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個牢騷|失敗的行銷!文策院TCCF特派員VTuber影片炎上下架

DowDow
·
·
IPFS
·
對些小事發牢騷

為了支持台灣文創內容傳播及國際化發展目標,行政院於2019年11月成立了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兩年後的11月,文策院舉辦了創意內容大會TCCF,並廣邀各大廠商參展,期望帶動台灣內容產業興起;然而在11月8日,文策院邀請知名插畫家「H.H先生」合作,以其筆下人物「美美」擔任大會特派員,並發佈了一支非常失敗的宣傳影片,該影片上傳沒多久就受到網友大量倒讚抵制,TCCF官方頻道火速將影片下架。引起網友反感的主要爭議點,在於「VTuber」以及「美美」的角色來歷;讓這篇專欄文章聊聊整起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圖片取自文策院TCCF)

文策院宣稱為推廣IP圖像跨域發展,邀請了有廣大粉絲的療癒系棉花糖女孩「美美」擔任TCCF特派員,藉由Optitrack Prime光學攝影裝置以及動態捕捉系統,為美美建立了3D形象,並在宣傳影片中稱美美為「3D VTuber」。影片公開後,在各個與VTuber相關的社群中引起了大量輿論,主要論述都表示「這不是VTuber」;其中,有部分言論表示不認識「美美」這個角色,更有較為惡毒的言論批評美美的豐腴形象,進而導致美美的粉絲也加入這場爭端中。

VTuber從2018年開始成為了網路流行的詞彙與概念,在全球疫情爆發後VTuber更成為了全球流行話題之一。但從日前發生的「電腦王阿達事件」,就能發現,網路文化在不同社群間仍有著許多不同的見解。不只是文策院對VTuber的概念有誤解,就連有報導過VTuber相關新聞的媒體評論也對VTuber有錯誤的解讀。顯然,即使技術進步加速了資訊的傳遞,仍沒能減少人們誤解陌生文化的情形發生。(有評論這件事的媒體就那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看看)

VTuber全稱為Virtual YouTuber,是指以YouTube為平台直播影片或投稿的虛擬形象創作者。這個詞最早由2016年12月開始活動的VTuber「絆愛」使用,定義為「利用動態捕捉程式達成虛擬形象與真的人結合的角色」,雖然在絆愛之前就已經有類似概念的虛擬角色出現,如「annoying orange」就是一例,但當時並沒有將其定性為虛擬YouTuber。

annoying orange

而所謂的VTuber並不是有設備輸出影像、隨便找個人配音就是VTuber。VTuber雖然是以虛擬形象呈現於人們眼中,但形成VTuber形象的過程需要背後的「中之人」長期經營,並在與觀眾的互動中為「VTuber形象」注入靈魂,而這個過程並不是單純上傳影片就能簡單達成的。

圖片為台灣VTuber

文策院失敗的行銷影片,不只是沒搞清楚VTuber究竟是什麼,更不尊重VTuber受眾的文化形成;雖然這不是政府官員第一次對於次文化不了解的案例,但對於所謂主流文化的「H.H先生」筆下的「美美」也造成了莫大的傷害。文策院的文宣強調美美的「自信」及「勇敢」,但其宣傳影片卻對美美的形象隻字未提,TCCF的主軸更是莫名其妙,硬是將文創產業與當下熱門的「元宇宙」投資話題綁在一起,讓整個影片行銷目標客群定位變得模糊,就像是為了消預算隨便拼湊的交差品。

這件事情並沒有在社群媒體上存在太久,相關新聞很快地就被其他訊息蓋過,文策院也未對影片下架有任何回應表示。但不管是對於VTuber的愛好者、「H.H先生」的粉絲、參展的文創業者或是在相關領域不斷努力的人來說,這場失敗的行銷僅造成了他們的傷害,並未為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帶來任何幫助


這篇文先發表在目前就職的新聞媒體
考慮篇幅的關係,有許多想說的還是就先塞回心裡了

DowDow常出沒在 Matters方格子

成為我的按讚公民 與我一同學習成長吧! LikerLand

歡迎透過各種方式與我聯繫交流喔~~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DowDowDowDow 本名范哲瑋 現為民眾網財經編輯 大學主修哲學系 經營管理研究所 第一份工作在顧問公司擔任工程師 好聽的形容是斜槓 直率的形容是不務正業 內容領域不設限 希望能藉由寫作認識世界! 聯絡信箱:dow1226@gmail.com
  • Author
  • More

「國債」的發行 起源自戰爭的軍事費用

那個「迷因」有夠純 快給我來一點!迷因的起源!

壓垮羅馬帝國的條條大路 淺談劣幣所導致的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