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捲煙》:主題明確,絕對不差,有得進步。

刻舟
·
·
IPFS
·
港產新片陸續上映。快快寫幾筆。

(劇照:這片把手捲煙拍得甚有感覺)

比起寫實片,拍攝類型片有個「優勢」: 幻想不用太過拘泥現實,反而要建基於同樣類型片多年發展來的歷史。一旦觀眾被導演拉入那個類型的世界,就可以操控他們的想象,抽離真實,愈加dramatic、戲劇化,就愈入戲。當然,另一邊廂,愈貼近現實的寫實片就可以引起共鳴。歸根究底是拍戲的人的選擇,和功力夠不夠。


《手捲煙》絕不錯,水準以上了。一開畫在紅花嶺搜捕非法入境者的黑白片,已經為電影定調:陽剛、義氣仔女。(不過,在山上食煙是絕不容許的。)而且,人人皆有其過去。


因為有「過去」,故事由此開展,是「英雄莫問出處」?還是「不如我地重頭來過」?「香港再出發」?是懷愐,還是負累?這就有戲了。


黑社會電影固之然是香港電影最有本土味道的出品。在香港黑社會電影首次加入南亞人元素,這個一直被本地人忽視,被邊緣化,卻因而實實在在活躍於地下世界的族群,應該是可以記入歷史的一筆。但正如紅眼指出,這部電影並没有很著墨於「南亞人身分」的探討,反而是很成功,也有點片面地把Bipin karman 塑造了典型義薄雲天黑道小子。愚見認為無乜所謂,反正這部戲主題不是講南亞人在港生活的困境。正如《重慶森林》都没有一個南亞角色。個mood啱更重要,更入到戲。因此,裏面開很多南亞人、伊斯蘭教的玩笑,實在不怎高明,但啱key,啱部戲,反正香港人都係咁賤的,戲中江湖是咁的。反而,能將Bipin Karman拍出江湖味,這部戲是成功。


如同同類型的黑幫電影,強烈色彩對比,偏黑色調貫全片。這證明導演是有做足功課才開鏡。據說因礙於成本,動作場面不多。但文戲部分相當出色。鏡頭調度、氣氛營造相當精準。加上諸演員功力深厚,夠有黑幫男的壓場感,每每都能捉住觀眾情緒。且收放有致,節奏感相當好。在戲院中看很,捕捉他們放肆的演繹,很是享受。


卻說最後一幕的長鏡頭打鬥戲扣了分。完全不明白為何必要用長鏡頭,而且是平移的。鏡頭和動作的節奏完全不協調,水平鏡頭也没有電影想帶出的宿命感覺。前面一直堆高的情緒,被錯誤的動作編排破壞了:兩個茄厘啡碌來碌去掗時間,又不見得被主角擊到的一刻很致命。如果能回歸基本就好……


整體來說這部戲作為首作還是很有水準的。陳健朗說好了一個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把義講得響。看得享受,才有興趣思考帶出的訊息。岔開講句。如果掉轉頭,要求觀眾先知道他的訊息,而迫使我們看完拍得爛的片,就不是電影之道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