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

理科假文青
·
·
IPFS
·
很多人經常把期待和愛搞混了,總覺得如果自己期待的事,別人沒有滿足的話,自己就是不被愛的。

📖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

你是否曾經不經意地用責罵或懲罰的方式,試圖讓孩子更加努力讀書?這樣的做法,真的是愛的表現嗎?孩子們感受到的,會是關愛,還是疏離和傷害?

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曾經這樣做,那這本《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就相當值得一讀。作者巧妙地將冰山理論融入書中的故事中,透過故事人物的對話與互動,讓我們逐步發現自己的內心世界。

💡 再怎麼巨大的愛,只要表達的方式不對,就不是真正的愛。

▍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李儀婷老師以專業的心理學背景,結合她講故事的天賦,成功將深奧的薩提爾「冰山理論」轉化成淺顯易懂的故事,讓大人或小孩,都能從中學習到生命中重要的課題。

冰山理論」是由二十世紀著名心理學家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提出,藉由冰山理論來解釋每個人內在世界的複雜性,這個理論將個人狀態分為外顯(看得見)與內隱(看不見)的部分。一個人表面上的行為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更深層的情感、需求和期待,則隱藏在水面下這些隱藏的部分,往往才是驅使一個人行為的關鍵

整本書以五篇故事為主軸,透過「給孩子的信」的形式,仿佛在與我們進行深刻的情感對話。書中的角色往往會因為期待、表達、傾聽、承擔和死亡這些課題而產生衝突,而這些衝突最後都引導著主角走向更深的自我認識與成長。

從期待到接納:五篇故事的核心

本書透過五個精心設計的故事來探討不同的心理議題,包括「期待」、「感受」、「表達」、「觀點」和「渴望」。這些故事不僅僅是對童話形式的復述,更是對生命課題的深刻探索,下面簡略概述故事背後想告訴我們的事。

  1. 期待與愛的界線 — 期待

    《橡皮糖公主》這個故事探討了「期待」與「愛」之間的區別。故事中的橡皮糖公主因為自己的期待沒有被滿足,開始認為身邊的人不再愛她。

    💡 真正的愛並不是回應所有的期待,而是能夠接受不完美的彼此。

    這個故事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經常將期待與愛混為一談,認為如果自己的期望沒有被滿足,那麼他們就是不被愛的

  2. 感受與接納的力量 — 感受

    在《聖甲村的眼淚》這個故事裡,主角雷娜因為失去父親,害怕面對情緒的洪流,從而變得無法流淚。她選擇壓抑自己的感受,結果反而成為一個讓村民恐懼的壓迫者。故事最終的轉折在於,當雷娜接受了自己的情緒,眼淚變成了勇氣的象徵,幫助她擊退了海盜。

    💡 情緒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我們內在力量的一部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孩子需要學會如何健康地釋放情緒,並且理解情緒並不是壞事。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幫助孩子理解和接納自己真實感受的角色。

  3. 愛的表達與一致性 — 表達

    《孫山的處境》是我最喜歡也最有感觸的一個故事,孫山是一個擁有解決問題能力的角色,但他在面對別人的時候,卻經常無法順利幫助到他們。當他輕鬆面對問題時,一切順理成章;而當他過於用力時,反而適得其反。

    💡一致性的表達需要我們先學會傾聽,並且用提問引導對方找出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地提供建議或答案。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何以一致性的方式表達自己。這種表達既能忠實反映自己的內心,又能顧及他人的感受。當我們能夠用一致性來進行溝通,對話不僅變得更真誠,也能更好地拉近彼此的距離。

  4. 觀點與人生選擇 — 觀點

    《珍珠王子》這個故事探討了「觀點」的重要性。卡特爾王子在為了他人活著和為自己活著之間徘徊。他一開始選擇為別人奉獻,但最終失去了自我;當他決定為自己活著時,卻遭到人民的反對。

    💡 每一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而每一個結果都需要我們學會接納和承擔。

    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發是,不同的觀點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世界並非黑白分明,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選擇,以及是否能夠承擔後果

