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 Day 1 | 晚餐
妳在小學三年級第一次學會煮飯。只是白米飯。
父母工作忙碌,放學時間妳通常自己走路回家,瓦斯爐上燉著蘿蔔湯,阿公去市場買菜了。妳得從廚房系統櫃下的儲米箱裡量出兩碗米,倒入電鍋內膽,淘兩次米,倒入兩碗半的水,放進電鍋,按下「煮飯」的按鈕。
然後拿出作業,坐在客廳桌前——也是飯桌——寫作業,等阿公從市場買菜回家,炒空心菜(偶爾空心菜會變成炒高麗菜、四季豆)、煎雞蛋,肉在鹹肉和滷豬腳之間互相輪班,配蘿蔔湯。這是妳的日常,也是阿公的日常。
作業收起來以後,飯桌上就會佈上這些菜色,明明是一家五口,飯桌上永遠只有阿公、妹妹和妳自己。
也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妳的矛盾型依附。
後來阿公搬出妳家,飯菜就沒有了。妳和妹妹得走路到更遠的地方,母親上班的工廠,寫作業、幫忙剪線頭、燙衣服,然後吃母親從麵攤買來的陽春麵或水餃。
妳不喜歡吃水餃的內餡,在更小的時候,妳會挑著皮吃,最後再假裝吃掉內餡,進到廁所去把它們吐進馬桶裡。連同妳的年幼天真一起吐掉,妳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學會說謊的。
「都有吃完嗎?」
「有——」其實沒有,馬桶替妳吞食了絕大部分的水餃餡。
妳記憶裡的飯桌,並沒有一家和樂融融,彼此交換日常的戲碼;亦沒有嚴肅氣氛,對兒童來說苛刻的飯桌禮節,要妳「食不言,寢不語」;更沒有在飯桌上揭露秘密,令到彼此食不下嚥的景象。
妳們只是安靜地吃飯,讓電視播著卡通,邊吃飯,邊配電視——那時的電視還是厚重的一台,映像管的電流在裡頭滋滋作響。
妳記憶裡的晚餐,一直都是這樣具備阿公的愛和父母因忙碌而冷漠的殘留。
長大以後,因著兒時的記憶,妳再不習慣和他人同桌吃飯,但妳學會了將水餃內餡吞吃進自己的肚子裡,讓說出來的謊更巨大,「我當然愛妳呀。」或「我當然有想你。」
妳的人生飯桌,剩下妳自己買來的便當,配電視綜藝或戲劇,用隔著螢幕的荒誕罐頭笑聲或戲劇化的背景音樂,用力驅趕溢滿室內的空曠,那是妳再也改不掉的壞習慣。
第一天:當講到「吃飯」這件事,第一個出現在你腦中的場景是怎麼樣的?你在這個場景中是甚麼角色、怎樣的狀態?盡可能詳細地描述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