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旅漂流:印度尼西亞》中文真好聽

蕭芸安
·
·
IPFS
·


三寶瓏 Semarang,是印尼中爪哇省的省會,也是印尼第五大城市,從古至今,三寶瓏也是印尼眾多華人聚居的城市之一,華人的文化在此留下深刻的印記。


我住的旅舍位在 Jalan Imam Bonjol 上,這條路靠近政府與相關行政單位所在的市中心,周圍還有許多所學校,也有兩個小型的 Shopping mall 和家樂福,相較於在雅加達入住在破敗且龍蛇混雜的舊城區內,這裡的景況使我安心了一些。

這幾天熟悉了周遭的環境,也提前買好了週五要移動到日惹 Yogyakarta(舊稱 Jogia,大部分印尼當地人對日惹的稱呼)的 Shuttle Bus 車票,覺得在三寶瓏的生活才悄悄開始,卻又即將悄悄地結束......。


入住的旅舍,owner 是位華人,林大哥,會說一些華語,這幾天他幫了我不少忙,他甚至主動提起,明天一早,我可以跟著他的母親一起到唐人街,在那裡有他們另外的生意,日用品店。

林大哥說在他們日用品店對面有家中藥行,老店主是三寶瓏所有客家人中的領導級人物,舉凡所有與三寶瓏客家人有關的事務,都由他負責籌劃,他也幾乎每年都會到台灣一趟,參與客家相關活動。林大哥建議我可以過去與老店主交談,也許可以聽見許多關於三寶瓏客家人的故事。

三寶瓏給我的感覺,十分「傳統」,她不只擁有爪哇島上的爪哇傳統,也有著歷史悠久的華人傳統,這讓我對這座城市更加地好奇,非常期待可以聽聽老三寶瓏人的故事。


印尼之旅進行到此,遇見好多不是華人的印尼人朋友,或是不會說華語的印尼華人,我經常不只一次聽見他們說:「中文很好聽,中文字很美麗。」

他們對於學習中文這件事,總是有著濃厚的興趣。


昨晚在旅舍大廳遇見另一位從泗水 Surabaya 來的華人,Liem 大哥(註1)

於是幾個人,我、Liem 大哥,再加上旅舍的前台阿姨 Yanti 及她的女兒 Novita,就這麼三聲道(華語、英語、印尼語)的聊了起來。


在過去印尼蘇哈托總統掌權的時期,由於當時社會與政治壓力的迫使下,大多數的印尼華人被要求改名換姓,放棄自己祖輩的中文姓氏,而採用印尼化的姓名,但私底下,仍然有許多華人記得自己華人姓氏的唸法或是拼寫方式,他們的姓氏多是依照不同方言聲調(閩南語、粵語或是客家語等)的發音,以最接近荷蘭語的羅馬拼音方式被拚寫出來。


Liem 大哥只記得自己中文姓名的拼音 Liem Pau Jong,卻早已不知道是哪幾個字,於是我試著幫他回復記憶,找出可能的三個字。

後來,索性我也幫 Yanti 和 Novita 找了幾個適切的中文字,作為她們名字的中文翻譯。


當我把幾個對她們而言,相當陌生的中文字寫下來,並教她們如何抑揚頓挫地唸出來時,她們臉上開心的神情,讓我覺得很榮幸。


Mandarin is very difficult.  Yanti 說。(註2)

so I am lucky.  我這麼回答。

我很幸運,我可以說出流利的中文,好聽的中文,寫下美麗的中文字。


在印度尼西亞待上這麼長一段時間,我都說著可以溝通的英語,基礎簡單的印尼語,甚至華語我也必須用較簡單的字句表達(因為多數印尼華人的華語並不是太好.....),我感覺我已經快要忘記中文應該要怎麼說,怎麼樣好好地說。


但是我隱約記得在旅途中有那麼一天,我也忘記到底是因為什麼,我接了通電話,脫口而出的是「正常的中文」時,當時,我聽著從我口中發出的聲調,那一刻,我突然覺得   中文真好聽。


so I am lucky.

we are lucky.


蕭芸安,林寶中,洋蒂與諾薇塔,

在三寶瓏 學中文(註3)

Yanti 及 Novita 的繁體中文名字
*註1:Liem,應是按照漳泉/潮州,或客家話所拼寫而成的華人姓氏:林姓。

*註2:本文所提及之「中文」與「華語/華文」,是指中國大陸的「普通話」,台灣的「國語」,暫不討論其他中文/漢語之方言分支。

*註3:印尼國內目前的華文教育皆以簡體中文為主,教材一切參照中國大陸,大部分華語師資都是到中國不同地區的師範體系學校培訓,三個月到數年不等,亦有直接從中國大陸聘請的教師。


*延伸閱讀:

印度尼西亞華人姓氏

華人姓名大不同:為什麼在星馬,同一種華人姓氏有不同拼法?

想在富比士榜上一眼認出華裔富豪,先看你能否察覺他們的「隱藏漢姓」


*此旅行計劃為2015年《聲旅漂流,印度尼西亞:探尋千島之國的華人文化基因》,由財團法人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第三屆思想地圖計畫資助。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蕭芸安台灣音樂創作人、聲音藝術家、旅行者、心理學實踐者。 芸安對亞洲傳統文化及東方哲學思想有著濃厚的興趣,計畫性地旅行亞洲多地,將聲音採集作為文化觀察的媒介,並結合音樂,創作出不同形式的展演作品。 2020年起,開始深化自身表演方法論,開展《循聲旅者》系列展演及工作坊活動。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