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文化洋行》| 吟唱台灣的聲音,譜寫家鄉的記憶

鋼哥
·
·
IPFS
·
文夏一個人的影響力足足跨越了一甲子,如果將文夏比喻成台語歌壇的開篇,後繼出現的台語歌曲都可以視為註腳。
文夏老師的紀錄片《夏日的文化洋行》來源:電影海報

前陣子在西門國賓影城看了文夏老師的紀錄片《夏日的文化洋行》一生跨足歌壇、演藝、導演的文夏,這一部紀錄片可視為老師臨終前的遺願。文夏創作歌曲甚多,高達 2000 首,在台語歌壇留下不少廣為流傳的作品:《黃昏的故鄉》、《媽媽請妳保重》、《再來的港都》等。

晚年阿嬤失智,我經常播放台語老歌給阿嬤聽,沈文程、鳳飛飛、江蕙、蔡振南、羅大佑……這些聲音是永遠不會淡去的記憶。文夏亦是阿嬤口中經常跟我提起的名字,彷彿是阿嬤年代裡的重要人物。


一人撐起六十年的台語歌壇

文夏本名王瑞雪,為沈家第二大的兒子,因當時的風俗傳統而隨其母王錦而姓。文夏是台灣頗富盛名的臺語歌手,被尊稱為「寶島歌王」。

文夏是台灣頗富盛名的臺語歌手,被尊稱為「寶島歌王」。來源:維基百科

在 20 世紀中期至晚期間,文夏創作了許多深受臺灣民眾喜愛的臺語歌曲,時至今日,這些歌曲仍舊被台語歌壇的新秀、獨立樂團(如:滅火器、董事長樂團)繼續傳唱。文夏的音樂風格豐富多元,涵蓋了情感豐富的抒情歌曲、生動活潑的民歌,深受當時臺灣社會的歡迎和喜愛。

在文夏的音樂生涯中,曾面臨國民政府頒布的《國語政策》被要求不能在台灣創作以及演唱台語歌曲的困境,轉而遠渡重洋至日本,在異鄉唱著家鄉的歌。諷刺的是,日本對台語歌曲的包容度以及喜愛甚至高於當時國民政府時期的台灣社會。

儘管受到百般阻饒,文夏仍堅持在音樂道路上前行,成為臺灣流行音樂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影響了後來臺語流行音樂的發展與演變。60 年代台灣電影界剛開始萌芽,文夏首創出「隨片登台」的展演形式,讓樂隊在電影結束後跟觀眾同樂,跳脫電影只能單向觀看的傳播限制。

文夏成為臺灣流行音樂界的重要代表之一,影響了後來臺語流行音樂的發展與演變,開展出「隨片登台」的展演形式。圖為文夏與文香四姊妹。(邱坤良提供)

《夏日的文化洋行》鉅細靡遺地交代了文夏老師的一生,不只是他嶔崎磊落的童年與歌手生涯,也呈現了厚道的文夏老師如何提攜台語歌壇的後輩。紀錄片導演洪榮良,其父洪一峰與文夏也十分交好。洪榮良提到

「當時歌壇甚至有傳聞:北一峰、南文夏。這兩大歌王雖說從不碰頭,但是私底下私交甚好。」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時至今日,台語歌壇的後繼之力:詹雅雯、許富凱、蕭煌奇,也都受到文夏的影響,接下台語歌曲的聖火。文夏一個人的影響力足足跨越了一甲子,如果將文夏比喻成台語歌壇的開篇,後繼出現的台語歌曲都可以視為註腳。


生而台灣人,死為台灣魂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隆重舉辦《再見阿文哥》音樂會以此紀念這一位台語歌壇的文化英雄。來源:台南市文化局

2022 年春季的尾聲,生命似乎稍來了悲信,文夏因為氣喘痼疾而被送進馬偕醫院,4 月 6 日晚間便因器官衰竭於睡夢中辭世,享耆壽 94 歲。臨終前的文夏仍舊心繫台灣這塊土地,即使雙手已經不如年輕時振筆疾書,身形瘦弱的他仍舊一字一句創作最後一首歌曲《台灣加油》。

同年 9 月 24 日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隆重舉辦《再見阿文哥》音樂會以此紀念這一位台語歌壇的文化英雄。雖然文夏的形象以及嗓音已成絕響,但是他的作品以聲音、影像深植於台灣文化的各個角落,在時間長河裡仍舊等待著後輩的追憶。

雖然文夏的形象以及嗓音已成絕響,但是他的作品以聲音、影像深植於台灣文化的各個角落,在時間長河裡仍舊等待著後輩的追憶。來源:蘇貞昌臉書

《夏日的文化洋行》讓文夏這個陌生的名字,在我心中變得立體,甚至躍然紙上。文夏離世隔年,我的阿嬤也於 2023 年末長辭,雖然未能跟阿嬤分享我的收穫,但如果真有極樂世界,阿嬤現在肯定是開心得聽著她最愛的播放清單,還能聽到文夏原音重現的《黃昏的故鄉》。

英國詩人 Dylan Thomas 最著名的一首詩《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訴說著自己對生命盡頭的抵抗。在這首詩中不斷重複著:

𝘿𝙤 𝙣𝙤𝙩 𝙜𝙤 𝙜𝙚𝙣𝙩𝙡𝙚 𝙞𝙣𝙩𝙤 𝙩𝙝𝙖𝙩 𝙜𝙤𝙤𝙙 𝙣𝙞𝙜𝙝𝙩.
𝙍𝙖𝙜𝙚, 𝙧𝙖𝙜𝙚 𝙖𝙜𝙖𝙞𝙣𝙨𝙩 𝙩𝙝𝙚 𝙙𝙮𝙞𝙣𝙜 𝙤𝙛 𝙩𝙝𝙚 𝙡𝙞𝙜𝙝𝙩.

我認為文夏正是這首詩的最佳代表,因為有著信仰的依靠,即使在生命尾聲知道死之將至,他堅定地說「我要回去祂(神)的家了。」仍舊不畏懼正面迎向未知的良夜、勇敢面對消逝的光芒。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鋼哥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