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 Cohen:為馬克思主義尋找道德基礎

艾碩讀哲
·
·
IPFS
·
古典馬克思主義談的是科學社會主義,認為社會結構的歷史演變是必然的,當中的道德基礎並不重要。Cohen作為近代的分析馬克思主義領頭人,於生涯後期由歷史唯物論的研究,轉向投入道德哲學的課題,期望以道德證成的方式,回答社會主義的「可欲性」問題。

G.A. Cohen是分析馬克思主義始創人之一,他於晚期的研究方向中,嘗試以道德證成的方向,為社會主義尋找道德倫基礎,證成社會主義在道德上值得追求,而非單單從歷史唯物論中論証社會主義的必然性。本文將以Cohen的道德觀點為主軸,論介其學術關懷的背景、闡述其觀點並分析當中的前設和論據。

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面對不少質疑到底它是否仍能解釋世界及指導運動。西方社會20世紀的福利主義國家(如英國、美國)興衰;全球化興起後,於全球勞動分工現像下造成的「新」剝削,令「分配正義」的問題變成大部分國家都需要面對的問題。這些問題所挑戰的,除了制度操作上是否可行及有效率的政治經濟層面外,亦涉及於公共領域內作道德證成的政治哲學層面,G.A. Cohen則嘗試填補左翼理論在道德倫理上的不足。

所謂的「馬克思主義」自19世紀以來注入了多樣的思想資源,發展成眾多不同的思想流派,一方面希望修正傳統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缺失,另一方面不斷拓展理論體系所指涉的範籌。自1980年代,由Cohen及他所發起的「九月小組」,發展起「分析馬克思主義」(Analytical Marxism),以分析哲學的邏輯工具,及社會科學的方法論,去重新解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Cohen的《Karl Marx's Theory of History - A Defence》通常被理解為此思潮的開首著作,他試圖運用邏輯和語言分析的工具來闡明和捍衛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其後九月小組的其他成員,亦在不同學術範籌上為馬克思主義開創了新的方向,如經濟學家John Romor結合了新古典經濟學的均衡分析及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開展了市場社會主義的討論,嘗試回答社會主義的「可行性」問題。而Cohen於生涯後期由歷史唯物論的研究,轉向投入道德哲學的課題,期望以道德證成的方式,回答社會主義的「可欲性」問題。

接下來,將為Cohen的學術關懷及他在社會義道德哲學上的論點作簡單引介。

Cohen指出,馬克思主義過去欠缺對有關公平和正義等規範性命題作出系統的論述。原因可透過歷史唯物論中的觀點去理解,

  1. 財富不平等源於物質生產上的匱乏,隨著社會歷史的推演,總勞動生產力將帶動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長,達致實現財富平等所需要的社會經濟基礎。故此,經濟平等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2. 社會現實會決定人的意識,而佔社會大多數的工人階級處於被剝削的環境下,會驅使他們贊成平等;而隨著工人階級的團結和運動的發展,最後將改革資本社會以實現經濟平等。綜合以上兩點,經濟平等是可欲並且是歷史必然,故沒有需要平等在的道德基礎。
  3. 道德倫理等價值觀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籌,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被帶動而不斷改變,故傳統馬克思主義的研究重心較少於在價值觀等規範性命題上。

然而,由於現實歷史的發展証明了人類生產力的進步解決不了資源匱乏的問題,更枉論實現經濟平等。故此歷史唯物論的理論困境讓馬克思主義不能夠迴避有關公平和正義等規範性命題。同時,當代自由主義,不論是左翼自由主義或右翼自由主義,均發展出有系統的理論為資本主義體制(不論是放任市場經濟或福利國家)作出道德證成,並對社會主義作出了重要的理論挑戰。故此,Cohen認為有必要為社會主義建構自己的正義理論,從規範性的層面批判資本主義的道德問題,並證成社會主義仍然值得追求。與此同時,Cohen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本身,其實是存在相關的道德資源,但過去由於理論的偏重方向而被人忽視或視而不見,故他的工作是去發掘,並發展社會主義的道德基礎。

