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 —— 一个女性笔下的1984

白贲无咎
·
·
IPFS

荣获艾美奖,金球奖的Hulu美剧《使女的故事》(Handmaid’s Tale)第二季正在火热播出。 这部评分口碑双爆棚的美剧,也让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原著进入了中国大众的视野。这本书 在国内虽然不如同为反乌托邦主题的《1984》和《美丽新世界》有名,在国外却早已享有盛誉,甚至登上了作者的家乡 —— 加拿大的高中教科书。

这本小说的背景设定在未来的美国,环境污染导致生育率越来越低,死胎、流产、遗传畸形日 益严重,人口锐减,一个名为“雅各之子”的原教旨基督徒组织趁乱夺取了美国政权,并以恢 复社会秩序之名废除了宪法, 建造了一个极端的基督教神权基本教义下的政教合一的集权国 家,名叫吉列共和国。在吉列共和国,女性彻底沦为男性的附属品,被赶出一切工作岗位,不 允许拥有财产,读书、写字、拥有独立的思想甚至八卦谣传都是大不韪。女人依照经历和功能 分为不同的等级: 吉列国的统治阶层 —— 指挥官(Commanders)们的妻子(Wives), 穿蓝 衣;使女(Handmaids), 穿红衣,由一些有生育能力的而又在正统基督教教条下“不道德”的 女性组成,这些女性被送往再教育中心接受洗脑,然后分配给没有孩子的指挥官家庭,是国家 统一管理调配的生殖机器;穿绿衣的佣人(Martha)负责精英人群家庭中的家务劳动; 社会 下层男性的家眷,称为经济妻子(Econowives)。 除了这些合法的女性,还有一些统称“非 女” (Unwomen)的,包括不能生育的使女,寡妇,女权主义者,女同性恋,女异见分子,她们都被送到殖民地种地或清理核废料,女主的母亲就在此列。还有一小群有姿色的女性,在奢 华的“荡妇俱乐部”内充当妓女,向平时满口仁义道德的大主教们提供他们在家里所得不到的性服务。

就如任何一个极权国家一样,秘密眼线(Eyes)是必要且无处不在 的,任何一个男性都可能是眼线,监视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包括大主教们。而用当地人内部成员管理当地人,也是极权的常用手 段,没有子女或上了年纪的女人可以通过担任嬷嬷(Aunts)一 职,逃避被装船送往可怕的殖民地的命运,也可能她们本身就是 “传统价值”的狂热追随者。她们负责用荡妇羞辱和暴力摧残被选 中的使女们的精神,把她们洗脑成服从宗教奉献的生育工具。

故事是一个叫Offred(她的真名在书中从未出现过)的使女的自述。她和丈夫、女儿在逃往加拿大时被眼线发现并逮捕,又由于是 二婚,被发配做使女。 她并不是一个反体制的英雄,她尽量听话 地在极权的缝隙中生存下去,她会在大主教面前利用自己的美貌和 单纯换取一点点好处和喘息的空间。故事的最后她接受了地下反抗 组织Mayday的帮助,准备出逃,她逃出去了吗?结局并未说明,也 并不重要。这本书不仅仅关于Offred个人的经历和苦难,而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阶层的女性和低阶层男性的苦难,即使是野心与能 力共存的大主教夫人,助力丈夫登上权力顶端之后,也只能穿着单 一颜色款式的衣服,在家里织毛衣或打理花园,还要忍受丈夫和使 女间并不罕见的暧昧偷情。

使女的故事是一部未来小说。未来小说在西方批评界被称为思辨意 味颇浓的“悬测小说” (Speculative Fiction), 它描写的是未 来之事,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未来小说尽管含有科幻成 分,但具有丰富文化内容。它讲述已成历史的未来,从而使它具有 可企及性。正如阿特伍德本人所说:“这本书里的每一个细节,都 曾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换句话说,它不是科幻小说。” 举个书中 的小细节为例,女主的名字是Offred, 因为她从属的大主教叫 Fred, of在这里表示从属关系,所以女主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 “Fred的”,而使女们的本名是严禁被使用的。这难道不就是中国 古代的李张氏王杨氏之流吗?女性无法拥有自己的名字,用来区别 她和别人的只有父亲和老公的姓,这彻底地显示了男权社会里女性 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剥夺名字就是剥夺一个人的独立人格,从而将她们物化。

我爱这本书胜过1984和美丽新世界,不仅仅因为它的女性主义色彩丰厚,还因为它犀利地指出了,当黑暗 来临时,有一部分人会比另一部分人受到的压迫更多。换句话说,两性在共同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作为弱 势的女性,要对性别的压迫和歧视更加敏感。女主的妈妈在女权运动风起云涌的六七十年代是一个坚定的 激进女权主义者,她作为医生在堕胎诊所工作,上街游行抗议,参加集会,而女主却对女权冷感,一心只 想有份安稳的工作嫁给心爱的男人,没想到最后却恰恰因为这份爱堕入黑暗。母女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和 谐,母亲为女儿不理解自己事业的重要性而感到孤独,而女儿不愿意让自己变成体现母亲生活的模范后 代。她们经常争吵,就如普通的母女一般。母亲经常抱怨她们那一代人冒着生命危险为女人争取来的权 利,下一代却不以为意。这在当下的美国和中国也是普遍现象,很多人鼓吹“女人要有选择当家庭妇女的 自由”,殊不知在男权社会资源倾向男性的情况下,这种“自愿”并不是真实的自愿。在过去,家庭妇女 的地位是职业妇女争取来的,在今天、家庭妇女的权益是职业妇女来保障的。 过去几千年,女人都是家 庭妇女,应该争取的是做职业女性的自由。女性群体站得稳。不但要站得稳,还要站得高,站得重,直到 有议价的权力,有改变规则的权力。

女主并不是一个玛丽苏的正面角色。她是她丈夫与前妻间的小三,她曾经 守着她的小确幸,面临即将到来的独裁也从未反抗。她害怕受苦,害怕落 入更糟的境地,在层层叠叠的不幸中抓住一点仅有的快乐来安慰自己,如 吸鸦片般获取片刻的慰藉,在小小的叛逆中看到一些朦胧的希望。她是一 个普通女人,一个被极权压弯脊梁的你我她。她无数次回忆以前的生活的 点点滴滴,那些当时她不懂得珍惜的,觉得无聊的细枝末节,挑自己穿的 衣服,在街上茫无目的地走,用硬币买一杯可乐,自己的衣服,自己的闲 逛,自己的钱,自己赚来的钱,想着自己曾经是驾驭这些东西的主人。女 主絮絮叨叨而又冷静地讲这个故事,不厌其烦地展示生活的每处细节,貌 似平淡又拖沓,而所有的惊涛骇浪都藏着这些真实而又细腻的枝节中,如 同万花筒里的彩色玻璃们,映射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这个故事充满了饥渴,痛苦和伤感,也只是零散的碎片,就像被交叉火力 轮番扫射或被暴力撕裂的人体,但改变它却无能为力。女主尝试加入一些 令人愉悦的食物,比如花,比如春天的微风,比如新生婴儿的啼哭。但是 在这个严谨刻板,整齐划一,毫无欢乐可言的社会里,再多的美好都只能 让人更心痛。希望你能好好聆听这个故事,在天堂或牢狱或地下,总之在 别的什么地方。那些地方的共同点是都不属于吉列国。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