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禮物

镜禾
·
·
IPFS
·
在宇宙中經驗所有的禮物。

「我只是暫時替宇宙照顧她。」幾年前,不記得在哪裡看到一位母親這樣描述她與女兒的關係。

當時並不明白其中的意味,但卻無比堅信這句話,於是在心裡默默記了下來。一些話語,道理,事物有時候會沒有來由的讓人相信,或許是因為裡面潛藏著真相。

幾年後,就在剛過去的週末,突然就明白了這句話的深意。

週末什麼也沒發生,不過是像往常一樣,做些喜歡的事,出門會會朋友。突然發現,無論是自己,還是朋友,都企圖抓住,積累些什麼。兜兜轉轉,就像螞蟻勞作、儲藏,再勞作、再儲藏一般,循環往復,一周又一周,一日又一日。

我們到底想抓住什麼?又有什麼是真的可以抓住,保留的?

想起《紅樓夢》中賈寶玉頓悟禪機,嘴裡念叨著那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卻像是道出了人生的本質。

無論是人,關係,物,期限一到,必將剝離。無論貧富貴賤,大家都是兩手空空地來,兩手空空地走。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任何人有特權。世間看似擁有過的一切,經歷過的一切,最終歸於虛空。它們更像是宇宙贈予的禮物。你無法真正擁有它們,但可以借由這些禮物,體驗生命的五彩斑斕。

如果是這樣,我們還需要比較嗎?因為一切到頭來不過是一場體驗。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此體驗就一定比彼體驗好?然後所有人拼命地想要得此棄彼?正是因為比較和競爭,帶來了無數的傷痛。難道不值得停下腳步,看看到底怎麼回事嗎?

一個人如何面對死,就會如何面對生。如果世俗上的死亡只是被迫放下「擁有的一切」,我們為什麼不在生的時候就放下,不是在現實物理層面上的放下,而是心理層面上的放下。心理上,不要再緊緊抓住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一段關係不肯鬆手。

或許心理上的放下後,會發覺也就那麼回事。但很多時候,說和做之間有一個巨大的鴻溝。正如開頭說的,很多人都在說養育孩子,就是為了送他遠行,但在親子關係中,真正離不開的,往往是父母。

我們在粘稠的關係中長大,誰也離不開誰。曾經去一個女性朋友家做客,她帶著我們參觀她的家,大家發現客臥小朋友的床還挺新。

「小朋友把床愛護這麼好?」同去的友人忍不住問道。

「沒有,這個床買了就沒睡過。她還是和我們睡。說實話,我實在捨不得跟她分開。」朋友回答。

「啊,她都這麼大了。該自己睡了。」同去的友人有點震驚之余,忍不住提醒道。

「我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朋友回答。

其實即便是同去的友人口口聲聲說應該讓孩子獨立自己睡了。但在其他地方,她也一樣,需要與孩子綁定在一起。因為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擁有對方,尤其是親子關係中。

佔有一定會帶來索取,控制。不知道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認為自己只是「暫時替宇宙照顧她」的媽媽在現實中,又是否真的能支持孩子徹底地獨自行走於世間呢?我們以為自己是任由孩子如小鳥一般自由飛翔似的父母;實際上,孩子卻像風箏,作為父母,則無時不刻不在拽緊手中連著風箏的線。

如果發覺我們其實無法真正擁有,是否也意味著我們其實沒有什麼可失去的。

世間給了自己這麼多禮物,我又應該拿什麼禮物回饋給世間呢?

那朵花開的時候,它只是盡情綻放。它享受了陽光、雨露的滋養,清風的撫慰,只是存在著,存在著,帶給世間自然綻放的生命。它從不評判,不抱怨,也不依賴,更不思前怕後,只是存在著,這或許就已經是回饋。

出門的時候,不要忘記對相遇的每一個人微笑。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镜禾无知,沉静,觉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生活

早餐

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