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集|接受層次的再思:四個面向的探索

子非魚
·
·
IPFS
·
接受的層次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理解:主動與被動、主觀與客觀。這四個面向構成了接受的不同層次。

在之前的〈思考隨筆|放下執念的層次〉中,我曾探討過「接受」的重要性。而在〈焦慮也不賴④(策略篇):正念引導,走出焦慮迷霧〉一文中,我進一步提出了「接受」應該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本篇則是對這一劃分的再思。

接受的層次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理解:主動與被動、主觀與客觀。這四個面向構成了接受的不同層次:

  1. 主觀、被動的接受:消極接受—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無奈地接受。

  2. 主觀、主動的接受:積極接受—有意識地接納現實,並嘗試找到意義或解決方案。

  3. 客觀、被動的接受:抽離接受

  4. 客觀、主動的接受:慈悲接納

第一、二層次的接受:消極接受、積極接受

主觀即個體以第一人稱視角去體驗現實,這通常是帶有個人情感、觀點的接受。這可說是「入戲」的狀態,個體完全與自己的認知、感受融合在一起。因此,第一、二層次的接受都是基於這種主觀、認知融合的狀態。

市面上大部分的書籍談論的是第二層次的接受,也就是有意識地接納現實,並嘗試找到意義或解決方案。

第三層次的接受:抽離接受

第三、四的層次,接受的方式轉向了客觀,即以第三人稱視角來看待現實。在這種情境下,個體不再全然沉浸於自己的感受中,而是能夠從外在的角度觀察和評估現實,這是一種「認知脫鉤」的狀態。

這種抽離的接受方式在許多理論中都有體現,如:

  • 認知行為治療的「抽離」技巧

  • 接受與承諾療法(ACT)的「認知脫鉤」技巧

  • 家庭系統理論的「分化」技巧

  • 社會學的「參與觀察法」

  • 正念中的「覺察」技巧

這些方法的核心在於「後設覺察」,個體能夠覺察自己的思維模式與情感反應,並從中脫離,進而更客觀地看待自身的處境。

第四層次的接受:慈悲接納

第四層次的接受建立在第三層次的基礎上,卻常與第二層次混淆。許多人會問:為什麼上帝或菩薩不主動救苦救難?這是因為他們處於客觀的視角(例如上帝視角或已超脫輪迴的視角),在這種觀點下,苦與樂皆失去了相對的意義。因此,從這個超然的角度來看,並不存在我們所理解的「拯救」動機。他們的「拯救」是在客觀層次上的,而我們則以主觀的眼光將其解讀為慈悲。

例如,如果你是一個遊戲的GM(遊戲管理員),你對遊戲內的角色和事件保持客觀態度。即便你擊殺了遊戲中的BOSS,這行為也並非出於拯救的動機,而是為了維持遊戲的正常運行。菩薩的唯一目標是帶領眾生解脫輪迴,如果你的苦難是有利於解脫輪迴,那是不會被「拯救」的。

《鑽石途徑》中提到一則蘇菲的諺語:「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這道出了第四層次接受的基礎。在某種層面上,小乘佛法可被視為止步於第三層次的抽離,而大乘佛法則進入了第四層次,即在了悟「空正見」之下生起「菩提心」,也就是所謂的「勝義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是對世俗菩提心所揭橥的正等正覺本質的直接知覺。以聲聞而言,他們已經現證空性,然而其了證並非由世俗菩提心所揭示或依止,因此不具有勝義菩提心。十地菩薩才是區分勝義菩提心的範圍。—《菩提心起: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結語

在第四層次的接受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內在的矛盾:為何在徹底解脫了輪迴的束縛後,菩薩卻選擇再度返回世間?為什麼出世之後又要重新入世?對於小乘行者而言,這似乎沒有必要。在原始佛教的觀點中,修行的目標是解脫煩惱,承許三乘(聲聞、緣覺、菩薩)究竟,停止輪迴,這樣就足以成就個人的解脫。

然而,大乘行者則認為解脫並不僅僅在於個人的涅槃,承許一乘究竟——即發菩提心,願所有眾生同樣得以解脫。這種慈悲的願力成為菩薩再度入世的動機。然而,我們也需要思考,菩提心是否可能是某種宗教社會化的產物?從大乘的立場來看,似乎只有發菩提心才能最終解脫,而外道(非佛教徒)無法擺脫輪迴的命運。但如果解脫是一種「發現」,而非被某個宗教所「發明」的概念,那麼解脫的可能性應該不僅局限於特定的信仰體系。

總而言之,第三層次是主要的重點所在,第四層次則還有許多思考空間。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子非魚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