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善良加點能量,飲下這罐名叫《人慈》的red bull吧!
人性本善或惡?
作者Rutger Bregman寫了厚厚的《人慈》,回答這個千百年的大問題。簡單來說,他認為我們是比我們想像中來得善良。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對人性真的不太樂觀。奇洛李維斯曾經說過:「我不想生活在善良被當作是弱點的世界。」但是,這個瘋狂世界,每天不是報導炮火連天的俄烏戰爭、磨刀霍霍的台海問題或北韓發射導彈的新聞,就是不時發生的恐怖襲擊、美國校園槍擊案或令人駭然震驚的兇殺案。
入侵者或攻擊者就是以強凌弱,由百年戰爭、十字軍東征、第一次世界大戰、南京大屠殺、納粹殘殺600萬人猶太人,盧旺達大屠殺等等⋯⋯人類一直在互相戰爭,既然善良終究抵擋不了導彈和刀槍。為什麼作者還認為「人慈」呢?
Rutger Bregman 引用倫敦大轟炸和德勒斯登空襲兩件事情作引子。無論是同盟國或是軸心國,兩者都用上空襲,希望透過轟炸平民,消耗對方的意志。但是,在困境的時候,反而令到人民更團結,生產量的增長速度更快。我不肯定這些事例是說明人性光輝或是黑暗,正正因為人的集體行為,而把廣島、長崎、奧斯威辛、柏林、沖繩、東京、南京和德勒斯登成為人間地獄⋯⋯在人間地獄中,展現的人性光輝,可以證明「人慈」嗎?
在<奧斯威辛之後>的章節,Rutger Bregman提出證據反駁,金巴多監獄實驗和米爾格蘭電擊實驗。兩項心理實驗的結論是想帶出環境、身份和權力,會令到普通人成為施虐者,引發出心中那頭名叫「納粹」的怪物。Rutger Bregman認為實驗過程中,涉及太多人為因素,甚至有操控結果的嫌疑,由此不可就此定論人性本惡。
相反,心理學家Morris Janowitz指出二戰時,德國人奮勇上戰場不是心中的魔鬼驅使,反而是人性善良一面,對同袍之情,對國家忠誠和團結所激勵。就如心理學家Paul Bloom所言:人的同理心是一把聚光燈,令到人只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關心的對象。戰爭就是令這枝聚光燈,變得更加光猛,同仇敵愾大概就是這樣子。
1914年的聖誕節前夕,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開打五個月,協約國與同盟國雙方都已進入壕溝戰的地獄,死傷人數迅速累積到一百萬之譜。但是,一首大家熟識的聖誕頌歌,令兩軍暫時放下干戈,爬出壕溝,慢慢的走向壕溝戰中荒蕪的無人地帶。 碰面時,士兵交換起一些小禮物,像是香菸、酒、或是食物。然後,他們將戰場成為足球場,把頭盔當作門柱,進行兩場「友誼賽」。接著,戰地牧師領著雙方用英語和德語一起做著聯合禮拜。聖誕節當天,在無人地帶,英德雙方士兵也趁停火的時候,將各自的同袍帶回安葬。
人性本善或本惡都不重要,Rutger Bregman努力地證明和相信人是有行善的能力。一戰的步槍兵 Gradham Williams回憶道:「兩國打到一半居然一起唱同一首聖誕歌」,這證明了我們有互相殘殺的能力,也有共同祝賀唱歌的天性。
所以,你的選擇是什麼?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