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句影響了我們的習慣
自我否定句包括了「我沒那麼好、我不行、我不會、我不敢、我就是爛、我就是廢」而且隨著年代不同,會發明各種打擊自己內心的詞彙。
長期影響
我過往所遇到的人們,包括年輕的自己,也常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不知不覺中,每每想開始一項計畫時,老是沒動力,總覺得「哎呀我可能真的做不到,算了算了,做了也是白忙一場」跟朋友聊天時,偶爾會聊到運動、減重、閱讀、晨起等等改善自我生活的習慣,就會開始覺得自己老了,會腰痠背痛,眼睛突然不好了,這些事交給你們吧,事後想想這些想法實在不OK,壞的想法也會跟慢性病一樣,慢慢的侵蝕你的內心,讓你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自己就真的那麼沒用了嗎?
自己也是自己的朋友,哭完眼淚擦乾,明天又是一條活龍。
目標是人類生活的動力,當我們妥協了糟糕的生活與自己,目標變得模糊了,「我這樣就好」實際上卻很羨慕別人擁有的好習慣,痛恨自己為何做不到,便開始責備自己,但如果你的內心是你的好朋友,你的朋友失落的時候,難道你會跟他說「對啊你就是沒用啊」「沒看過你這麼爛的人」這樣嗎?除非開玩笑不然不會吧?你會想安慰他,就算再怎麼不會安慰人的狀況,也會跟他說「阿沒事啦幹嘛這樣亂想?你做的很好啊!」
所以請善待自己跟善待朋友一樣,朋友聽完你的鼓勵,哭一哭,動力跟目標總會出現的。
難道我不能謙虛嗎?
邊笑邊說著「啊沒有啦~我沒那麼好啦」通常這類的話大多都是幹話,跟你老闆說他沒賺錢卻換一輛跑車一樣,跟朋友之間瞎聊倒是沒差。
但如果想謙虛,可以指出自己真正不太足夠的地方,哪裡可以再加強,別人稱讚自己好的部分,我們應該開心的接受
自我檢視
我們在跟人聊天的時候,試著刻意檢視自己在什麼話題中會想說出否定自己的句子,然後記錄下來,看看這件事是否值得改善,例如「我根本沒辦法早起,因為我都滑手機滑到半夜,隔天沒喝一下咖啡根本不想工作」這等於壞習慣的養成。
也許改善後能變成「哇靠我終於戒掉了社群成癮,十點我就想睡了,隔天早起我還可以去散步一下」便可以成為好習慣的養成。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或許你的朋友會笑你的好習慣是老人的行為,但這只是對方做不到的另一種表現,不過也不用特別反駁,你的好習慣是有擴散能力的(壞習慣也是)
可是當我們聽到別人說出了他的好習慣,別去打擊別人或是嘲笑別人來提升自我感覺良好,這樣會顯得自己很弱。
我是金大叔
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
就請你給我五個讚賞吧
那是我寫作很大的動力來源
感謝你!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