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週記 20240601|災情

苑裡鎮長劉育育
·
·
IPFS
·
由於近年極端氣候影響,許多時候,會發生短時間、高強度的降雨,將降下遠遠超過現有公共設施所能負荷的雨量,造成淹水。極端氣候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命運,也是未來重要的全球課題,我們從官方到民間、地方都中央都必須動起來,一起面對這全新的局面,盡量減少災害損失。

大家好,我是苑裡鎮長劉育育。

經歷了本週二的大雨,大家應該已經可以感受到,我們台灣的汛期即將來臨。在本週的週記,我想用很短的篇幅,跟大家簡單報告一下我與公所同仁的準備情況,也想對大家提出兩個呼籲,想邀請大家,為了我們的家園防災,一定要耐心看完喔!

首先,我想簡單回顧一下本週二(28)苑裡強降雨的情形。

大約在當天早上六點半,我就聽到外面的雨聲越來越大,打在我們家建築物屋頂上,那聲音喚醒我去年颱風季苑裡淹水的記憶,因此我馬上驚醒、再也無法入睡。

我簡單看了交通部氣象署、經濟部水利署等中央部會的數據之後,即刻決定,馬上出門,到苑裡幾個容易致災的地點了解情況。同時,也聯絡主祕等公所同仁,告知這個狀況,請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一起來應對可能的災情。

在擔任鎮長之前,我雖然算不上是非常容易入睡的體質,但也很少有被雨聲吵醒的經驗。現在卻在稍稍有雷聲、雨聲的情況下,就會警戒地跳起來,完全不需要鬧鐘。我想,這個身體經驗的改變,就是因為我身為地方官,與苑裡成為生命共同體、也負有第一線防災責任的緣故吧。

在當天上午七點左右,公所團隊便開設了苑裡鎮災害應變中心,同時民政系統、里鄰長也開始保持警戒,協助進行災情查報、通報,各課室也都已經待命,做好應變準備。

而在去年小犬颱風時,我們發展出的 #災害資訊圖卡 通報系統,在這次的大雨中,也依然有效運作,且運作得比去年更成熟、更有效。

我在去年小犬颱風過後的鎮長週記說過,為了避免臉書社團或line群常常出現「時序錯誤」、甚至「根本不在苑裡境內」的受災照片,明明已經解決了淹水問題的地點,卻因為過時甚至錯誤的資訊通報,造成救災團隊疲於奔命,也造成鎮民的恐慌,是很消耗,甚至很危險的事情。

所以,在小犬颱風後,苑裡鎮公所改用「發佈單篇文章」後,以「編輯文字並加上編輯時間」、「製作字卡並壓上災害時間、地點與處理進度」的方式,確保大家轉貼文章時,一定可以轉發到最新、最正確的情形。

講上面這個故事,並不只是要告訴大家,公所同仁有多努力(這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是想呼籲鎮民朋友:

看見地方災情,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向鎮公所與警消系統通報,確保我們資訊傳遞的正確與效率。

而接下來一週,我看氣象預報,也因為颱風外圍環流與鋒面的影響,有可能會出現豪大雨。除了邀請大家,一起向鎮公所與警消部門通報災情,也想告訴大家:

我們苑裡鎮境內的河川,其實就跟台灣其他地區一樣,管理權責單位十分複雜。有中央管河川、縣府管河川,有鎮公所守備範圍的,也有屬於農業部管理的野溪。

不管是哪個單位管理的河川,我們都有按照相關規定來做好防災疏濬工作,如果不是公所的管理範圍,我們也有盡責通報,並注意相關防災工作進度。

但是,由於近年極端氣候影響,許多時候,會發生短時間、高強度的降雨,將降下遠遠超過現有公共設施所能負荷的雨量,造成淹水。極端氣候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命運,也是未來重要的全球課題,我們從官方到民間、地方都中央都必須動起來,一起面對這全新的局面,盡量減少災害損失。

我會戰戰兢兢,與公所同仁一起盡全力防災,也邀請大家一起努力。定期收看氣象預報、做好防災準備,萬一看見淹水或其他災害,請立即向鎮公所或警消系統通報,不建議發到個人臉書或其他非正式民間社團。

同時,為了更積極面對極端氣候所帶來的風險,我也想邀請鎮民朋友:

一起來當我的同學,六月報名參加「苗栗縣113年第二梯次防災士培訓」,向防災專家學習,成為地方防災士,打造更強韌的基層系統,守護我們的家鄉苑裡。

現在的我,聽說明天開始就會有可能有降雨,每隔幾分鐘就不斷打開氣象預報app監控最新的天氣情形,保持警戒。也請大家多看看天氣預報,一起做好防災準備。但願今年的汛期,最終能風調雨順,讓我們的家鄉苑裡與全台灣都平安無事!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