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为什么我们还在怀念张国荣——对极端政治化引起的粉丝割裂的讨论
概要:距离张国荣逝世已经十九年,在这十九年里,他作品的艺术魅力仍然璀璨,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后荣迷。与此同时,因为他本身标签的复杂性,他也越来越被赋予政治意义,甚至作为一个旗帜,被架上了香江俩岸的政治战场。但作为矛盾的集合,很多时候根本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精神领袖,这也意味着有他会有着因为政治风向而被厌弃的风险。
不过我坚信,大家爱他,是关乎政治但不只关乎政治。
前几天,tvb宣布要拍摄一部剧集,叫《我的荣耀》讲述的是二零零三年,张国荣离世之后几个fans的成长历程。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笔者就从里面品出了一股子熟悉的《梅艳芳》味来,tvb现在正是黔驴技穷了起来,什么热度也得蹭一蹭。
其实这种”张国荣纪年法“并不是tvb独创,无论是在前几年国内上演的《银河补习班》,还是来自韩国的《请融化我》中,都出现过以Leslie的逝世来表明年份的做法。
但黄金年代的艺人这么多,为什么偏偏就选中了他,这也引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还在怀念张国荣“,当我们怀念张国荣的时候,我们在怀念在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早在张国荣逝世十周年的时候,《生活.三联周刊》为此专门做了一个专题,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不可否认,三联的答卷很漂亮很有普适性,但交卷距离现在也过去了近十年,这个世界早已再次变化。
而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些其他角度的看法。
它们在张国荣被怀念的原因中只能算是冰山一角,之所以提及,也只是因为它们在这个事情中常常处于一个被回避提起。
一 ”完美偶像“?
无法用简单最好还是最坏来说明这个年代是什么样子。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身处的年代正在面临着巨变。
曾经的思想被推翻,旧的权威被打倒,当年的必读书目在二手网站上显示违规,那些在旧时代获得声誉的音像制品如今扣押在海关,迟迟未归。
新冠疫情最早在武汉出现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它会把世界闹得天翻地覆,我们的生活时不时就要被困于小小的格子间,社交也拘泥于网线颠簸。
过去的世界好像已经一去不复返,而新的秩序还没有被建立。
而张国荣身上,则具备着将新旧交接在一起的能力。
他象征着香港那段黄金年代,是属于旧时代的我们的回忆;而另一方面,由于他后期的超前的举动,使得他同时也成为了”反叛“和”新潮“的标志,那是属于我们未见到的新时代的,又或者说,是“垮掉的我们这一代”的精神支柱。
他是多种标签的集合。
他是同性恋。
他在大多数人心中往往又是传统的贵公子形象。
他是香港人的”哥哥“。香港人,这三个字一开口,在当下就带着点反骨;同时,和大部分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明星一样,他又公开发表过爱国言论。
我们无法靠他生前的一切来给他划分阵营。
与此同时,因为他太早的离开,导致有太多的空间任大家发挥。
值得重申的是,这种发挥并不只是说单纯的神化。
我们都相信,如果他再活十几二十年,一定会有更多作品流传于世,会有更大的艺术成就。但这与他的离世给了大家解读的空间毫不冲突,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们都在惋惜他离开得太早,但惋惜没有用。
死者不会说话,不会托梦把他未完成的舞台给我看,而我也再也听不到他的新歌了。
我能听到的,是无数的人将无数的话被塞进他的嘴巴里,借他的口表达着那些他或同意或不同意的话。
所以在19年,香江两岸闹得最严重的时候,作为官媒代表的人民日报,在微博发了一条“提起香港,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下面排列了一长串的“张国荣”。
而就在2020 年四一,香港文华酒店下,送给他的花里夹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愿荣光归H.K.“。
这句歌词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在香港当年的运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游行示威的口号。
