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食記】豬肺的滋味

何補齋
·
·
IPFS
·
其中最無滋味也最便宜的還是豬肺。只是記憶悠長,無有盡時。

    父親是一個物質慾望很低的人,除了武俠小說,我不記得他曾單純為了自己買過什麼東西。他全身上下的用品,都是家人買的。

    但這並不代表父親是一個凡事節省的人,事實上他很大方。

他出門從不坐公車,只坐計程車;他帶小孫子到便利商店買零食,常常像逛完超市一樣的大包小包;他老是買剛上市價格最貴的水果回家討我老媽的罵;他在孫女小時候,只因為孫女喜歡吃,就三天兩頭就到永康街那家最貴的水果店去買日本進口一盒要五、六百元的無子小葡萄。

    父親買這類東西幾乎從不講價,完全符合朱柏廬治家格言中所稱:「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

    我想,這和父親小時候也曾經肩挑貿易過有關吧!

    所以,父親也很少提到他喜歡吃什麼東西,我們只知道他不習慣西餐、速食及種種東南亞異國料理。偶一為之尚可,但若要他選,一定是台灣式的小吃。

    往日在這條街上,不時還開一些賣魯肉飯、燙青菜、黑白切等小菜的店;今日房價不比以往,大多變成古董店、文青咖啡館、中醫診所、異國料理甚或山達基中心了。

    很多年前,記得有那麼一次,父親在小吃店裡提到了店裡並沒有賣的豬肺。

他說在他小時候,我的阿嬤很會煮豬肺,因為豬肺是一個充滿孔洞、肺泡、血水、軟組織的內臟,所以很髒,價格最便宜,我們家也只吃得起這個。父親說我的阿嬤會以極為麻煩的手續清洗豬肺,把他弄乾淨煮來吃;他記憶中的豬肺沒什麼味道,但吃起來脆脆的,還蠻好吃。可惜因為難處理,現在的人很少在賣豬肺了。

    我是大孫,小時候和阿嬤同住。彼時台灣的錢正開始漸漸要淹上腳目,就算是小康之家,吃的也是焢肉、豬腳和雞翅膀,從來不識豬肺的滋味。

   而此後,若是看到有人在賣豬肺,我都會點來吃吃看。多年來,所食豬肺數次,大都是呈深咖啡色,咬起來不脆不軟,口感不太紮實。豬肺本身沒有味道,甚或有些消毒味兒,需要沾醬來吃,我想「糟粕」二字,恰足以形容之。

    後來在一處菜市場的巷弄裡,發現一家賣著各式豬內臟的無名小麵攤。各種豬雜處理起來,極乾淨漂亮,中午便不時光顧。有一次吃到一半,一位阿嬤坐了下來,開口就點了「豬肺」。讓我眼睛一亮,吃著碗裡,看著碗外。那一盤小小的豬肺,不是深咖啡色,明明白白是像豬腸一樣的淺褐色。

    某個中午,我懷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去點了這盤豬肺來吃。切的細細的,口感脆軟脆軟,雖然和肝連、大腸、粉腸、生腸、軟管、脆管、小肚等等相比之下,肉香的滋味是淡了不少,但至少不像在他處吃過,彷彿被消毒水洗過的全然無味。

    我想,我阿嬤煮的,應該比較接近這一味吧!

    自從發現這個人氣頗旺的小攤子之後,我便想把每個部位的豬雜都吃到,可是這頭家頗有個性,硬是不提供黑白切這種綜合切盤,非得一道一道分開點。而且,若十二點就去,人太多,沒位置坐;若一點鐘再去,人少了,很多東西卻也賣完了。真是兩難!

    最終,我吃過骨仔肉(含軟骨)、臉頰肉、豬舌、肝連、大腸、大腸頭、粉腸、生腸、生腸頭、小肚、豬心、豬肺、脆管、軟管、管頭等等,都在水準之上。唯一的缺點是醬油膏太甜,大概是為了迎合市場的口味吧!

   其中最無滋味也最便宜的還是豬肺。只是記憶悠長,無有盡時。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何補齋竊思平生所學,何補於國計民生?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