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十多年,我才聽懂這首歌——從「甜茶」主演Bob Dylan電影談起
綽號「甜茶」的提摩西·夏勒梅(Timothée Chalamet)主演的傳記電影《巴布狄倫:搖滾詩人》(A Complete Unknown)預計年底在美國上映,一月下旬就要上台灣院線了,剛剛入圍金球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這部片聚焦在狄倫出道最初四年的經歷:從他一九六一年從故鄉明尼蘇達抵達紐約,成為民謠界超新星,到一九六五年在新港民謠節揹起電吉他、改變流行樂史的時刻為止。
電影當然是還沒看過,不過從目前釋出的片段,甜茶的扮相和歌喉都滿有說服力的,並非一味模仿狄倫,也有他自己的味道。導演詹姆士.曼格(James Mangold)之前拍過我很喜歡的強尼.凱許(Johnny Cash)傳記片《為你鍾情》(Walk the Line),主演的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也是親自上陣唱歌,表現不凡。我想,這次他也不會讓我失望吧。
影評總要等看過電影才能寫,且從英文片名說起。A Complete Unknown 出自狄倫一九六五年長達六分鐘的曠世名曲〈像一顆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在歌裡,這句話是「無名小卒」的意思。作為片名,解釋的空間更寬,呼應青年狄倫離開故鄉,走向未知世界,從沒沒無聞到超級巨星的歷程。
歌裡狄倫反覆唱道:「這是什麼滋味?這是什麼滋味?孤身一人獨立無助,迷失了回家的路,像個陌生的無名氏,就像一顆滾石!」我們如今看到「滾石」兩個字,可能會聯想到一支英國搖滾天團、一本曾是重量級的美國流行音樂文化雜誌,中文世界的讀者當然還會想到一家創造華語流行樂輝煌歷史的唱片公司——它的前身是一九七五年創刊的台灣《滾石雜誌》,英文就叫Rock,與舊金山創刊的那本雜誌無關,但他們當然是在向半個地球外的搖滾精神致敬。
究其根本,「滾石」這個意象出自古老的諺語「滾石不生苔」——我小時候學這句話,記得是激勵人心的成語,大約是「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意思。後來學英文,才知道在不同語境下,這個成語也可以解釋成「漂泊不定的人,無法擁有恆產」。「滾石」出現在藍調、鄉村歌謠裡,幾乎都和流連漂浪的意象連結,狄倫唱的,也是這層意思——石頭若無外力推動,是不會滾的。環境變動讓它不得不滾,而且怎麼滾,滾到哪,都不是自己可以決定。既然人生注定漂浪,能夠改變的就只有主觀意志了。取名自老藍調歌曲的「滾石樂團」也好,「滾石雜誌」也好,甚至「滾石唱片」也好,蘊含的精神已經不只漂泊無依,而多了一股「天下為家,無入而不自得」的豪情——這麼看來,它又可以接回我原本理解的意思了。
初遇〈像一顆滾石〉是十六歲那年,聽五捲卡帶一套的狄倫《傳記》(Biograph)精選輯。各個年代、各種曲風的作品交互穿插,並不依年代排列,我聽得一頭霧水,更不可能參透那些密密麻麻的歌詞。但單是聽到〈像一顆滾石〉裡二十四歲的狄倫一次次吼唱 how does it feel?,便足以讓我無比震撼。
回想十六歲經驗匱乏的我,在這首歌裡一知半解接收到的訊息,用現在的語言來描述,大抵是這樣的:「現實世界危機四伏,冷漠殘酷,而你為了生存,終將告別天真,學會世故,這個過程必然充滿幻滅與痛苦」。當時的我無法回答 how does it feel? ——多年後的現在,我也仍沒把握真的能回答這個質問。但我以為,那就是「不甘不願面對現實,長大成人,成為這個殘酷世界一部分,並且為此付出相當代價」的滋味。
〈像一顆滾石〉最後幾句歌詞,我始終以為是描述人生被剝奪一切,一無所有,不能再慘的慘況:When you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意思不就是「當你什麼也沒有,你連失落的資格都沒有」嗎?五年後嬉皮世代另一首名曲,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Kris Kristofferson)詞曲、珍妮絲.卓普林(Janis Joplin)唱紅的〈我和巴比.麥基〉(Me and Bobby McGee)有云:「自由不過是一無所有的代名詞」(freedom's just another word for nothing left to lose),大學時代這兩首歌我都聽了上百遍,卻沒有想到箇中深層的呼應。關於自由的代價,它們講的是同一件事,但激發的想像卻大大不同。關鍵在 nothing to lose 這個片語——我後來醒悟,它是「沒有什麼可輸」的意思。
狄倫接著唱「你已經全身透明,再也沒有秘密需要隱藏」,這就是 a complete unknown 的真義:既然一切歸零,沒名沒姓,再也沒人在乎你,你便再也沒有顧忌,更無須害怕。你已徹底自由、徹底解放。經歷這一切羞辱與摧折的你,是一個新造的人,一無所有,卻也一無所懼。
理解了這一層,我才算比較懂得這首歌何以屢被譽為流行樂史最偉大的歌。不只因為它打破了流行單曲不能超過三分鐘的鐵律,不只因為它在形式和內容上徹底解放了流行歌的可能,也因為它生動地描繪了不只一個世代的心靈圖景,指出了一條通往自由與解放的道路——欲得自由,必先拋棄既有,從正常、規範、體面的世界脫逸,成為「中輟者」(dropout)——它撬動了世世代代千萬聽眾的世界觀,讓他們思考人生不同的可能,以及相應的代價。
「中輟者」該如何在世間自處?我想,狄倫在另一首歌給出了答案:「要作法外之徒,必須誠實不欺(to live outside the law, you must be honest)」。從十八歲到現在,這句話始終是我的座右銘——在面臨選擇的時刻,這句話經常浮現腦海。狄倫確實教給我十分重要的人生道理,但當然,就像千千萬萬被他的歌改變生命的人,如何解釋那神諭般的詞句,就只能是我自己的體會了。
(寫給《財訊》)
最後廣告一下:請期待敝人一月即將問世的作品:
《歌之國土:馬世芳的巴布.狄倫六講》(新經典)
巴布.狄倫《當代歌曲哲學》(馬世芳譯)(黑體文化)
(十二月是截稿地獄,祝我寫稿順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