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叫她)墮胎嗎?(一)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
·
IPFS
胎兒真的算得上是生命嗎? 

原文刊載於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文|L

難度︰★★☆☆☆

女:「文,我好像懷了身孕……」
男(大驚):「嗯……不是吧?」

女:「你應該不會要我墮胎吧?」
男:「但是……」
女:「我是不會墮胎的!他是個生命來!」

  以上情節只屬虛構,如果喚起了各位爸爸的回憶實屬巧合。不過,筆者相信有不少人在思考(或決定)應否墮胎時,都會考慮到一個因素而認為不(太)應該墮胎:胎兒是個生命。

  但是,胎兒真的算得上是生命嗎? 

「胎兒是否生命」其實不是重點

  我們可將文章開首的那段對話,轉用簡單的論證形式寫出來:

我們不應殺生。
胎兒是一個生命。
所以,我們不應奪去胎兒的生命。

  這是一個對確(valid)的論證,也即是說,如果上述兩個前提是真的話,那麼結論是沒有可能假的。

  首先看看第一個前提。這裡我們要區分兩條問題。有人說胎兒是生命所以不應墮胎時,他所說的「生命」其實應該是指「人的生命」。植物也有生命,但我們不會因此認為不應收割農作物。再說,假設你不幸懷有了異形的胎兒,正在想盡辦法把它清除並消滅時,如果有人跟你說:「異形也是生命!」你會因此立下決心做異形媽媽嗎?「胎兒是否生命」和「胎兒是否一個有生命的人」是兩條不同的問題,而如果我們要強義地理解上述論證,應把第一個前提的「生命」限制於「人的生命」,因為「我們不應殺人」比起「我們不應奪去任何東西(包括生菜)的生命」看起來有力得多。

  所以我們應改一改這個論證:

我們不應殺人。
胎兒是人。
所以,我們不應墮胎。

  先假設第一個前提「我們不應殺人」是真的(對,只是暫時假設,我相信你能夠想到很多例外的情況,例如死刑、戰爭等等。這些都是有爭議的倫理學問題,暫不探討)。重點便是第二個前提:胎兒是不是人?

胎兒是人嗎?胎兒存在狀態的問題

  有人會認為,胎兒和你我的分別只是未出生和已出生,但本身都是人。殺掉人類是謀殺,是不道德和不應該,所以,墮胎也是謀殺,也是不道德和不應該。但是,如果胎兒不是人,以上論證便不健全(unsound),那麼我們則少了一個理由去反對墮胎了 –– 因為如果胎兒不是人,我們便不能說墮胎是謀殺(不是說反對了以上論證就可以隨便墮胎,因為我們可能還有其他理由)。

  胎兒是不是人這個問題,其實牽涉了以下不同關於胎兒的存在狀態之問題:

(1)胎兒是否獨立的生物?
(2)胎兒在生物上是否人類(biological human being)?
(3)胎兒在心理上是否人類(psychological human being)?
(4)胎兒是不是人(person)?

  一般而言,這些問題的答案越多「是」,則道德地位越高,也即是說,在道德上越應該獲重視。

  中文我們說「人」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從上面的問題我們已經區分了「人」(person)和「人類」(human being),而「人類」則可再區分成「生物上的人類」和「心理上的人類」。「生物上的人類」通常指擁有一系列能把人類跟非人類動物區分開之生物特徵的東西。而「心理上的人類」,通常擁有一系列人類的心理特質,包括使用符號、思考、幻想等能力。

  人(person)的概念比較麻煩。有些人認為「人」不外乎是「生物上的人類」或「心理上的人類」。有些人認為「人」還有其他特質,例如有意識、有自我意識、理性、擁有溝通及做道德判斷的能力。甚至有些人認為「人」必須要是可以有法律權利、能負上社會和道德責任的個體。

  關於上述四條胎兒存在狀態的問題,哲學界還在熱烈爭辯中。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何理解胎兒的存在狀態,將影響我們對墮胎的看法。

懷孕的階段和墮胎的過程

  要探討胎兒的存在狀態,我們首先要理解人類胎兒發展成人的階段(盡量簡短,利申:文科仔):

受精卵(Zygote):第一天至大約第三天
受精卵是男性精子滲入了女性卵子而形成,擁有 46 組染色體完整基因碼的單細胞。受精卵會在兩至三天內通過輸卵管,把卵子由卵巢帶到子宮。在這兩三天內,受精卵會進行細胞分裂和擴大體積。

