的能去中心化,去平台化,每個創作者都有自己的地盤(例如個人網站),你擺放文字作品,歌曲,短片(或長片),數碼藝術品,而當其他網民來訪時,如果覺得喜歡,可以馬上按鍵付款支持,而他們不需要先成為會員,先不用付任何費用,這些模式是否可行?

這有點像以前的「大笪地」,或稱「平民夜總會」,各路人馬雲集,各自擺個檔攤,你賣衣服,他賣武,我賣玩具,各不相干。各種顧客來到,各有所好,各有所求,遇上心頭好,馬上掏腰包買下,或者打賞一位表演者,並不真正有相互競爭的心態。當然,後來要規管,要保持地方清潔安全,於是要租金。再下來,露天場地要望天打卦,於是發展成商場模式,漸漸大家發覺,那和從前的模式,已是不可同日而語了。但大家明白我講的模式吧!

這不是我的原創想法,只是看到有人提到類似的提議。而我也開始用Brave瀏覽器有幾個月,它們強調block走所有的商業追蹤,和大部分的廣告。但與此同時,他們有自己的廣告,在瀏覽器以外,以一個小小的Pop up Window形式出現,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按連結跟進。你觀看這次廣告,他們會付你一種叫BAT的虛擬貨幣,你可以儲起來,放在自己的銀包。這些BAT你可以當捐款回饋給Brave,也可以在某個網站(那些和Brave有合作關係的)時,按鍵捐款給他們。

現時這模式只是剛起步,參與的人數不多,能累積的虛擬貨幣也不多,但這個概念有其可行性,當越來越多人使用,以至全球通行,那會不會是未來的生活模式呢?大家在不同的網站活動,賺取虛擬貨幣,然後直接花在你想要的服務,聽歌看視頻,使用軟件服務,全部都可以在瀏覽器上完成。今天沒有時間,少看幾篇文章,下星期外遊,沒時間上網,自然支岀少了,不用怨給了月費而沒時間享用產品服務。這會不會是比較理性的方式?當瀏覽器都附有處理虛擬貨幣的裝置,大家可以隨心而為,是不是更符合每個人的需要呢?

多提一個觀察,不少外國雜誌都開始要訂閲才可以閲讀內文,正如上面提過,付了月費,卻只看七、八篇文章,似乎不化算。不少這些雜誌(如The New York Times, Inc., Financial Times和Bloomberg等,甚至是香港信報)都有Medium頁,雖然不包括全部文章,但當會員閲讀這些文章時,Medium一樣計算閱讀時間,發放稿費。其實那不正是雙贏局面嗎?讀者可以閱讀應該是收費的文章,雜誌也從中取得收益。完全免費的年代早已過去,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簡單,而雙方都會受惠的模式。如何取得平衡,那是考驗大家智慧的題目。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DuncanLau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金錢買不到的

Simply Red,簡單一句,就是紅!

我的家鄉應該有霓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