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與人對話》| 深度的對話不再是人類共享的記憶
本書《重新與人對話》(Reclaiming Conversation)的作者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同時也是另一本我很喜歡的書籍《在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的共同作者。這兩本書都是在探討科技如何影響親密關係,在現今人手不只一機,「線上聊不停,線下沒話聊」的數位時代特別重要。對話、親密關係,是全人類都應該要力挽狂瀾保留的共享記憶。
我特別截選書中的三個章節來深入探討
- 家庭
- 友情
- 愛情
事實上,之所以會挑這三個章節,是因為這三個不同階段的行為,會彼此相互影響著自我成長的內在人格,因此特地挑出來與大家分享。不過在這之前,讓我們先了解,科技媒介如何改寫親密關係;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這裡便顯得十分重要。媒介生態學、心理學給予我的教導在兩本書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用媒介分析的角度思考這些物件如何影響我們,用心理學的角度了解我們在這些媒介當中渴望的到底是甚麼?
了解媒介,同時也是在了解自己。
聲音 —— 睜著眼睛的積極想像
聲音,或者說口語溝通的載體;是具有能力創造空間的媒介。回想一下,你在跟朋友講電話的時候,會不會想要更用力參與這個對話,導致了即使電話另一頭的人不在現場,你在空中揮舞的手勢、姿態就像是這個人在你面前一般。電話是一種雙向傳播的工具,兩人彼此所創造的空間,透過電話讓聲音可以在話筒間共享。
加拿大傳播理論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在分析電話這個媒介時,便以「冷媒介」如此形容;意指,不主動提供訊息、需要使用者主動參與、介入才能獲取到資訊的媒介。你可以發現在講電話的人們都會有這樣的參與感,在電話連線不穩時可能還會提高音量。透過聲音這項媒介特性,用字、音量、語調、抑揚頓挫所創造的想像空間,促成這段對話的共鳴以及和諧。
如果這些都有點對你晦澀難懂,試著想像跟網友語音通話時你會想些甚麼?在我訪問很多交友軟體的使用者,都會說自己在講電話的當下會在腦中拼湊這個人的形象,如果對方有提供照片,聲音甚至可以讓這張照片活起來,加強我們腦中的拼湊。諷刺的是,使用者也都在事後跟我說這樣的積極想像讓雙方在現實見面時,往往會在心中留下很大的形象落差;因為往往都會把對方想像的太完美,畢竟,有誰會想像一個缺點一堆的伴侶呢?但現實往往不是這麼完美無瑕,起碼,每個多少都會有自己想隱藏的事。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在聲音的來往間,網路提供了一個可以隱惡揚善、偽裝自我的虛擬空間,讓彼此的聲音產生了更強烈的積極想像。
網路 —— 釋放被擱淺的慾望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其著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認為
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願望的滿足
而白天所經歷到的一切,就是拼湊夢境的素材。我在最近思考網路這媒介如何改變人類的心理狀態時,發現網路以及夢境都有非常相似的互補特性,兩者皆能讓使用者(以媒介的角度思考)釋放內心深處被壓抑的慾望。甚至連弗洛伊德晚期飽受爭議的「泛性論」也能在網路上實現。
在《空間地圖》(The pearly gates of cyberspace)一書中以空間的概念去思考網路,我認為這想法可以幫助我們探索,為何到了網路上人們會放大化自己的積極想像。我們所生活的空間,周遭的物體也是以三維的方式呈現,起碼,「人」肯定是三維的維度呈現,而這也是我們的生活經驗;但是轉換到網路這個「空間」時,我們還是依舊用現實世界的經驗去想像看不見的對方。這並沒有甚麼錯,因為我們只是用我們熟悉的經歷去了解「網路空間」的隱喻;《空間地圖》在這裡提出了一個很關鍵的解讀:
不同層次的「真實」應該有不同的空間範疇
網路空間跟現實空間,彼此並不屬於同一層次的「真實」。但是我們並沒有辦法分辨兩者的差異性,導致很多人在習慣網路的世界後回到現實世界的第一句話便是
這裡怎麼跟網路上的不一樣?
聽到這句話,我們便混淆了網路空間裡的真實,把我們所想像出來的物件(伴侶)帶入了現實世界;然而,現實世界的相對應之物或人,卻非我們在網路上「想像」的那樣,這就如同我們用籃球的比賽規則去判斷棒球的賽事違規與否。在這樣的認知失調下,大多數的人卻還是選擇擁抱網路,畢竟,網路的想像空間比現實世界的更大更無邊際,永遠都能讓我們「訂製完美」。
╴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