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讚故我在
我讚故我在
套用哲學家法國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的名命題‘je pense, donc je suis’,中文翻譯為「我思故我在」或「我想,所以我是」,在當下社交網絡的年代的現象,導出「我讚故我在」一語。這裡不是談這個人存在與否的哲學問題,而是我們大部份人在社交網絡按「讚」Like或其它類似的按鈕的社會現象及其課題。有使用不論中外社交網絡的用戶或多或少都會按「讚」或類似的功能。當然有些用戶會差不多看一個帖文按一次「讚」或其它表情圖如,哈哈 ,愛心,驚訝,悲哀,嬲嬲等以作回應,另更多的人是看過帖文就作罷不做任何回應。這個「讚」或其它的表情回應在帖文者和回應者有不同的意義。這個「讚」可謂無處不在,在大大小小的互聯網站上當然看到它的踪影,在各大少店鋪也常常看到它的實體印刷版本的大拇指作為宣傳工具。現在不論大小的各行各業都會用上社交網路,如果網站沒有這個「讚」的按鍵就好像少了些東西,財富500強的公司沒有幾間沒有這個使用社交網路或用上這個「讚」。
隨便在谷歌學術上搜索有關社交網站和讚就讓大家看到特別是市場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術對「讚」的研究。「讚」對做生意的公司來說「讚」為公司帶來了和潛在用戶和現在用戶了聯繫並衍生出品牌效應和潛在利益,對不是以盈利為目標的機構來說「讚」就為機構帶來曝光和引起大眾對不同的社會課題的興趣和關注。在社交網絡做市場管理或個人博客對「讚」之數量趨之若鶩, 我們偶爾亦看到一些對一些社交網絡上帖文評論為「呃讚」可見一斑。實證案例指出在用戶的角度來看「讚」會對產品或服務會帶出一個正面信息。 同時「讚」會產生正面或負面的社會衝擊。有研究指出在電影開營前一星期多一個百分點的「讚」會為票房首星期帶來多0.2%收入。有學者甚至稱它為「讚經濟」。
在個人而言按「讚」這個行為可以有多角度解讀。網民按「讚」背後可有多重意義,與此同時產生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多人,多人與多人等多方面的互動。在人際關係中有研究指出個人對人際關係,表達喜悅和享受,利益關係,社會教條,對社會課題的認同, 對帖文內容肯定, 歸屬感等等都可以是按「讚」這個行為的動機。另一層面看「讚」這個行為會看到中自尊心較強,情緒穩定,勤奮心,專注力強,有主觀意願和不愛受規範的人喜歡點擊按讚來表達喜悅和享受。相反的人就會按「讚」來取悅別人。不同的用戶按「讚」背後的意義或意思可以是自我的表現,和友人保持聯繫,給予獎勵或認可的方式,或人與人的形而上交流等等。在另一方面,帖文者希望得到更多的「讚」來確定自我和價值。綜觀以上各因素個人在按「讚」大多為正面影響。
如果在一個人荒島上就沒有社交需要也許不要肯定自我,畢竟我們在這連五歲小朋友都懂各大社交網絡的年代,不活躍在社交網站或瀏覽帖文來看可會是落伍的一群並有機會比社會邊緣化。在社交網絡的不斷互動裡體現個人的存在也許會是“我社交故我在”。
AY 2081003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