Cohen在道德哲學上的主要觀點

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中,無產者只能夠於勞動市場販賣自己的勞動力予佔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故此不能避免地在生產過程中被剝削由工人所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此過程被理解成資本家搶奪了工人的勞動成果,亦是概括的資本主義核心矛盾。Cohen以上述這個其近乎是左翼理論中的常識為基調,在審視同樣的剝削過程中,除了以「矛盾」的描述性詮釋外,嘗試以道德批判的角度發掘當中「不公義」的地方。這理論的著眼點上,兩者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如果我們以機械的思維看待馬克思主義的基本世界觀—上層建築(如法律、道德、文化、政治、宗教等)由下層建築(生產力)所決定—上述剝削利餘價值的過程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是理所當然地被視為合乎道德的,因為不同社會階般的道德觀是由當時的生產力所制約和產生的,甚至有機會被理解成「道德相比主義」。

然而,Cohen從中發掘出馬克思既然認為工人所生產的剩餘價值被資本佔有是一種社會矛盾,自然代表著一種社會不公義在此過程中形成。那問題則是:這是一個怎麼樣的社會不公義呢?而我們透過批判這種社會不公義,又能夠怎樣證成一種克服此狀況的社會公義狀態呢?可以設想,社會主義的基本狀態是生產資料由工人從資本家的手上重奪,讓工人自己掌控生產工具並自由地發揮自己的生產力,擁有由自己創造的勞動成果。Cohen在這個期許中,稱馬克思理論當中隱含著「自我擁有」論旨(Self-ownership thesis)。這個論旨並不反對私有財產權,而是反對那些不是由個人能力及努力勞動所帶來的財富累積。事實上,放任自由主義的代表諾齊克(Robert Nozick)的思想同樣是以「自我擁有」論旨作為其理論的基石。因為對勞動者自我勞動成果擁有權的肯定,正正意味著私有產權和財富累積的一定程度肯定。故此,Cohen應為社會主義的道德理論應該是要道出與「自我擁有」論旨的分隔線。但正如上述所言,馬克思有關剝削的理論中就隱含了對「自我擁有」論旨的肯定,那如何才能與之劃上分清界線呢?

Cohen稱由於諾齊克反對以實現平等為目的的再分配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強調任何人都不能強制性地要求別人履行義務,因為這樣會限制人們的自由和自主權,所以,如何給國家的再分配奠定一個道德基礎,對於堅持社會主義的平等主義原則十分重要,而其根本途徑在於「肯定人具有服務他人的非契約性義務」。確立人和人之間的非契約性義務關係,對於社會主義的平等主義價值觀尤其重要,這是因為一方面,自我所有論者並不否定道德義務存在的必要性,他們自稱自己所反對的只是法律意義上的強制義務論;另一方面,由於對他人的道德義務並不是由他人的權利所決定的,因而也就不具有像奴隸主支配奴隸那樣的支配權。所以,以道德義務為基礎的國家再分配並不意味著國家對人的權利和自由的剝奪。這也能夠說明社會主義的平等主義與自由並不矛盾。(Cohen, 2008)

如由國家(集體)對個人進行干預並實行資源再分配的道德理據成立,那麼便能夠進入Cohen對社會主義道德原則的想法。

首先,Cohen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所支持的不是單單的資源按照「勞動力付出多寡」而分配,因為這樣會沒有考慮到某些人先天地有體力和智力(天賦)上具有優勢,同理,有些人先天地有體力和智力上處於劣勢。而由於天賦的高低並非人為選擇所能左右,故此並不應該成為影響分配結果的準則。而社會主義的社會體制,理論上需要消除由社會資源、社會地位、天賦能力等所帶來的權力及財富上的不平等。換句話說,這社會體制基進地把不同的社會個體的起跑線拉平。在這個消除了可能的「運氣」因素的起跑線上,唯一在道德上的相關考慮是「個人選擇」:你願意付出多少勞動時間,就應該得到多少回報。Cohen稱此為「社會主義式的機會平等」(Socialist equality of opportunity)原則。

但個體於社會上的生活所形成的整體社會景像,在社會主義的角度來說,不應該全然取決於個體的「個人選擇」,集體與個體之間應該形成沒有強制性和互為影響的牽引力,以此社會關係的總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景像—即建基於平等的社群生活。為此,Cohen在機會平等原則外,提出社群原則(Principle of Community)。即縱然社會相信在機會平等下基於個人選擇的分配結果是合符社會道德的,但基於對社群友誼的重視,個體會自願與其他人分享本來屬於自己的勞動成果。這原則隱含著一種互相理解彼此需要及能力,並在資源分配上互相合作的互助精神(Reciprocity)。而這種社群互助的價值觀並非以機會平等原則為基礎的正義價值的內在要求,而是超越「正義」要求的社群價值觀。Cohen認為這是一種反市場的合作方式,相比於市場讓個體以競爭者的身份互相聯繫,並以逐利為目標促成合作,社群更能促進個體之間以更為正面的方式聯繫及互助合作。然而,Cohen前沒有闡明社群原則放置於制度的具體實現方式。

