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想像文學的可能

寂然
·
(修改过)
·
IPFS
·
此時此刻認真地重讀文學史,正好讓自己保持清醒,重新理解寫作的意義。


2021年我閱讀的最後一本書是王德威主編的《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冊),一方面是被編者與作者的陣容吸引,另一方面是我差不多有十年沒有閱讀這類文學專書了,當大家的生活仍然處於受疫情影響的非常時期,我刻意減少上網與寫作,靜心閱讀一眾專家學者介紹的作家與主題,以嶄新的角度認識以前了解過的人與事,我覺得是很有意思的知識更新。

因為大學時唸中文系,我當然讀過不止一本現代文學史,以前老師上課的教材是黃修己的《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後來我自己讀過陳思和的《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和《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台灣方面主要是透過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留下印象,這些經典的文學史著作都以比較傳統方式講解作家的生平與作品概況,但王德威編的這套書,既從新定義“中國現代文學”的範圍與內涵,也為這類專書的寫作方式探索出新的方向。

全書以184篇文章交織成一張錯縱複雜的文學關係網,而且範圍一反傳統,所謂“現代”是上溯至晚明(從1635年談到2066年,因為最後是以韓松的《火星照耀美國:2066年之西行漫記》作結,是很跳脫,也是取巧的說法),所以在這個版本的“中國現代文學”系統中,會談及馬禮遜與龔自珍,會討論《紅樓夢》與《鏡花緣》,也會談及韓寒的現象與《慶餘年》的文學承傳。此書另一特色是對“何謂文學”採取了寬廣的態度,所以既會談及李小龍的電影與民族主義,也會介紹崔建的搖滾歌曲如何廣泛影響年輕人,因為花樣百出,別開新面,所以閱讀時總有意想不到之感,這些與別不同的內容的確能刺激讀者重新思考文學的其他可能,不再受既定的觀念所限制。儘管以特別的角度切入討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議題,但文學史的核心內容其實是萬變不離其宗的,但此書的特點是作者眾多,155位學者或作家各自負責熟悉的內容,所以每篇文章的深度都有一定的保證。

時代變化,世事變遷,文學史與一切歷史一樣,都會因不同需要而不斷被重寫。這本書之所以與別不同,除了編者的眼界與要求,更主要的原因是其目標讀者來自英語世界,除了介紹作家與作品,此書更著重於“追尋現代中國”,探討在政局動盪的情況下,中國作家如何生存與創作。據說我們現在又處於“百年未遇的大變局”之中,這時候回首前塵,重讀文學史,不免會慨嘆這真是一條艱苦的道路,從明朝滅亡到現在,中國文人歷經層出不窮的思想掙扎,在保持真我與貢獻社會之間,總是充滿尖銳的矛盾與鬥爭,昔日科技落後,失意的文人尚可選擇躺平和歸田園居,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成為一時佳話。可是當中國步向“現代”,科技的發展與政治的要求令作家既要維持生計又要選邊站,既難維持尊嚴又未必有理想的創作空間。由晚清到民國的混亂,抗日的艱苦,到國共內戰的不知何去何從,再由反右到文革對文人的折磨,本書都有詳盡介紹,每一代的傑出作家都要面對一些悲慘的狀況。很多人以為一些作家去了台灣就比較安寧,但其實幾十年前台灣也處於白色恐怖時期,如果認真了解過當時的作家面對的困境,相信都會認同寫作絕對是高風險行為。

正因為整個社會似乎都對作家不太友善,而每一個時代都有一些作家為了文學的理想與抱負而義無反顧,他們有些希望以自己手中的筆救國救民,有些在藝術上有更高的追求,有些想為政權服務,有些拼命與當權者對抗,有些想讓中國文學與世界接軌,有些只為了抒發無處宣洩的情緒。透過書中不同時代的作家身影,讀者可以自行理解文學與創作究竟是怎樣一回事,以中文寫作其實要處理什麼問題,作家與政權的博奕有哪些經驗與教訓。在太平無事的時候,我曾經天真地以為過去了的事就讓他過去,人類總會追求進步,歷史未必會重演,將來我們一定迎來更好的文學環境。可是這幾年的時局發展與生活實踐都讓我明白自己以前是過於樂觀了,此時此刻認真地重讀文學史,正好讓自己保持清醒,重新理解寫作的意義。

讀這本書除了更新知識,更意想不到的是各位作者不約而同詳細介紹一些作家自殺的情況,對比其他文學史著作,此書似乎無意之中突出了這種不正常的現象。我憑印象隨便列舉:王國維、朱湘、傅雷、老舍、陳夢家、吳晗、三毛、海子、顧城、邱妙津。作家多愁善感,能看到別人難以察覺的微妙變化,但也因此而生活得特別痛苦,儘管每個人的選擇都出於特殊的原因,但如果社會環境公平公正令人有活下去的勇氣,這些文人也許是不會自尋短見的。即使不是自殺,很多作家都命途多舛,苦苦掙扎而毫無尊嚴,以言入罪及文字獄盛行的時代曾經殘害了大量社會精英,也摧毀了不少家庭,這些篇章現在讀來仍然是血淚交纏,像揮之不去的夢魘,但願可怕的歷史不會重演。

《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雖然精彩紛呈,充滿趣味,但也有其不足之處,由於作者眾多,狀態參差,有些作家以自身經歷或一篇散文簡介一下個人文學理念,便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發展,這樣難免會令讀者有所遺漏,難以對某些時代作全面的了解。此外,在選取作家的標準上有不少值得商榷之處,例如香港文學不談西西與董橋,台灣方也沒有提及張大春與蕭麗紅,武俠小說只談平江不肖生與金庸,對還珠樓主隻字不提,也沒有討論古龍,科幻小說完全忽略倪匡與張系國,文學史當然不一定要包羅萬有,但大談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作家而忽視真正有貢獻的名家,對整部著作的代表性是會構成影響的。

2021年的最後幾天,我選擇在文學的長河上觀賞變幻的風景,思考過去,想像未來,希望明年的閱讀與寫作都有更美好的時光吧!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寂然寂然,在澳門生活的文字工作者,結集出版的作品包括小說集《有發生過》、《月黑風高》、《撫摸》、《救命》,散文集《青春殘酷物語》、《閱讀,無以名狀》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地獄的另一面

打破常規

一口氣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