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儿童疑遭性侵”谣言传播图景分析

C计划
·
·
IPFS
·

01

6月27日13时02分,@贵州公安 通报,初步查明,网上传播的“毕节、凯里有未成年儿童被性侵”照片,均为赵某某从网上收集,而非在贵州毕节、凯里拍摄,信息系其编造。赵某某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至此,这个在网上“井喷”了近一天的谣言,算是正式被辟谣了。

6月26日晚间,一则《疑似幼儿园孤儿院被重金贿赂养成幼儿满足兽欲!》的帖子,配以大段网络聊天记录和截图被传播。一时间朋友圈刷屏、微博上热搜,大多数网友愤怒之余纷纷呼吁严惩幕后黑手。

我最初的反应跟网友们一样,震惊,然后愤怒,不过很快就开始警惕。在一个媒体人和法律人集聚的微信群里,大家也很快从愤怒的情绪中冷静下来,讨论事情的真伪。

6月27日凌晨5点,我在我的公号【干货】推送了《“毕节儿童疑遭性侵”的图片是假的,造谣者在作死,等着看他的动机》一文。文章梳理了“谣言”爆发的时间线,分析造假的可能性并且作出提示。

写完初稿的时间是27日凌晨3点,之后我又刷了一遍微博,发现新京报和豆瓣的编辑已经初步查实“毕节儿童疑遭性侵”的部分图片造假,这印证了我之前的判断,于是我在初稿后面又加了两段,一段是交代发现部分照片造假的最新动态,还有一段是辟谣之后的提醒。稿子最终在5点发出。

我有过十几年新闻调查工作经历,想利用这点经验,和C计划的读者们分享一些信息识别的技能,帮助大家辨别谣言,避免上当

02

最初看到这条消息,约在26日晚21点,在某个群里,仅仅看关键词,这条微博推送就让人痛心和愤怒,瞬间肾上腺素飙升。但当我慢慢翻看帖文,首先被帖中截图的文字震惊,然后疑心顿起。于是我评论了几句话:

“仔细一想,极有可能是伪造,现在犯罪分子都这么蠢吗?这么露骨的对话发文字消息,包括什么注射黄体酮,……喂养,如果是真的,那就很嚣张了。如果存心造假,图片从娈童网站上获得并不难。"

引起我怀疑就是这几处所谓的“作案细节”。我采访报道过大量法制新闻,翻阅过大量嫌犯按过手印的警方讯问笔录。从经验判断,越是经过策划的犯罪行为,不法分子越是想尽办法藏匿证据——几乎所有的毒贩,小到街头卖粉的马仔,大到毒枭,他们是连手机都不经常用的。手机号更是随时更换,他们很少通过手机提及案情,如果必须在手机中通话,也会用约定的暗语。

网络犯罪分子,更是身份用化名,上网的身份证大多数都是通过地下渠道购买他人遗失的证件。他们在网上提到案情,一般用暗语指代,比如网络热词“开车”,最初就是色情主播建群拉客的切口。

所以,看到此帖中的不法分子在微信对话框中用文字赤裸裸地炫耀作案手段,我深深纳闷,如果这是真的,他就是在自己脖子上套绞索。我这样分析,理由如下

第一,对方显然在描述一个有组织,有内应,以性侵未成年人为目的的买春组织——性侵未成年人罪可致死,越是蓄谋犯罪的恶人越会考虑犯罪成本,以及如何隐匿犯罪证据;反观图中的“炫耀式作案”,如此图文并茂,警察抓住他们以后,甚至可在零口供的条件下把他们送上法庭——这是在买春,还是在找死?

第二,如果是激情犯罪,则根本不需要如此精心的策划,精虫上脑都是一瞬间的事。

第三,已经发生过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很多是熟人作案,比如黑心教职工,或者同村的老色鬼之类。

除了帖中描述的犯罪手段过于“山寨”之外,还有几个疑点。爆料中提及的案发场所,提及幼儿园和孤儿院,地点则提及毕节和凯里。其他的,除了明确提及一家“风车幼儿园”外,均语焉不详。

经验告诉我们,要判断一则传言的真伪,其中的地点、机构、场所、人物等信息,是重要线索,越具体越容易核实。很快就有记者搜索发现,毕节黔西县有一家名为“大风车”的幼儿园,相关老师表示并非事发地并愤怒的认为网帖系抹黑该幼儿园。

而文中提到的事发地点——贵州毕节,对于关心时事的人,这并不是个陌生的地方,引用我的原文:

“贵州毕节,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地区,近二十年来,一直是外出务工人口的流出重镇,是留守儿童等未成年弱势群体的敏感新闻高发地区,从2012年毕节五名流浪儿童冬夜命丧垃圾箱,到2015年毕节多起教职工性侵未成年事件,毕节的未成年人安全话题一直处在高危水位。”

一个多次因类似事件登上新闻头条的地区,容易进入相关传言,并不难理解。而按照正常逻辑,青少年安全应该是当地相关负责人高悬头顶的警钟,若此事为真,那么等待当地负责人的,恐怕不是“断崖式降级”的问题,而是渎职犯罪、身败名裂的问题。舆论发酵后,当地警方和民政部门的快速回应和行动,也显示了这种压力的效果。这样的背景下,网传的那些有组织的大范围恶行能持续半年以上,是不是多少也会有些疑点?

