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沉浮记
打开Matters是一种陌生又亲切的感觉,像是2008年时注册饭否、2009年时注册豆瓣。
从我们那个年代成长的人都知道,当年网络不发达,能拥有(泛)智能手机对我们这些高中生来说是一件难得的事——常见于校园里那一批不甘心虚掷青春、自认为比较酷、不务正业自成一派的学生。逃课、迟到早退、进酒吧KTV,也有我们这些人的份。
当时肉身被困囿在小小课桌前,心思在窗外飞驰千里,憧憬幻想着成年人的世界。
我最近写的狗血小说,也正是来自我16岁时的脑内小剧场。当时想象的成人世界就是少年世界的按比例放大,而网络则是打开这个世界的一扇大门。
那时候博客网站百花齐放,有个什么blogcn还是啥,有blogbus,有网易,有百度空间,有QQ空间。我由于混贴吧(黑历史),所以主要在百度空间写博客,积累了第一批校友读者,还因此认识了不少朋友(感谢百度空间后来关站,把所有日志隐藏备份到我们的云盘,十几岁的黑历史就此archived)。当时同学给我发过一个骗人的“心理测试”链接,让你进去填自己的姓名和三位心仪异性的姓名,测测你和对方的缘分——但是当你点击“下一步”,你输入的这些内容却会发送到邀请者的私人邮箱,你的心思也无所遁形。
总之是非常坏的无边界感恶作剧。
我记得我当时非常离奇地填了TVB热播剧《溏心风暴》里三位男主角的名字,顺序是:Gilbert(黄宗泽)、Alfred(林峰)和唐至欢(黎诺懿)。出恶作剧的朋友说我是唯一不按照常理出牌的,由此可证当年心中确实没有三次元心仪对象。
后来我如法炮制,把那个恶作剧心理测试链接放在了我百度空间的“友情链接”栏。由于我莫名其妙在学校里出了名而不自知,我的博客时常有不认识的人访问,于是我的邮箱开始收到奇奇怪怪的邮件,一大堆同校我不认识的男男女女,就这样把自己心仪对象的名字卖给了我。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回我看到了我最要好的闺蜜的名字,才知道同班有个男生暗恋她已久,我当即就告诉了她,试图促成一段良缘。
我那位闺蜜用的是网易博客,她是水瓶座,所以博客的背景音乐就是《可惜我是水瓶座》。我青春期开始沦陷TVB,一直苦苦在碟店寻觅每部剧的原声DVD,但真正感受到粤语之美,还是从在她博客被这首歌洗脑开始。后来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粤语歌,再后来长住广东,粤语也逐渐到了基本能听说读写的程度。再后来自己写粤语歌词,那当然都是后话了。
我那位闺蜜,多年来一直让我很困惑。我一直把她定位成“什么也不懂的花痴傻白甜”,成为朋友是因为她可爱简单。但是看她博客,她会转发几米的漫画语录,那时候还沉迷最小说,买了每一本七堇年(我还记得她不认识“须臾”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被我摁头回去背《劝学》)——当时她的种种风格和行为,可被定义为“文艺青年”,我又一直觉得哪里不太对。直到今时今日,她成了抖音博主,拍照剪MV配音乐撩帅哥,每次剪出来的短视频都颇有文艺伤感的风格,我才豁然开朗:原来她确实一点都不喜欢阅读和写作,不属于我能理解的“文艺”。当年信息局限,给人的定义都太狭隘了些,仿佛识几个字有点审美就可称为“文艺”。如今社交媒体种类丰富,又把人分流再分流,终于各自来到了自己的舒适区。
而我还是想念当年只能靠大段文字输出感受的博客时代。
博客大巴界面干净逼格高,在那上面,十六岁的我时常去视奸我心仪的一位美人,直至后来和她成为闺蜜。我一开始是和她当时的男朋友相熟,她说她男友时常在她面前夸我才女,留下了最初的好印象,才有后面的一拍即合。如今我们都和当年这位男生没了联系,倒还和彼此跨越时区无话不谈。当年我就是在她的博客被安利到了陈绮贞,时至今日都能记住她的背景音乐曲库。
有一阵子我会把百度博客的每篇文章都paste到QQ空间,后来嫌麻烦就不再sync了,当时还有只用QQ空间的朋友来问过我,为什么看不到我更新的日常了。我当时心道:幼稚非主流才用QQ空间,我可是长大了。
我也注册了网易博客和博客大巴,还和水瓶座闺蜜在博客大巴共享密码写交换日记。当时我们共同和另一位好友绝交,效仿《溏心风暴》里的Alfred,写了很多篇“没有xxx的日子”,被我爸妈一再嘲笑。
12岁到17岁那几年,我都觉得内心洪荒之力被阻绝了。自从小学毕业离开青岛,我就把自己封印住了,一直在盼望重启时光的那一刻。所以那几年,快乐不是快乐,痛苦不是痛苦,没有过贯彻灵魂的惊才绝艳,就连陪闺蜜发花痴也都是假的。也曾经有人跟我暧昧试探过,我丝毫没有少女该有的小鹿乱撞,唯一的感受就是尴尬。
总觉得那几年活得心不在焉,其实回头看,那也是最好的年华。
