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近代化列車是如何開進台灣的呢?
你有想過身邊各種現代化產物是怎麼來的嗎?大家一早起來會到「廁所」拿「牙刷」刷牙,用「自來水」漱口。出了門,開「汽車」上班,在「馬路」上抱怨塞車。午餐吃「牛肉」湯,下午又吃「巧克力」解饞。晚上久違的和三五好友去「運動」。這些早習以為常的事物,對咱們老祖宗的生活中可都很稀有。
這本《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是本輕盈趣味的歷史小書,作者陳柔縉用生動的筆觸,從飲食、日常用品到社會文化等面向,介紹了近50樣現代化事物。帶你了解這些現代生活早已不可或缺的東西,是如何走入台灣人的視野中。這篇文便隨手挑5樣和大家分享。
【1. 牛肉】
現在吃牛不稀奇,但相信很多人家中長輩還是有忌諱不吃牛,而這樣的「禁忌」是有原因的。過去牛兒甚為珍稀,又是農村營生的主要工具,自然不能亂吃。在清領時,甚至有過不能殺、吃牛的禁令,生怕大家因貪食而毀了耕田好幫手。
而這樣不食牛的文化,在日治時期遭遇挑戰。
日本人原先也不吃牛,但明治維新後為了徹底西化,天皇身先士卒吃起牛肉。爾後,如此吃牛文化也隨著日本統治傳進台灣。日治二年就有牛肉店「一心舍」開張,到了1899年,台北城周邊更已有9家特約牛肉店。不過台灣轉變不如日本徹底,戰後還是有許多人遵循著不吃牛的傳統。
會挑牛肉來分享其實是聯想到自己的工作經驗。半導體業禁忌很多,其中一項便是「驗機不能吃牛」,不然機台會不乖。不過在幾次隱忍不吃,機台依舊爆炸後,我已經不管甩這禁忌了(笑)。
【2. 廁所】
廁所是現代生活必需品。但其實一直到19世紀末,台灣人多半還是隨地解放,田裡、樹下或井邊皆可「廁」;女人不適合「野放」,就在家中放個大尿桶了事。一直到日本取得台灣後,才開始用公權力介入,強迫改變這些如廁文化。
早在日本甫接管台灣,各地抗拒大小戰役還尚未擺平,就開始取締罰款隨地便溺。1986年詹振、林李成號朝人馬在南港作戰,列舉八項「日寇罪狀」,最後一條居然是「放尿要罰錢」。追求自由「解放」竟成了抗日理由,甚為趣味。
當然一味取締不是辦法,日本也興築公廁,從供給面改變台人習慣。在1897年5月,台北誕生首座公廁(那時稱「共同便所」)。從此台灣才漸漸擺脫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3. 耶誕節】
耶誕節現在已是大節日,每到12月,可說處處都浸在聖誕的紅綠氣氛中。舊時的台灣文化當然沒有聖誕節,那這西方盛事又是怎麼進入台灣的呢?
第一感可能會以為是經由傳教。但書中說,早期的基督教傳教活動其實幾乎沒有聖誕節紀錄。《偕叡理牧師傳》就提到馬偕反對「過」聖誕節,擔心這節日被世俗化。
事實上,慶祝聖誕節的習慣還是是從日本傳入的。作者考據《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發現在1913年到1931年間能找到大量聖誕相關新聞,顯見聖誕節那時已在台灣紮根。
不過聖誕節漸漸世俗化則是戰後的事。蔣介石夫婦都是虔誠基督教徒,對聖誕活動極為熱衷,對社會接受聖誕節,自有啟發作用。國民政府也多次舉辦聖誕活動,如台灣省主席吳國楨就曾於1951年聖誕夜宴請全體省議員。久而久之,聖誕節便長成現在的榮景。
【4. 運動】
台灣到清治末期,有在「動」的只有庶民階級為了討生活不得不的勞動,仕紳們只會抽抽鴉片、吟讀詩文,沒有運動強身的觀念。
這樣重文輕武的傳統,到日治時期被強迫翻轉。日本對台灣西化採用徹底模仿移植,打算在台灣蓋起「西方文明樣品屋」。於是,各項體育技能,諸如體操、運動會、棒球、網球就陸續被「搬」進台灣人的生活中。
那時台灣甚至連入學考試都必須通過體能測驗。在《嘉農口述歷史》一書中,校友陳保德就提到要體能測試過關才能筆試。項目包括一百公尺、跳遠和引體向上等。體能不合格的話,就算小學成績再好,都只能回家吃自己。
說來可惜,這樣的重視運動的精神似乎沒有傳承到下來。現在台灣好像只有久久一次的奧運或世界盃,能喚起大家的體育魂吧。
【5. 職業婦女】
現在女生在職場工作已是相當稀鬆平常。然而在1860前,台灣的經濟主力是以米糖為主,導致職業分化有限,女人因而無法出外工作,成為經濟來源。
直到天津條約簽訂,台灣開放多處港口為通商口岸,使得茶葉貿易興起。在人力需求下,採茶女成了女性第一個明顯「職業」。
日治時期現代化項目漸增,女性的職業項目更加廣闊。1900年台灣開始有民用電話,接線生一職便被女性攻佔。1922年民營公車開始營業,於是民營女車掌們也開始現身車頭。
不過書中提到,那時的女子教育其實仍側重養成好太太、媽媽為主,家事課程偏多。不少菁英女性婚後便放棄職業。如台南名門閨秀黃坤卿,原本在東京攻讀齒科,卻在結婚後被先生朱昭陽要求放棄,理由是「結婚了,還想摸人家的臉幹什麼?」
想來現在女性的狀況確實好上不少。雖說仍有改善空間,但看看過往歷史,未來會越來越好的吧。
【後記:當思不易】
如果說之前介紹的《巷弄裡的台灣味》是用台灣小吃的角度來窺探台灣史,那這本《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則從現代化的視角來梳爬台灣這塊土地的過去。對我來說,同樣相當新鮮。
會讀此書,是因前陣子看到作者陳柔縉因車禍不幸過世的消息。看到各種感念文如雪花般在社群上洗版,但我對她卻無所知悉,慎感慚愧,遂決定要將她的作品來拾來瞧瞧。讀完此書,更讓我覺得該去把她的作品補齊。
書中可看到她蒐整各式遊記、日記、信件、報紙等多元又生活化的歷史紀錄,精準還原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樣貌。要從如此繁雜無序的資料中抽絲剝繭,陳柔縉爬梳史料的功力可見一斑。
此外,我也很有感那些我們慣常的東西,在過去其實相當珍「貴」。比如那時公教人員的月薪大約一、二十元,但打通電話就要六元,蓋個蹲式廁所要八十元,想買台普及型鋼琴則得花上五百元,根本吃人。想想活在這人手一機的時代,可真該惜福!
陳柔縉說,過去許多台灣史著作多少帶著「為台灣人而寫」的民族精神,想藉此建立台灣人的自尊與認同。然單以「台灣人」的角度出發,並無法窺見台灣多元的歷史全貌。如台灣近代化歷程與日本便脫不了干係,但戰後教育往往刻意忽略日本統治的事實。這本書就是填補這些被消失的歷史脈絡。
是歷史事實,就是歷史事實,沒甚麼好選擇講或不講的。日本時代的歷史並不僅屬於日本人,台灣人也在其中,更沒有必要避而不談。
-陳柔縉
我想,或許誠懇地回頭觀看還是必要的。唯有誠實面對過去,才能更穩實地走向未來吧。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和哀居↓↓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