以上主要是一些质疑,推测事件有编造的可能性。但如果要辟谣,还需要更多的信息。

爆料中的相关图片是核心证据之一。我之前提到,“如果存心造假,图片从娈童网站上获得并不难。”26号晚间,爆料发酵之后,“反转”的证据也开始出现,有网友通过“百度识图”搜索发现,爆料中的部分图片明显有造假,比如个小女孩图片,盗图自小女孩妈妈发的微博。还有网友发现,有几张猥亵儿童的照片,来自2011年从境外色情网站流传的图片。

至此,事情的真伪就比较容易判断了。

前述这些对信息的甄别和判断经验,可以做参考。对一般网友来说,如果受能力、时间、精力所限难以做到,那么起码有一条可以做到,就是保持一定的审慎和耐心,不盲从、不轻信,多留意一下事情的动态发展。

03

下面再谈一谈此事件当中一些媒体的表现,这方便读者了解当前的媒体运营及舆论发酵机制,有助于提高媒介素养信息辨析能力

帖子最早发在豆瓣小组,被网友转帖到新浪微博,再被某些营销号转载,6月26日18点53分,@黔东南网警巡查执法 发微博,表示已经收到网民举报,警方正在核查。

20点,新京报和澎湃新闻官微把相关物料主持组成“微博话题”界面,以上媒体并@黔东南警方和相关部门官微,这构成舆情的第一个波峰。

几分钟后,艺人包贝尔@该话题,包贝尔有1200万粉丝,舆情因此获得更广泛关注。

随后上述媒体及上游、红星等媒体开始频频整合发布消息。媒体的报道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贴出“疑似”的截图,第二部分贴出黔东南警方正在调查的消息。之后逐条跟进其他主管部门关注此事的内容。

从媒体职责的角度评价,遇到此类疑似恶性刑事案件,媒体关注本是份内之职,关注后立即向警方转达信息也是常规手段——人们需要真相,权力需要监督。

但接下来几个小时内,如果媒体仅维持这种姿态,仅仅做了初步信息的传播,没有进一步进行事件本身的甄别,是不够的。破案固然是执法者的本分,但甄别真伪却是媒体和执法者的共同责任

在20点到24点这几个小时内,因为及时甄别信息真伪的媒体拓展进度不够,围观者的普遍观感是:“毕节出了疑似恶性的性侵未成年事件,贵州警方已经介入调查了”,在这句信息中间,“疑似”成了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定语,而“性侵”、“警方介入调查”等关键词才是传播的动力来源

如果相关媒体在介入之初,就能组织人手,对截图的内容和图片做出分析和搜索甄别,那么最初报道中是可以同步指出以下三点的:1警方正在追查真相,2爆料内容存在相关疑点,3大家静待进一步信息和最终结果。倘若如此,则有利于读者更为审慎地做出判断。

当然,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传播时代,媒体和资讯平台对热点新闻的竞争可谓分秒必争。这种竞争的好处有助于信息和真相的不断挖掘和传播不好的方面则是,抢时效会导致最初的信息可能比较粗砺而有偏差,舆论不断出现“反转、辟谣”的波动

但是,哪怕最初出现局部的舆论混乱,如果信息发布渠道畅通的话,谣言也是容易在舆论延展过程中得到澄清的。而如果信息发布渠道不畅的话,真相可能难以发现,甚至出现了“真相”也不容易得到大众的信任。而当下媒体之所以表现得比以前更为迫切地抢时间,除了竞争压力之外,对信息发布渠道的顾虑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如果有普通读者面对这样的舆论场景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多了解一些当前的媒体生态和背景,或许能少一些困惑。

总体来说,此次事件中,官方反应迅速,回应也算得体。与此同时,庆幸这个消息是假的,否则就太可怕了。但人性本恶,类似的事件不是没发生过,不能不防。

这次事件也说明,在信息渠道正常的情况下,网络谣言的澄清并不困难。所以,我一方面支持对此次传谣者依法惩处,但也希望不要因为此次事件而对网民在各平台的言论发表产生过度限制。

作者:苏庆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

▷ 编辑:覃旭

▷ 排版:@魚香



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计划C计划是一家致力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机构。C计划的C,是指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Civic Education(公民教育)。推广思辨教育,重塑公共理性。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蓝方:倦怠社会,我们想培养怎样的人?

C计划8周年现场回顾:相互联结,彼此看见

叶明欣:8年是一个开始,也是∞ (无限) 的展望 |C计划八周年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