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思辨,真的有用嗎?
最近看了一下Daniel T. Willingham教授(曾任職於美國國家教育科學委員會)的文章,專門討論批判性思維的,或說思辨教育的成效。
答案是,思辨教育的成效,專教各式謬誤偏誤、定律效應、困境解方(以下統稱思辨技能)的那種,其實不太明顯。他同意思辨一定可以教,因為成功案例確實有,但似乎不易用「思辨教育」的課程設計來大規模傳授。
Willingham蒐集的實測結果是,教了這些東西後,學生都懂得在原案例中應用,但給了新案例就常常不會。值得注意的是,其觀點大幅偏向「如何解決日常可見的具體困境」,尤其是科學已經研究過的。
其中一個經典案例是:受試者被告知,某種射線可用來治療惡性腫瘤,但該射線會對健康組織造成強烈副作用。那麼,有什麼好方法來完成治療,又避免副作用呢?
在答題之前,受試者都有讀到一個戰爭故事:在攻擊堡壘時,如果全軍都走同一條路,將會死傷慘重;但如果改成幾路同時行進、最後在堡壘下會合,則可以讓敵方難以兼顧。
如果某人明確告訴你,這個戰爭故事和腫瘤治療,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很快就能想到正確解法:從幾個不同角度,使用幾道較微弱的射線來對付同一腫瘤。但實測時並沒有這個提示,而很多人解不出腫瘤題。
Willingham得出的結論是,真正難的並非這個解法本身,而是聯想到它並用在不同情境上。換個方式說,思辨帶有情境依賴的性質:由於學生們在某些情境下懂得運用思辨,某些情境又不太懂,代表思辨並不會理所當然地泛用於各種情境。據此,思辨教育除了展示各種思辨技能,還該教導何時該用哪一種。
Willingham把它稱為辨識問題:人們知道在飛機彈孔案例中,倖存者偏誤非常重要,但不太容易主動辨識出,現在面前遇到的難題,能否用先前學過的幾種思辨技能來解決。再擴大點看,就變成了轉移問題:在A領域中習得的、解決問題的思辨技能,多大程度上能直接轉移到B領域中來應用,或說還需要哪些東西支持。
他的結論接近於綜合法,也就是邊教知識內容、邊教思辨技能,前者是領域專用,而後者是領域泛用,試圖在兩者間達到某種平衡。更詳細地說,是四個步驟:
1.為各領域制訂出,特別會用到的思維法列表。
2.確認每個領域該教授哪些知識內容。
3.計畫知識內容、思辨技能之間的先後順序。
4.確認哪些知識和技能,應該多次重覆提起與討論。
而這種傳授法,預期有如下幾個好處:
1.面對簡單問題,可快速提取已知的解決方案。
2.面對複雜問題,不見得給出完美解答,但至少挑選出幾個較優選項。
3.在面對不太熟悉的情境或領域時,能較快理解必要知識、找出問題核心,並保留足夠的專注力。
這就代表,Willingham多少已經承認,單單先教較為抽象的思辨技能,而缺乏知識內容作參照,是不太可行的。這也和我自己的實測相一致,雖然通識課屬於一種泛用型設計,但越高年級的、越有人生經驗的學生,對謬誤、偏誤等概念確實越有感,也越容易聯結到生活或工作的真實困境。
不過我認為,雖然辨識、轉移等狀況確實存在,但實務上除了難易問題以外,也必須考慮動機問題。簡而言之,如果你很有動力去解決某困難,就願意投入更多成本(時間或腦力等),那麼辨識、轉移自然更容易實現。這就是馬克.吐溫說的,如果你想讓一群水手出航探險,最先該教的不是造船技術,而是渴望遠方。
雖然我們很難證明,若思辨教育效果有限,問題主要源於動機缺乏還是能力(聯想、辨識、轉移等)缺乏。但就我自己所見,動機缺乏是比較明顯的,或至少是內隱/外顯知識之類,有沒有主動去練習的問題。
更具體點說,你背下了數學課本上的所有公式,就一定比較會解數學題目嗎?大部分人都會說,幫助當然是有,但也需要練習,尤其是哪種題目該用哪種公式。事實上,史丹佛大學就區分出快兩百種謬誤,背下這堆謬誤就更會思辨了嗎?幫助當然是有,但也需要練習與辨識。
我不太肯定,有沒有辦法繞開個人動機,直接去刺激聯想、辨識與轉移的發生,實作後是有些效果,但也許只能在課堂上重現也說不定。所以我認為,對高中以下的學生,做動機(甚至情感)聯結的確重要,至少有助於留下運用記憶。教比較抽象的東西,時間一長沒用到,加上他自己聯想不到生活經驗,也很可能會忘記。
此外,Willingham有比較過文化差異。美國學生在遇到記路問題上,解答狀況相當好,這很可能是因為,文化背景中有糖果屋撕麵包屑留記號的故事。中國學生則反過來,在記路問題上不怎麼樣,但若遇到歷史典故提過的東西(譬如「上駟對中駟,中駟對下駟」),表現就明顯較優。
這算是正面訊息,就是有些思辨技能確實比較容易留在腦海裡,可能是聽過很多次,也可能是有試著用過。然而,這狀況能否在課堂上複製?也許就是得透過故事加金句的方式才容易傳下來,或說它們特別能和生活中的情感記憶聯結起來。
綜合上述,我自己會認為,大二以下的思辨教育,主題知識、案例分析或情境經驗的比例最好高一些,年齡越低越是如此;但對大三以上,思辨技能的比例可以較高,雖然這多少是預設,大家會主動對照自己當下的人生與職場。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