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住民」到台灣人——從新公民的角度探討其身份認同的建立
在全球化的今天,移民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族群。在移民融入新社會的過程中,身份認同的轉換,是相當重要的關鍵。我認為,在如何處理「移民」的身份認同方面,台灣人的思維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空間。
認同台灣?還是認同原屬國?
台灣社會談起移民時,通常強調原屬國家的文化,這其實表現出台灣人對移民所帶來的文化背景的尊重及好奇,許多由政府或民間主導的「新住民」相關團體,經常舉辦與原屬國文化相關的活動,如飲食文化、傳統服飾、舞蹈表演等。這些活動旨在幫助移民保留其原生文化,並讓台灣社會了解這些文化。
雖然這樣的思維有助於文化多元的推動及傳承,但它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移民對新國家身份的認同,因為過度強調原屬國的文化可能反而讓他們難以完全融入台灣社會。我還是要強調,尊重不同族裔的文化確實是相當重要的事情,但對於剛成為公民的移民,或即將要成為公民的外國人,台灣社會卻似乎反而更希望強化原屬國家文化的認同,而不是協助建立他們作為新台灣人的認同感,這可能不利於移民在台灣落地生根。
被忽略的移民群體
我其實已經在多篇文章裡強調過,「新住民」一詞在台灣通常指外籍配偶或已經歸化的外裔配偶。這種狹隘的定義容易忽略其他非外籍配偶身份進入台灣的移民。畢竟這些群體的需求可能與外籍配偶(或外裔配偶)不同,他們的需求往往關注「新住民」的人或團提忽略,導致一部分移民群體被邊緣化。因為「新住民」相關團體和活動大多針對外籍配偶(或外裔配偶)的需求,而未涵蓋其他身份的移民,讓這些移民更難找到自己在台灣社會中的地位。
由政府補助經費推動外國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新住民」相關活動的經費來自於政府補助,例如來自「新住民發展基金」。然而,根據「新住民發展基金補助作業要點」對「新住民」的定義,只要配偶是台灣人,即使該移民尚未歸化為本國國民,也可被視為「新住民」。這意味著某些活動的參與者可能是外國人,而非已經歸化本國國籍的移民。
而他們舉辦這些活動時,常常強調其原屬國文化的延續,這樣的作法似乎有一定程度的矛盾——以國家預算支持的活動,推動的竟是外國人在台灣對其原屬國文化的認同,而非協助他們融入台灣社會或加強對台灣的認同。
若是已歸化本國國籍的移民,還說得通,但以政府預算協助外國人在本國推動外國文化,而不是由外國政府來推動該國文化,這似乎並不是一般國家的常規作法。且這樣的活動可能同時也忽略了移民對台灣身份的需求,尤其是即將要成為公民的移民。他們可能希望得到更多支持,幫助他們建立對新國家的歸屬感,而不僅僅是維持原屬國的文化。
此外,非外籍配偶(或外裔配偶)身份的移民,並非「新住民發展基金」的補助對象,這也會導致部分移民群體被邊緣化,使得難以在台灣社會中找到歸屬感。
與台灣本土族群的對比
台灣社會對於原有族群的文化認同,例如閩南、客家、外省人或原住民族,通常讓當事人自行選擇如何發揮和表達其族裔身份,而不是由外界來強調他們應該要認同自己的族裔。台灣社會對於本土族裔的態度本來就相對自由與開放,尊重族裔個體的自我決定。儘管不同族群間或有一些衝突,但多數人都認同這些族群都屬於台灣社會的一部分。
然而,當談到已經歸化成為台灣人的「新住民」時,情況卻截然不同。台灣社會似乎預設了「新住民」應該具有何種文化或認同,並將這些「外來者」放入一個既定的框架內。預設這些移民都想要保留其「外來身份」,而非全然融入台灣社會。這樣的預設立場與本土族群形成了對比。
這種預設看似尊重移民的身份認同,卻可能讓已經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移民感到困惑,因為他們可能希望獲得更多自己作為「台灣人」的認同,而非被視為永遠的「外來者」。這種社會現象可能削弱他們的身份歸屬感。
結語
我認為,雖然台灣在推動移民文化多元方面做得很好,但在協助新公民建立對台灣身份的認同上仍有進步空間。當然,這並不是要新公民捨棄對原屬國家的認同,而是我們應該在尊重移民文化多樣性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其新身份的認同的支持,讓剛成為公民的移民在新國家找到歸屬感。而對於使用公共資源推動的活動,應該更著重於如何幫助新公民更加融入台灣社會,並促進自己是台灣人這樣的認同感,而非僅僅只是讓移民展示他們所帶來的外國文化。最終目標應該不是將移民視為「新住民」或「外來者」,而是視為台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每一位新公民都能在台灣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地位。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