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旅漂流:印度尼西亞》 後記,印尼華人的多元樣貌

蕭芸安
·
·
IPFS
·

2015年夏天,我來到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這項聲旅漂流計畫的目標,便是希望跟隨古代華人飄洋過海來到南洋的足跡,進行文化觀察的任務:探訪多座印尼華人主要居住城市,循著歷史的脈絡,在印尼爪哇島和加里曼丹島上移動遷徙,尋找華人根源的蹤跡。

華人的異質性與文化斷代現象

三寶瓏 Semarang,唐人街街景

印尼華人族群,遍佈在印尼眾多島嶼上(以爪哇、加里曼丹、蘇門答臘、蘇拉威西為主),由於歷史文化(中國大規模移民潮:下南洋、荷蘭殖民文化)和政治社會(排華運動、禁止華語與中華傳統文化之政策)的脈絡,以及每座島嶼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族群組成、現代化程度、經濟發展情況…等等,而有著高度的異質性,每一個區域的華人,其生活的方式與樣貌,可能都大異其趣。

早期從古代中國來到南洋,生活在印尼的華人,也有部份與當地民族通婚,或是為了適應當地文化而改變宗教信仰。從中國帶來的飲食、風俗、習慣,也逐漸配合當地,日趨改變,使得華人的面貌與文化特色,越趨多樣與豐富。

由於曾經的排華政策,有約莫三十至四十年的時間,華語與幾乎所有的傳統中華文化活動及信仰,通通被政府禁止,華語學校也因此被迫關閉,印尼華人出現了嚴重的文化斷代現象,大部份只有超過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家,能夠使用較流利的華語,但也依照其個人在華校學習的時間與情形而異,有些老人家只有國小或國中畢業,而部份老人家則接受過完整的華校教育:國小、國中、高中。

而六十歲以下,二十至五十歲的印尼華人,則幾乎完全不會說華語(與印尼文化同化較深的爪哇島尤其如此,但位於加里曼丹與蘇門答臘島上的華人,雖然大多不會華語/普通話,卻能使用十分流利的方言:閩南語或客家語等。),甚至沒有自己的中文名字。(當時印尼華人被迫將中文姓名全數改為印尼語姓名。)也有的華人,是受到荷蘭學校的教育,因此許多老華人,只會使用荷蘭語以及印度尼西亞語 (Bahasa Indonesia)。

然而在政府開放政策,恢復華語與中華文化之後的這三十年間,由於印尼與中國的經濟貿易關係也日漸緊密,身為華人的印尼華人,甚至是印尼本地人,也開始積極地學習華語,以利與中國接軌。

因此現今,大約是15歲以下的華人孩童,多半受的都是三語學校(印尼語、英語、華語)的教育,坊間也出現了眾多的華文補習班,而印尼華人也逐漸有了恢復中華文化,以傳承傳統的主體性意識,在有更多發展空間的現在,許多華人社團、組織、報刊,更積極地發揚中華特色,並提升印尼華人對印尼國家的整體認同度與公民參與度,希望結合華人的力量,為印度尼西亞做出更多的貢獻。

雅加達唐人街,班芝蘭 Pecinan,又稱草埔 Glodok


印尼華人的方方面面

正如上述所言,印尼華人在不同區域,以及因著歷史文化脈絡、世代、年齡、教育程度、階級、經濟條件…等等而產生的高度異質性,可能使得我這趟短短87天的觀察之旅顯得有些草率,在不同城市所停留的時間不夠充足,對於印尼華人文化的多元面貌,我僅能就我的觀察與感受,提出一個初步的概括性輪廓,分享給讀者,於是我選擇在這些系列文章中,透過旅行故事的方式,分享我所感受到的印尼及印尼華人樣貌:包括了幾項關於華人的宗教信仰、飲食風俗、華人與荷蘭人緊密的商業關係,以及我所觀察到在近年崛起的東南亞金磚之國-印尼,她的全球化與現代化進程,期望透過這些書寫,讓讀者認識更多面向的印尼,也能對印尼這塊土地不再陌生。

坤甸 Pontianak,唐人街街景


這才只是開始

關於在印度尼西亞的漂流,似乎還有太多未竟之事。這座奧妙且充滿驚奇的千島之國,擁有三百多種種族與語言,多元的宗教及世界觀,太多的面向足以讓世人深入探索,也讓旅人歎為觀止,更令旅人念念不忘。

還來不及整理完在印度尼西亞的種種思緒以及蒐集到的照片、影像、聲音及訪談資料,就要嘗試寫下計畫結案所需的深度報導,一開始實在難以下筆。而內心對於在印尼旅行所經歷過的一切,或許需要花上更長的時間,才能消化與咀嚼出更深刻的意味與啟發。

Becak 人力三輪車,為印尼普遍交通工具,以短程搭乘為主。

因緣際會(無論是經由關係介紹,或是在唐人街探察時遇見的),這趟旅程認識了許多華人組織,以及在地的華人,(不同年齡階段:六十至七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上、三十歲以上、以及二十歲以上,甚至是幼兒園到高中的孩子.......)順著他們的熱情,我接受了他們許多的行程建議,他們告訴我許多在地的華人文化場景,我都一一地去拜訪:老唐人街、老華人商店、華族歷史博物館、華人建築、華人社區、廟宇(道教、佛教、孔教...),宗教學校(道教、佛教、孔教...),國際學校(現已大多是三語並行:印尼語/華語/英語)等。最後,我甚至已默默地放棄一開始在企劃書上設想的巨大目標,或者說是,決定先去體驗、感受,與瞭解,關於印尼華人,不同年齡層、在不同城市、不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許日後我能在其中發現更為重要且具影響力的探究議題。

於是,對我而言,這或許只是南洋之行的第一個階段,我的直覺告訴我,很快地,會有那麼一天,我會再度踏上印度尼西亞的土地,而這樣的念想,甚至也已經在我的心中醞釀著。


旅途中,我的朋友問我,印尼怎麼樣,我說,這輩子還真的沒有想過,會在印尼生活三個月,印尼真的是個很棒的國家,我想下一次我還會再來的。

我又再度想起我曾訪談過的棉蘭女孩,她這樣告訴我:

「印度尼西亞的確有很多的問題,因為這個國家太大,人太多,而且發展的速度比較慢,可是在這裡,有太多太多美麗的地方值得探索,這裡的人也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大部份的印尼人,無論是本地人或華人,都是友善且溫暖的,希望你回到台灣,把這些事情寫下來,告訴大家,印尼跟你們想像的都不一樣。」

帶著對印度尼西亞依舊有些朦朧的圖像,一堆參考資料,以及一顆默默被繫上使命的心,這座千島之國,或許將是未來我會繼續出發去尋找更多解答的地方。


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真的和想像中的不一樣。

Becak



*此旅行計劃為2015年《聲旅漂流,印度尼西亞:探尋千島之國的華人文化基因》,由財團法人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第三屆思想地圖計畫資助。(本文改寫自思想地圖計畫,觀察報告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蕭芸安台灣音樂創作人、聲音藝術家、旅行者、心理學實踐者。 芸安對亞洲傳統文化及東方哲學思想有著濃厚的興趣,計畫性地旅行亞洲多地,將聲音採集作為文化觀察的媒介,並結合音樂,創作出不同形式的展演作品。 2020年起,開始深化自身表演方法論,開展《循聲旅者》系列展演及工作坊活動。
  • Author
  • More

遊牧者計畫 |遊牧者的家,是心之所向。

The Way of Seeing:聽見人與地方的話語
4 articles

在旅途之中,我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