以上為Cohen有關社會主義道德理論的簡單介紹。接下來會就上述道德原則、其證成和影響作出分析。

Cohen思想的分析和點評

如單看機會平等原則,特別是最後訴諸「個人選擇」的道德變項,那Cohen提出的觀點便和羅爾斯(John Rawls)所提出,建基於理性選擇理論的效益主義所達致的平等自由主義(egalitarian-liberalism)非常相似。即使羅爾斯的正義理論建立於來自自由主義的個體化個人道德主體,並沒有意圖從根本上挑戰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認為一個「人性化」的市場機制有可能可以讓其正義道德觀得以實踐,但事實上,如果從所能推斷的社會制度結果而言,Rawls和Cohen的道德理論並沒有明顯差別,一方面有機會是《正義論》所隱含的政治基進性比作者本人所想像的更多,另一方面,Cohen證成其社會主義道德觀念時,其實未有有效闡述其理論的社會主義實踐,是否完全符合以往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社會主義願景。

因為對馬克思主義者而言,如何描繪出具體的社會主義社會藍圖一直是未能完成的理論任務。縱然另外兩位重要的分析馬克思主義學者,John Roemer和Erik Wright均在其著作《A Future for Socialism》和《Envisioning Real Utopias》中,建立所能設想的社會主義社會藍圖,以社會科學的方法,證成其可行性,但所得出的成果都未能讓人滿意。

從知識論上看,即使馬克思理論並不能夠簡單化約為經驗主義或理性主義等由來已久的知識論哲學觀點,但在理論上建立社會主義圖像的課題而言,卻容易令人進入經驗主義的觀點,即知識只能夠建立於經驗,而無法透過純綷觀念或思想實驗來建立智識。同理,以計劃經濟和集中權力政治體系的社會主義實驗,証明了以這種模式的社會主義只是文明的倒退而非進步;而理論上值得追求,甚至理性上能証明其可行性的社會主義模型,卻因未能夠於現實政治中得到實踐,而在過去的歷史因素底下難以獲得人的信心。假如左翼理論於現實的意義在於為跨越資本主義提供理性的基礎,那則必須承認現時的理論資源十分不足,相比起20世紀時,現在可能更為落後於時代。

以社會改革為行動議程(Action agenda)的理論工作,在提出社會替代方案時,最基本要回應可欲性、可行性及可達成性這三個問題。如歷史唯物論的有效性不再,社會主義的可達成性已出現缺漏,而暫時未能有其他能夠指出資本主義再生產調和內部矛盾極限的理論填補此缺漏;可行性的問題如上述的討論般,有機會跌入認識論的問題;而Cohen的道德理論,則可能是回應社會主義可欲性問題上,現存最有系統的回應。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一句名言謂:「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但是,由當代左翼的理論困境中,不難察覺不要說改變世界,現時要從左翼的角度解釋世界,仍然有很多理論資源上的不足。

周保松於其文章《社會主義有道德生命力嗎?》中,提及由於Cohen的「社會主義式的機會平等」原則的建立,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便從原來的階級分析轉變成「運氣—選擇分立」(luck-choice distinction)的框架。階級分析及階級鬥爭遂只是理解社會不公的概念工具和指引革命的策略,卻不再是社會主義的理論內核,更不是社會主義者非緊持不可的道德觀。(周保松 李敏剛, 2012)但他所形容的理論內核轉向,事實上是不必要的。因為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內,不同的理論範籌所產生的概念和原則應該是在系統內互相補足及完滿相互間的內容,形成有活動的理論體系。在這種經過多年發展,跨學科的理論體系中,劃分所謂的理論基礎,甚至乎內核,很多時只反映不同學者的興趣和熱情,而非從理論建築上的真正核心,未經嚴謹驗証而所宣稱的理論核心轉移,只會減低其理論創建上的活力。


參考書目:

  1. CallinicosAlex. (2000). Equality. London: Polity.
  2. CohenG.A. (2009). Why not Socialis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 RoemerJohn. (1994). A Future For Sociali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4. WrightOlinErik. (2010). Envisioning Real Utopias. New York: Verso.
  5. 姜新立. (1997). 解讀馬克思. 台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6. 李敏剛, & 周保松. (2012年10月). 社會主義有道德生命力嗎?.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頁 4-12.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