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

一夫
·
·
IPFS
·
春天會復活,花朵會重生。

世間自然都在發生復活重生,而人類成了事景之外,可以感受到但無法容入,人死了不可復活,叫大江東去,哀莫大於心死,已死的心難以重生,復活與重生我們感受到了,都有著共通的感受,那是累贅的話語,所無法形容的,成了人類共通的橋樑,古人形容為大道,寫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皮肉受苦會感覺痛,疼痛證明了存在的自我,每個人身都很自我,是個存在的事實,從小教育的養成,長大適應社會的習性,自我為中心早已成了人的習性,大家都在追尋著快樂,而盡快地遺忘痛苦,但是沒有經過痛定思痛的歷程,要如何去忘我?

老子說出:為道日損,損之又損,則近道矣!人要經過一再的痛苦,直到痛苦得到昇華,才接近道。

佛祖釋迦牟尼的行為表現,是個忘我的過程,對現狀抱持不滿,找尋著能跳脫自我的方式,嘗試著各種不同的痛苦方法去修行,結果都是失敗告終,把身體搞的非常虛弱,就是老子所說的,損之又損,損或說是痛苦,最後有所昇華。

倒吃甘蔗越吃越甜,苦盡甘來,都在表明痛苦過後的感受,身上已感覺不到疼痛,意思是已不存在自我的感受,是痛苦的一種昇華,將自我給拋除了!此時心中沒有了自我,情緒慾望不在動搖心,有了清明的心。

感受上沒有左右,也沒有是非,來看待世間的一切,想法上有著觸類旁通,頓時明暸一切的真相,這種感受是所謂的清明的心,沒有自我觀,才會有清明的心,佛祖說此心,來到了彼岸,擁有了極樂淨土。忘我才能來到彼岸,無我已擁有極樂世界。

試問你的感受?是不是常有情緒和慾望在裡面,常聽說七情六慾,表示一般的感受,都存在著自我觀,有所選擇、有所分別、有所希望、有所期待等等感受,是自我做出了動作,這都是來自於自我觀,凡越是想擺脫痛苦,煩惱越會糾纏自我,而勇於面對痛苦,自我煩惱就越少,無法忘我之下,只能減輕煩惱,不再逃避痛苦,勇於面對自我感受。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