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6.9之「家鄉真美!」

MaryVentura
·
·
IPFS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第七天( 6 月 9 日)
請寫出一個代表家鄉,讓你感慨萬千的地方或場景。

家鄉

用了這麼多的文字寫家鄉,已經到了最後一天,其實也覺得隔靴搔癢、意猶未盡。不知道該怎麼寫,怎麼描畫才能將腦海中的記憶和感情呈現。之前六天的文字一直在遮遮掩掩地說一種被操控的情緒和成長的氛圍,其中種種讓我沒有辦法真正感受家鄉的美,太多的抱怨和鄙夷來自於母親的強加,現在離開家鄉很長時間之後,再回看,家鄉是很美的,也是可以讓我比較放鬆的地方。

雖然說家鄉在「黃土高坡」,而且一直跟「煤礦」聯繫,甚至早期坐綠皮火車的記憶就是只要翻過秦嶺,過了陝西境內,一旦看到農家院子裡全是黑黢黢的煤灰和煤堆,那一準兒就是進了山西了!哪怕進山西的那一邊境小站的名字多麼唯美——風陵渡,還是無法阻擋「成也煤礦,敗也煤礦」的色彩。

然而,你看上面這張照片,照照片的時候,我也是衝著水的方向坐著,向遠方望去,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有山有水的地方真的是在黃土高坡上?如果說這是三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恐怕也會有人相信。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真的錯了。家鄉是那麼美,家鄉有山也有河。家鄉曾經三鐵鍬下去就能迸出水來。晉祠的小傳說也不是完全的異想天開。可為什麼面對這樣一個地方,我卻能夠相信母親不斷灌輸的此地的骯髒、落後、保守、乾旱、醜陋呢?連方言都是難聽的。面對這那片山水,我好像逐漸在用自己的力量和真正的感受打破原生家庭給我蓋上的「鐘型罩」,認真、不帶偏見地看看這個我出生長大的地方。可惜,為時已晚。這個美麗的地方也許就只能這樣美而遺憾地留在我的記憶中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一個地方,它怎樣怎樣不好,若是好奇,依舊可以去看看,自己切身感受一下那個別人口中的地方,是不是真的那麼糟糕;哪裡糟糕,哪裡好。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住在自己身體中的那個你的靈魂最能夠真實體會的。現在想來,如果我能儘早看到家鄉的美就好了。😮‍💨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