这张卡片是反串黑还是真情流露,谁写的已经不要紧,反正他还是被迫登上了政治这个大舞台。
只能说,不管你是黄丝还是蓝丝,你是五毛还是五十万。在这一刻,我们都可以说自己爱张国荣。
无论哪种人,都能在他那里得到认同。
这个时候,他似乎还是观众所爱的那个艺术家。但有那么一瞬间,他已经不再是他,而是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二 矛盾的偶像
信仰是需要接近完美的。
不可否认,他为人称道的地方有很多,无论是他在歌坛还是影坛上的成绩,无论是《霸王别姬》还是《春光乍泄》,往外都是拿得出手的;又或者说无数人都在谈论他的完美,他的好经常让人忍不住感慨:这真是一个纯粹的人。
但唯独我觉得不必要的是,把他当成政治模范架上了神坛,忘记了他也是个人。
正如我上面所说的,他身上带有太多的标签,因此不同的人群都可以在他身上得到认同,这也意味着他身上有很多矛盾的部分。
比如说在大陆不算什么“正确导向”的同性恋身份。
比如香港年轻人明明高举着他作为反叛的旗帜。只要一深究就会发现,作为旗帜的他在世的时候,其实相较于其他同时期的艺人也不那么爱对政治发声。
即使这些标签本就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共存,但还是得不到任何一个人完全的满意。
他不太正能量,一个相识的朋友有点生气。
他是一个政治上的缩头乌龟,一个相识的朋友有点忿忿不平。
大部分人都比较愿意在他身上提取自己喜爱的部分,同时按自己喜爱的方式重塑,把他塑造成一个自己眼中完美的人。
当梦醒后,一切皆空。
我突然觉得他很可怜。
我的朋友问我为什么,我说他的粉丝们都知道,他当年怒斥狗仔的时候说过“别把话塞进我的嘴里”。但是大家一边把话塞进他的嘴巴里,又一边埋怨着他没有多说几句。
大家爱他吗?我相信是爱的。
很多人都认为爱一个偶像要爱他的全部。但我说,无论是爱其中的某些标签还是爱具体的人,我们的爱不分高低贵贱。
为什么我不可以只爱他的某一部分,为什么我不可以爱他的全部?这些明明都是可以成立的。
不能成立的大概是,他的某一部分满足了我的理想,所以固执地想要剩下那些部分也按我幻想中的来。
或者,我更加希望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能够接受对方是一个作为矛盾体的人。
或者我只是恐惧,因为发现我们的世界,越来越被政治绑架。
三 爱正被政治绑架
所以我想在这里做一个假设,假设有一天他和主流价值格格不入了怎么办。
有没有一天,我们会被禁止怀念他。
之所以有这种担忧,是因为在大家神经都紧绷的这几年,我所中意的香港歌手们总是一不小心就陷入舆论漩涡,无论是陈奕迅,还是张敬轩,又或者是谢安琪。
作为公众人物的他们,动不动就会行差踏错。那么,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他呢?
仿佛成为了一个两军对垒的旗帜的他,现在还有一道防火墙相隔,看起来还是安全的。但倘若有一天,冲突起来以后,到底哪一方的言论会获得胜利,那一面的旗帜会倒下,我们仍然未知。
况且他也不是没有政治不正确的时候。
在2003年在那段蒙在疫情灰暗下的日子,与病情抗争到底的梅姑是坚韧不拔的官方偶像,和现在的他一样。而因为坠楼离开的他则被视为负能量艺人,被泼脏水,被禁止提起。
在那些岁月里,我们也没有忘记他,甚至一直在为他大声疾呼。
在不同尺度的衡量下,他显得没那么完美,不足以成为一个完美的精神领袖。
我们想说的是,我们爱他,从来不只关乎政治;我爱他,从来无关政治。
我们爱张国荣是如同性恋们爱Judy Garland一样,爱她自由反叛的精神之前,先爱她的歌曲;挥舞着她的海报当成石墙事件的自由火炬时,也不要忘记她的黑胶唱片还在转动。
可他是首先作为一个歌手,一个演员被爱的。
这几年,我们的世界好像被蒙上了一层大雾,前路漫漫看不大清。于是北岛说,“孩子们凭借一道口令,穿过书的防线”;于是我说,也要凭借艺术的力量,度过不知持续多久的寒冬。
同样的,在相似的寒冬里。
我们困在疫情里,在一个个循环中喘息。在这些日子里面,艺术仿佛也在循环。
2001年香港经济陷入寒冬 ,环球唱片公司发行了第一版的《同步过冬》的专辑,鼓舞处于寒冬中的香港人,不幸的是,不久以后”非典“疫情席卷;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环球再次推出《同步过冬》(2020版),在合唱的部分仍然能听到我们熟悉的那些声音,包括张国荣,包括更多的在内地已经不能再提的人。
这些循环当中,已经有无数的东西无声无息改变。
不变的是,他还在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寒冬。在生前,在生后,十九年,九十年,甚至更远的日子里。
那么,在我们一起被围困的2022年,会不会又有新的《同步过冬》,我这样想。
新的一张专辑里,是不是还会有,群星大合唱。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