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生死交戰》:時間到了

Alfredo
·
·
IPFS
·

《007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 (2021)
導演:Cary Joji Fukunaga

No Time to Die 的片尾曲是 Louis Armstrong 的 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看片時不知道這首歌是1969年喬治拉贊貝飾演龐德的《女王密使》主題曲,但中途隱約感覺新作有意向這部舊作致敬。雖然沒看過《女王密使》,但知道這部片過去長期被許多人推崇為史上最好的龐德電影之一(就不知道後來克雷格這幾部片有沒有取而代之)。

或許是喬治拉贊貝剛接手史恩康納萊的位子,所以《女王密使》的情節和角色性格做了一番更新,這應該是系列唯一部龐德和龐德女郎結婚的作品,最後卻是以悲劇收場。歌曲唱著 We Have All the Time,但劇中人卻沒有時間享受他們的幸福。'Time'的意像正藏在新片《生死交戰》的台詞裏,尤其片名就叫 No Time To Die,事前應該沒有人會想到這裏的 Time 會連結到1969年的舊作。

丹尼爾克雷格的龐德系列原本即充滿了向前作致敬的彩蛋,比如之前看了《第七號情報員》續集,才知道火車打鬥的場景有短暫重現在《惡魔四伏》中。這些召喚過去的細節對舊系列不熟悉的觀眾如我,作用並不太多,但這些設計更突顯了每一任的007都像是試著順應時代更新的重拍版本。

在好萊塢流行「重開機」的年代,21世紀的龐德算是恭逢其盛,尤其007跟著《開戰時刻》《黑暗騎士》的腳步在《空降危機》中走向更深沉更破格的風格,迎來票房與評價的高峰。但《惡魔四伏》的後繼無力或許代表了時代風潮的轉變與系列本質間的拉址,在這部疑似龐德的告別作中,電影繼續重建了一個復古荒誕的007世界,卻讓角色後設地將這世界拋下,做為一種「老子不玩了」的歡樂宣示。

然而時間來到《生死交戰》,卻讓我直接聯想到漫威《終局之戰》在疫情之前階段性的盛大收尾,「5年」做為兩部片的魔術數字或許只是巧合,但龐德和東尼史塔克都在片中成為人父,並以付出生命做為角色的終結。007系列一如以往愚蠢的反派,做為毀滅世界手段的DNA奈米機械病毒,邏輯和薩諾斯的彈指頗為相似,都是一種高概念的想像。

過往的龐德大都能用玩世不恭的帥勁,在談笑間拯救世界,然而克雷格的龐德會受傷會結痂,時間和生命會在他身上留下痕跡,他在退隱5年之後重回冷酷的諜報世界,卻發現這世界正在崩蹋,死神在暗處不停的招手。他的唯一出路只有活下來成為一個新世紀的好丈夫好爸爸,但這次他再也無法像前集那般輕盈的告別。

No Time to Die 因此成為角色情感最為厚重的一集,但反派與其計謀仍然機械化呆板到令人生厭,所有缺乏邏輯的情節都是為了成全龐德的命題,如果這是皮爾斯布洛斯南的龐德,或許無傷大雅,但這是丹尼爾克雷格,他是有能力悲催到心坎裡的。在他最後一次的出場中,所有的壞蛋都像僵屍,所有的故事扭轉都笨重無比(雷米馬利克的角色與演出都非常糟糕)。要怎麼平衡角色的嚴肅性和系列傳統的不正經一直是克雷格007的難題,我不覺得總是成功的,本集情節的混亂更讓電影整個失去平衡,沒錯你的情緒是被調動了,但你不爽就這麼被調動,只是為了感動而感動的空虛。

雖然看007打電動般地闖關很爽,凱瑞福永執導的動作場面在形式上都非常迷人,Lashana Lynch 擔任黑女郎007 做為龐德身份政治危機的工具角色,姿態酷帥對故事卻沒有太多建樹,反而觀眾熱烈討論的是現身一場戲的 Ana de Armas 演出的美女菜鳥探員,時代有所變也有所不變。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但時間總會過去,這部明顯是前 covid-19 的電影也算是向一個時代遲來的告別。

(2021/11/28)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Alfredo網誌Blog on Cinema的作者 業餘影評寫作者 Cinemagoer
  • Collection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