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自然香】絕處逢生的大腸癌:高行健、張曉風、楊德昌
文|蘇麗真
大腸癌泛指結腸癌(Colon Cancer)與直腸癌(Rectal Cancer)兩種,通常都是從原本無害的良性「息肉」或稱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癌變而造成。醫學界對大腸癌的成因尚未有定論,但據統計其成因或與飲食習慣有關:吃過多動物性脂肪、蛋白質,而少吃植物纖維,有可能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此外,肥胖、缺乏運動、吸煙、飲酒也可能增加風險。大腸癌第一期存活率高達 90%,但初期不易察覺,拖到末期,最多只能活兩年,相當危險。
高行健:逃過鬼門關,三生有幸
1983 年,華裔劇作家、評論家、小說家、畫家高行健被診斷出肺癌,瀕臨死亡。但六週後,第二次檢查顯示他沒有罹患癌症——他獲得了「第二次死亡緩刑」。面對壓抑的文化環境和監獄農場咒語的威脅,高行健逃離北京,開始了 15,000 公里的旅程,進入中國西南四川的偏遠山區和古老森林。這次史詩般的發現之旅的結果就是靈山。
小說主人翁遭遇誤診肺癌的事變,「死神同我開了個玩笑,我終於從他打的這堵牆裡走出來了暗自慶幸,生命之於我又變得這樣新鮮。我早該離開那個被污染了的環境,回到自然中來,找尋這種實實在在的生活。」他離開了北京,沿江水漫遊上溯,途中無意聽聞「靈山」之名,繫念而來到尋山入口的烏伊小鎮。生命的顛躓跋涉因此帶著朝聖旅程的意涵。表面上藉作家身分走訪鄉里、收集歌謠,拜會歌師、祭司,深入少數民族藏、羌、苗人猶流傳著巫術與奇談的大地;實則在人稱代名詞「我」、「你」與「她」的觀點交錯間,展開一場內在哲思之旅。
2000年10月,高行健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的頒獎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戲劇藝術開闢了新的道路。」
高行健以「三生有幸」描述他前一生在中國、第二生法國,2000 年身為法國作家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後,獲世界各國邀請,這三生猶如世界公民,奔波不息的人生歷程。他表示「三生有幸」在他身上也確實應驗,當他回到巴黎後,心臟科醫生在每年一次的心電圖體檢中發現腹部異常,隨即經過精密檢查,確診為大腸癌三期,立刻住院進行手術,因此救回一命。持續三年已做過四次手術,八十二歲高齡的高行健慶幸還有餘生,可以頤養天年。
張曉風:坦然面對病魔
張曉風篤信宗教,喜愛創作。23 歲結婚前寫下《地毯的那一端》,獲中山文藝散文獎,為至今得獎人中最年輕的一位。27 歲轉而寫劇本,一邊在學校教書,一邊與夫婿林治平共同創作舞台劇,每年在台北藝術教育館公演。 張曉風前期散文意象優美純淨;後期具社會批判性。 懷舊的作品足以動人溫情,探新的文章也能動人激情。 余光中評為:「亦秀亦豪,健筆縱橫。」張曉風著有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 年其作品被列入《台灣十大散文家選集》。
驗血總是貧血,經過大腸鏡檢查,2005 年 10 月醫生宣判張曉風罹患大腸癌第二期。那時她還在陽明大學任教,助理代為擬信推辭所有的活動,助理寫着「老師微恙,不能答應演講」。她反而交代説:「就跟大家説我生大腸癌的病,不必美化或有忌諱。」
張曉風曾在美國舊金山灣區演講,第一次公開分享她過去二十個月來對抗大腸癌的心路歷程。她説,生病就要勇敢面對,好比走驚險的山路「父子不相救崖」,沒有人可以幫忙生病或代替死亡。張曉風引用中國神話中的典故,當孫悟空和妖精打架時,如果大叫妖精的名字,妖精便會自卑地逃走。她説,當知道身體的對手是誰,對手也會逃走。
經過開刀手術和半年的化療之後,她控制住了病情,張曉風套用一句閩南語説「抗癌是他家的事」,就是醫生和身體內的病打仗,做病人的只要聽話就好。她形容,生病當時的自己,就像個小孩子,抱着一隻熊寶寶布偶和幾本書到醫院,其它的都聽醫生調教。
「我幾年前得了大腸癌,如今能活下來,算是上天給了我人生的第二次機會,那就應該好好做一些事。不管是挨人罵還是健康受損傷,如果能讓事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心裡也覺得抵了。」
楊德昌:創作到最後一刻
貴為台灣電影新浪潮的留洋派,楊德昌畢生只拍過一部電視長片、一部電影故事短片、加上七部電影故事長片,數量並不多。《海灘的一天》討論社會轉型中的女性議題及轉型後的都會空間對人的影響。《青梅竹馬》探討台灣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男女心理。《恐怖份子》以複雜的敘事帶出現代都市中人們深刻的觀察。《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1961年的真實少年殺人案為底本,牽出整個 60 年代的台灣社會圖景。《獨立年代》講述少年少女交叉追逐自己的理想和欲望。《麻雀》寫少年在一個刻薄無情的物質世界裏耍詭計。《一一》透過親人和社會關係展開多條線索進行敘事,展現日常瑣碎生活中的眾生相,旨在探討家庭、愛情、親情和生命等人生課題的真實意義。
楊德昌在 2000 年被診斷出大腸癌,於當年 7 月進行了手術,2003 年大腸癌復發、並出現肝轉移,2006 年出現骨轉移。他抗癌 7 年,後期更擴散到腦部。
彭鎧立懷孕七個月時,楊德昌被診斷罹患了大腸癌。那時他剛憑著《一一》拿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許多案子找上門來,為了方便接洽,他們遷居洛杉磯。楊德昌和病魔對抗的最後一段日子,一直沒有放棄創作,他忍著病痛,構思出一部動畫新片,片名叫做「小朋友」,導演張毅說:「楊導的身體被病魔折磨得愈厲害,他愈努力創作,直說『我愈畫愈興奮』。」
在楊德昌人生的最後階段,2007 年 6 月初,他與張毅、楊惠姍於洛杉磯家中落實電影大綱,即刻高能量地天天工作,電傳草圖。6月 25 日開始略顯昏迷,仍緊握鉛筆畫簿,呈現的畫已出現超現實的影像如眾人搶搭火車之景。「畫到最後楊德昌的疼痛已經非常劇烈,人處於半昏迷狀態,但他還是在畫:畫了一大群中年人,手指著天空。彭鎧立伏在耳邊問他是什麼意思,楊德昌已經沒有力氣回答了,就只是在笑。」張毅說。最終楊德昌在 6 月 29 日下午 1 時半於貝弗利山家中,於妻子相伴之下安寧辭世,享年 59 歲。
楊德昌公開籌備多年的古裝武俠動畫《追風》,故事跟武俠和《清明上河圖》有關,嘔心瀝血,但因為籌募不到資金,被迫喊停,對喜愛漫畫的楊德昌而言,成為他此生最大的遺憾。
蘇麗真
素食女子,喜歡文字、電影、音樂、旅行、動物。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