  5. 渴望與愛的真諦 — 渴望

    最後,《不死精靈》這個故事探討了「渴望」與「」之間的關聯。故事中的不死精靈渴望愛,但又害怕失去愛,因此採取了疏離的方式,最終推開了自己的孩子。不死精靈終其一生尋求不死的答案,卻忽略了生命本質中的死亡與愛。

    💡 只有正視內心深處的渴望,並與他人的需求產生連結,才能真正感受到愛的存在。

    死亡雖然讓生命受限,但同時也提醒我們要活在當下,珍惜每一段與家人和朋友的時光。這也許正是這個故事所想傳達的:愛不是永恆的,但正因為它的短暫,我們才更應該把握每一個瞬間

愛的多樣性與一致性表達

本書強調了「愛自己」的概念。真正的愛自己,不是無視他人的需求來滿足自己,而是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照顧自己的需求。

書中的橡皮糖公主通過要求別人滿足她的期待,似乎是在愛自己,但這其實是一種扭曲的期待,真正的愛自己應該是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滿足需求,而非依賴他人。

作者強調愛自己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內在的,即接受自己的情感,不逃避內心的不安;另一種是外在的,通過正確的語言與他人溝通,不委屈自己,也不傷害別人。這種內外一致的愛,不僅能讓自己感到滿足,也能讓他人感受到愛的溫暖。

💡 很多人經常把期待和愛搞混了,總覺得如果自己期待的事,別人沒有滿足的話,自己就是不被愛的。

而另一個書中傳遞的關鍵訊息:愛是多樣的,每個人對愛的需求和表達方式都不同。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將自己認為是愛的行為強加於他人,而是要學會尊重並滿足他人真正的需求

這點很多人到老了,都還想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管是工作還是家庭生活上,很多時候我們會擅自幫對方決定一些事情,認為這才是對他最好的,一旦對方不接受或有所遲疑,就會不自覺得對對方施加情緒勒索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是不是很熟悉 XD)。

而書中薩提爾主張的「一致性表達」方式,既顧及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又尊重了對方的情緒和需求。這樣的表達方式能夠有效避免溝通中的誤解和衝突,讓彼此的關係更加和諧。這很不容易,但要時刻提醒自己一直練習(深呼吸)。

對應到書中的孫山在面對困境時,嘗試用自己的表達方式來解決問題,但結果適得其反。這也就告訴我們,溝通中,最重要的不是教導或解決問題,而是傾聽,讓對方通過自我反思找到答案

故事的延展與生活的實踐

書中人物的經歷,正是我們生活中的縮影。在現實中,我們常常會因為期待未被滿足而感到失落,或因為無法正確表達自己而產生誤解。而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視角——學會了解自己的內心,並以一致性表達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到愛的力量。

這本書的最終目的,不僅是讓我們懂得如何與他人溝通,更是讓我們學會如何與自己對話。每個故事,就像是一面鏡子,照映出我們內心的真實需求和渴望。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往往充滿了各種情緒與期待,如果我們能夠學會以一致性的方式溝通,並且尊重彼此的感受,家庭關係將會變得更加和諧與緊密。通過這本書,我自己也重新審視與孩子的互動,思考如何更好地表達。

後記:愛的表達與理解

在育兒這塊,我們常常會不自覺用自己童年成長的那套在教育小孩。就如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所提到的「了解你的童年就是了解你自己的關鍵線索。」,要先能正視這個問題,自己才會有所醒悟(蛻變)。

而我自己是透過閱讀,除了增廣見聞外,最重要的是藉由書中得到啟發,讓自己反思。畢竟理論跟實際還是存在一段內化成自己心法的過程。

最後,這本書超級適合親子共讀,整本書的故事都相當精彩,從表達、期待、感受、觀點到渴望,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愛,以及如何更好地表達和理解愛。練習學會以一致性的方式溝通,並且尊重彼此的感受,相信家庭關係也會變得更加和諧與緊密。

#閱讀筆記 #B099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