囊胚(Blastocyst):大約第二天至第二星期
多細胞受精卵到了子宮後,便會在子宮內腔液發展成囊胚。囊胚是一個被腔液包圍的球型細胞集,而囊胚會在第二個星期後期植入子宮壁。

胚胎(Embryo):大約第三星期至第八星期
囊胚植入子宮壁後,就進入成為胚胎的階段。來到大約第四至第五個星期,胚胎內部開始出現器官系統,之後亦會發展出人類的外形。

胎兒(Fetus):大約第九星期直至出身
大約去到第八星期,腦電波能給探測到時,胎兒階段便開始。

  順帶一提,以下兩個階段也不時出現在墮胎的討論:

胎動(Quickening):大約第十三星期至第十九星期
胎動即是媽媽能夠感受到胎兒的移動。

有生存能力(Viability):大約第二十星期
胎兒有生存能力即是就算胎兒離開子宮也能繼續存活。

  我們平時說「胎兒」泛指未出生的實體,其實包括了懷胎的不同階段,由受精卵去到胎兒。墮胎則指在這個懷孕的任何階段人為中止懷孕。

  在最早的懷孕階段,中止懷孕的方法是由女方服食後服避孕丸(坊間稱為「事後丸」),以阻止囊胚植入子宮壁。之後,直至第十二星期為止的中止懷孕方法通常是真空吸引術(vacuum aspiration),醫生會把真空管插入稍為擴張了的子宮頸,再使用真空管把子宮內的東西吸走。

  懷孕第十二星期之後,墮胎的方法通常是擴張宮頸和清宮術(dilation and evacuation)。和真空吸引術不同,這種方法不是用真空管,而是用手術工具把子宮內的東西清走。手術使用什麼工具及方法,視乎懷孕及胎兒成長到什麼程度。(再說下去小毒覺得有點噁心,不了)

胎兒的存在狀態如何影響墮胎的判斷

  初步認識了胎兒的發展階段後,讓我們回到最重要的問題:胎兒去到哪一個發展階段才是人呢?羅馬不是一天建成,胎兒不是在爸爸媽媽歡愉當晚已經是人,而是慢慢逐漸成長為人。可是,在這個由不是人變成人的過程中,成人的是哪一刻呢?

  有人認為羅馬真的是一天建成:受精卵擁有 46 組染色體完整基因碼時,就已經是生物上的人類,甚至是人。既然在受精那一刻已經是人,墮胎即是謀殺,所以他們相信墮胎在任何情況下皆是不道德、不應該,又或者只有墮胎是唯一可行方法去拯救懷孕者生命時,才可容許(相關討論:李吝嘉巨著<自衛倫理學>三部曲)。

  另外有人認為胎兒不是人,甚至於不是一個個體,只是懷孕者的身體一部分。墮胎不是謀殺,而只是從懷孕者體內移去一團細胞,就像去剪髮一樣。所以墮胎在任何情況下皆沒有道德問題,因為懷孕者有權決定如何對待自己的身體。

  在這兩個極端立場之間,有些人主張某一懷孕階段之前是道德上許可的,即是,在未成為人時墮胎沒有道德問題,但成為了人則不同。持這個立場的人中,有人認為變成人的一刻是胎兒有腦電波之時,有人認為是胎動,有人認為是胎兒有生存能力。

  「胎兒是否人」涉及到「人是什麼」這一條複雜的哲學問題,請容許小弟說到這裡為止。此文只想令大家意識到,大家認為胎兒是一個生命而不應墮胎時,其實這想法背後牽涉到「為什麼生命不應被拿掉」、「不同種類的生命的道德地位是否一樣」、「有沒有在什麼情況下殺人是沒有道德問題」、「胎兒是否人」或「胎兒在哪一個階段成為人」這些你沒有想過的哲學問題。

  雖然小弟也還未搞清楚這些問題,但我認為在懷孕的最早階段,例如在還是受精卵或囊胚時,人類的外型及器官還未出現,所以還不能稱這些細胞為一個人,因此在這個時間墮胎並沒有道德問題。這個時間你要考慮的,我相信,是對懷孕者身體的影響,對父母將來人生的影響,有沒有能力養育未來出世的那個人等等因素。

  「慢着,就算現在那團細胞還不是人,但你也說那是『未來出世的那個人』啊!我們不應考慮這個因素嗎?」我們下次再討論「有可能成為人」這一要點。

moralL
L,喜愛探討倫理學或道德哲學問題,即道德L. 在道德低谷思考還有什麼不道德的事情可以做.

好青年荼毒室官網
好青年荼毒室Youtube
好青年荼毒室Instagram
好青年荼毒室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