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述說|家,在何方?
散落各地的香港人、離開自己出生地的人,如果你碰巧看到這篇,共勉。
在德國定居快7年了,時間過得飛快。
到了今天,我還是常常夢見香港,上星期還幾乎每天都夢到:以往常逛的商場、舊家的床、媽媽的飯桌、上學的路、舊朋友們的嘻笑打鬧等。
離開香港對我而言是必然的發展,但這個離鄉的遊子的「後勁」,卻殺了我個措手不及,也驚訝自己對故鄉的執著是這麼深,感覺現在的我可以好好在鋼琴上彈出「鄉愁」那種愁緒了。
半夜時分,總是我思緒飛揚的時候,就似彈幕般不斷的把各種想法一次過閃過。
我常想起古代詩人應對孤寂的方法,例如邀月共飲、把酒至天明等,但如果好像辛棄疾般去「把欄杆拍遍」,大概只會落得擾人清夢遭舉報的下場。
正如今天凌晨三點睡不著,在反思的議題是:
房子就是家嗎?
房子🏠= home?
一個單位,住進了人,便可以稱之為「家」,而當那個人搬走了,這個單卻不是任何人的「家」了。
而同一個房子,卻可以先後成為不同人的「家」,所以我覺得「家」是人的所在之處,隨著人而去。
我還是認為香港無論變成什麼樣,這個房子變得破舊、擋不住風雨了,他還是我的「家」。因為有我的家人、有我的朋友們、有我成長種種回憶,我這個觀念大概永遠也不會改變,就像你不能改變「太陽從東方升起」這事實。
但在德國住了這麼久,我對他「家」的感覺還是沒有其他地方的強烈。在這裡很沒歸屬感,也常感到不受歡迎、生活也充滿各種不同文化挫折culture shock。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最後還是在這裡住下了,先生常常說他隨時都可以搬到我想去的地方住,但卻步的卻是我。大概一來我不想再營營役役搬家、適應新地方等,二來我還是想給「德國」一個機會,想要和「德國」磨合相處,儘管過程充滿棘刺。三來先生的家人們朋友們都在這裡,我覺得只有我一個沒家人朋友便夠了,他沒必要承受著和我一樣的事。
年青時,我常常想去旅行想要離家,因為父母太煩人,感覺待不下去了;離開後卻又開始想念,甚至想念父母的嘮叨。興許現在也是這樣,我依然想去旅行,想尋找那離開後不捨得的心情,發展出對德國的羈絆。
這幾年因為疫情不能回家,我變得更想家,整個人也更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然後又遇到火上澆油的事,更令我覺得自己的存在價值歸零。和朋友文字上吵架,她卻以為我是在找她當出氣袋,我真想當著她臉把眼睛反白到大西洋,因為我想要的並不是出氣,這是沒意義,但我也只能心裡碎念一堆:她完全不理解我,卻用她自己一套來分析我,自以為這是看清我,這又是個令我很無奈又無力回天的情況,因為更多的解釋都只會被認為是狡辯。
事實是我改變不了環境,因此我知道我只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態,學著去了解去接受,這個道理我十八歲那年已領悟並自此不斷迫著自己改變了。這亦是唯一的手段,也只有沒殺了自己才能自解屈結。所以我最大不滿的是自己,因為我知道只要我改變了自己的心態便可心靈放鬆,但我卻難以做到。或許心已很累,不想再變委曲求全。
活到30歲多,我還是在思考著,自己的人生到底是為了什麼?小寶寶也懷不上,工作也找不到,家人們也陪不了,曾以為是最熟的朋友卻也不理解並不願再溝通,人生彷彿失去一切的動力。
到底我還有沒有能力,一點一滴慢慢來把這個地方變成自己喜歡的「家」呢?說實在,我沒有信心。
所以我寫了一個迷茫。
家,到底在何方?
相信看到這篇的各位,可能都有著各種原因離開「家」,離開只是一刹,而把新地方變成「家」的過程卻需好幾年時間甚至一輩子。
在這裡我也想對離鄉背井的各位說聲,辛苦你了,你很棒!
雖然我們都在面對著不同問題,我也幫不上忙,但至少我們可以彼此鼓勵和陪伴,甚至見證,讓彼此的孤單感也減輕些許。(講得直接啲既,大家一齊圍爐取個暖,咁其實都無壞啊。)
前幾天買了回家的機票,興奮得幾天睡不着,闊別三年了!!!
鼓勵大家留言,讓我知道我不是在孤單創作!ヽ(;▽;)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