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來都不客觀

過客
·
·
IPFS
·

昨日我在臉書稍微與人唇槍舌戰一下。大抵是一名母親認為補習開銷過大,是捨棄英文還是音樂先。

我先不談我的觀點。底下的留言倒是有趣的很。說是「英文與國際接軌息息相關」,又說「音樂建議有興致再學」。當然也有英文或音樂「無用論」參雜一起;所有喜惡確實地透過「客觀」這項包裝傳遞出來。不論何種建言那都是「別人的觀點」;所以最後我只留下一句:「建議回去問問你的孩子。」

不知各位有沒有遇過「自己觀點」被忽視的怒氣。認為自己給的是良言,認為自己洞悉問題,認為自己非常「客觀」。客觀是一個魔咒,特別是當「我的觀點」與「客觀」同邊,帶來的興奮與滿足感是無可比擬的;指責別人的錯誤就是個例子。不可否認,人類喜歡群聚並討厭承受痛苦;這些源自過去的蠻荒,害怕因受傷而失去性命,所以必須結夥提高生存。

天性沒有好與壞,只是看著被群體逐出的人總是心有戚戚焉;每個人都想與英雄站同側,好去掩飾自己的懦弱與邪惡;哪怕真有一絲人性的光輝,多數時候仍是被惡意掩埋。說是與「善」同群,也許「善」直到今日都是孤獨的。

「客觀」與「偽善」到底必須維持? 我還是說得保持。都說黑色白色中間夾了灰色,人性也是;面對肉體與靈魂,原始慾望與崇高理想的拉扯,人類總是處於這樣的矛盾;我沒必要說人的好或壞,因為有的只是活在社會下的生存與掙扎。

活在這樣的時代……不說了,我還是回頭處理我的報告吧。


想跟我討論也可以來粉絲專業 ---- FB

縮圖都是我自己拍的 ---- Instagram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過客筆,既可為刀亦為繩索,救人於火熱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思考造就人類

有溫度的人

失去美學的台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