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 — 以年月治癒原生家庭圓缺
有關家庭創傷的華語電影,近年似乎越趨常見。筆者一直很怕看這種以親情為主導的戲,尤其對不少性/別小眾而言,家庭往往是個愛恨交織、充滿創傷的地方。當眼見一些電影未能覺察其位置性(Positionality)帶來的紅利,然後冠冕堂皇地訴說着「家」的每一個人需要齊齊整整、缺一不可的時候,實在難受得很。
幸運地,筆者在2024年看到一部細膩地刻畫在父女關係中與自己和解的香港電影 — 《但願人長久》。電影為祝紫嫣導演首部執導及編劇的長片。其強而有力的說故事功力更令他勇奪2023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獎。
筆者已經二刷這部電影了:第一次看的時候已經很喜歡它的本文、鏡頭,還有那淡淡的無力感。再看的時候,其強大的共嗚感更是深深觸動了我,提醒着我要放開創傷,與自己和解。
原生家庭的陰晴圓缺
電影講述一段橫越3個十年的故事。由吳慷仁飾演的父親首先隻身從中國大陸偷渡到香港。第一次出獄後,再先後接妻子、長女子圓及幼女子缺在港生活。孩童時期的子圓,即使知道父親曾經鋃鐺入獄,又撞破他在閣樓吸毒的畫面,仍無阻心目中的那個完美父親形象。例如那個在零食店為子圓而偷朱古力的父親,還是袒護着那被母親揭發偷同學手錶的那位父親,在子圓眼中仍然是滿滿的父愛。後來妹妹亦成功從鄉下搬到香港定居,這個代表着月圓時期的家庭寫照,在子圓眼中是滿滿幸福與快樂。
可惜有一天,父親突然從生活中消失,月缺時刻亦降臨了。只剩母親與妹妹相依為命的子圓,面對這次父親的突然缺席,唯有轉向愛情尋找那個與父親相近的人。他記得父親的愛會為她偷來朱古力,當他長大後遇見的男生亦以同樣手法表達愛的時候,子圓不加思索的,一股腦地就投入了。
從愛到失望,再到憤怒
但我們知道,幻想終究是幻想,現實是殘酷的。經歷過父親突然消失又出現的子圓,當重遇的父親已經與心目中那個父親形象有着落差,似乎轉換成被背叛的憤怒了。而愛開玩笑的宇宙,則讓子圓如照鏡子般將父女關係反映在親密關係之中。對着伴侶的一句:「你話出現就出現,依家話消失你就想消失?」,似乎更多是對着自己的父親的怒吼。
長大後的子圓,即使如何想與原生家庭切割,經歷過創傷的他卻已經拒絕再接受別人承諾了。深知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子圓只願成為別人的炮友,其實只是自我保護機制而已。正如父親第二次臨別的時候,以紙筆代替不辭而別,寫下一些難以面對面啟齒的說話。長大後的子圓,亦用上同一方法與炮友告別。在筆者眼中,這才是愛過的印證;選擇在形成期望與失望之前,在當刻凝住最美好的時光。
筆者很能同理子圓那倔強。小時候的子圓,親眼看着父親拋妻棄女都要偷錢滿足毒癮。那種背叛似的感覺讓他下定決心:既然父親選擇放棄家庭,自己又何必繼續抱緊呢?或許子圓從當刻開始就當父親已死,並決志默默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他知道聰明的妹妹子缺有能力考入大學,於是一直不允許他做兼職以專心讀書;他又知道是妹妹偷了錢去滿足同學對其期望,卻一句都沒有責罵。這樣的倔強,很痛,但在四分五裂的家中似乎沒有選擇。
趕不及和解的家庭又如何?
到後來,即使父親回頭是岸,亦永遠不能彌補在身上刻畫過的傷痕。正因為子圓深明傷口永遠不會結痂,所以一直選擇逃避、拒絕。天真地以為不再觸碰那個部分的自己,就能夠保護好自己及身邊的人。可惜現實卻逼迫他面對 — 子圓成為家庭中那個唯一能夠回鄉處理父親後事的人。鄉下有很多人事物,包括那片百合花田都已經改變了,但雙方都只記住了最美好的時光。拉開距離或許也是一個選擇。
原生家庭的月圓或缺就是無法控制,每個家庭又是不一樣的故事。人常說:「原生家庭的創傷,需要用一生去治癒」,又何必趕急要自己符合俗世標準下的「一家人」形象呢?若然已被壓得無法喘息,倒不如以年月讓自己重拾力量,再在日後從可控的細節中自我療癒罷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