2014年我在校内日志(后面大家都叫它“人人网”了,不过高中10年毕业及以前的人,应该还是比较熟悉“校内”这个名字)发了一篇文章叫《绿茶婊和女汉子》,标题俗套高潮迭起,在没有引流和营销的时代一周热转30万次,于是人人网编辑来找我,网易云阅读编辑来找我,我又在豆瓣发文章被推荐,出版商和综艺节目也来找我,我忽然被拱上了KOL的位置。
其实是不自在的。
人人网后来支离破碎,每天都有无数条好友申请震动骚扰,管理员还强行不准我设置隐私,气得我直接卸载退出,不再更新任何内容。豆瓣日志则逐渐变为越来越形而上的情感表达,评一评时事,评一评娱乐圈,偶尔讲讲内心感受都觉得紧张,因为不知道是不是影评书评娱评的读者在看,会不会因此judge我的个人生活,又会不会因此脱粉。同时也因为遇上过脑残粉,会去翻看我以前的游记、脑补我的现实生活,让我胆战心惊不敢再聊日常。
微信公众号更是个让人紧张的平台,我的父母号召了各路亲友关注我,那上面每篇文章还要标记原创,还要扫码确认发布,让我觉得不是太正经的内容就不好意思发出来。
克隆饭否且挤垮了饭否的新浪微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版,越来越荒诞,终至今日臭不可闻。
如今的网络世界纷繁复杂,你拍一张天空的照片不小心拍到屋顶,都有人可以借机AI识图扒出你家的具体住址。你在日志里说过的话,你的一点小小得意,你早年出过书也许不得体的自我介绍,都可成为你哪天回帖时、杠精看你不爽时搜罗攻击你的素材。
草木皆兵。渐渐地,每个人都越来越不敢说人话了。
而我,克服掉“试图跟每个人讲清道理”的讨好型心理,就用了好几年的时间。而后为了抵制“网红”的恶俗,努力把自己定义为“普通网民”,又减少了发文章的频率。又因为包袱和恐惧在那里,我有了想法和感受总要总结上升,相关个人信息会以各种方式模糊打码,在很多平台更是只做(泛)KOL式或者毫无意义的发言。
我用了很久才意识到,我已经失去写日志的地方了。
不需要任何传播量、不需要读者点赞转发、不需要输出宏大价值观、不需要精炼漂亮文采斐然的,纯粹的杂感日志。
以前十几岁的时候,我写日志可以一周好几篇,因为我可以碎碎念的废话实在是太多了。例如我今天去体检了,例如我今天去超市买菜、店员把我买的肉装进了别人的袋子……越热爱生活就越想记录生活,却发现已经无处可去。
我一点也不想做KOL,我想做写小说和散文的作家,我也想做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而这两个身份最好可以分开,就像晋江小说连载和人人网日志,一个地方是输出作品、读者无需了解who you are,另一个地方是记录生活和心情,读者都是你的亲朋好友,没有人会站在道德制高点judge你,只会心平气和地彼此分享。
前几天和曼仔聊天,听她说“我现在无论表达什么内容,数据都很好看,这就是我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话还是让我感到不适。我最不喜欢用数据来衡量表达,我就想找一个世外桃源,回到我心无旁骛发日志的日子,不被流量裹挟,也不担心人设崩塌。
就连写小说我都不想有太多关注,想有个小范围圈地自萌的快乐,以及读我小说的人也不必知道作者是何等样人。
尽管我们都说要抵抗流量时代,要抵抗低级娱乐方式的入侵,但我们都在悄无声息地被改变了。像微信公众号改变界面之后成功改变了浏览方式,像新浪微博的僵尸粉造成“名人”的假象,像豆瓣的算法推荐机制和审核锁文炸号,很多内容都看不到了,很多人也沉默了。
我原以为厌恶抖音和快手的我,已经做到了很成功的抵抗。但细想一下,我已经有多少年不在网上写日记了?我多久不曾事无巨细地记下我的生活和心情,而必须要有某个大事件发生、阅读或者观看了某部作品,才敢正儿八经地发一篇感想?
我永远不想用数据衡量我的表达,数据配不上我的表达。我就想做个和流量背道而驰的、(自认为)清高又自在的人。
我是真的太想要一个安全的表达平台了。
所以发现Matters还蛮惊喜的。起码现在这种界面和去中心化的内容模式,以及在豆瓣评论区被友邻科普的“不会被删帖的”数据存储方式,很接近我以前熟悉又享受的写日记的形式了。
我最初是怎么开始在网上写日记来着?是2007年上高中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糟心事,心里堵着想哭,于是打开了博客,把心情一字一句地敲下来。
现在总有人说我表达能力强、情感到位,那也都是十几岁的时候流着泪一篇篇日记敲出来的。
2008年过去了,我很想念它。
我也想念那个没事说废话、丝毫不用修剪和装饰的我自己。
说了这么多废话,想到不用回去分段配图,底下也不用附上公众号的二维码——我可太舒适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