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内地生对反修例运动态度问卷结果报告(上)

山城学生研究小组
·
·
IPFS
·

*收集时期:9月8日-9月19日

*样本数=268

*收集方式:通过研究团队的Facebook Page、研究成员朋友圈、内地生微信群,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布

修订声明:

初次发布报告之后,在各位的帮助下,发现有诸多不足以及错误,我们咨询了学校老师,得到了意见之后,做了几处修订,其中对于政治概念的了解程度及运动整体态度、各个诉求的关系,我们构建了多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而非原有的单变量模型,得到了较为可靠的结果,并放上分析数据的表格,供大家参考。描述性数据(Descriptive data)部分没有更改,我们仅更改了回归及相关性分析的部分。

本着对调查结果负责、对读者负责的原则,为避免引起对报告内容及数据结果的误解,我们在发布修订版的一段时间过后将对修订前的初版进行站内隐藏设置。谢谢帮助我们的各位读者,也谢谢各位的理解和支持。

以及先于开头放上我们认为存在的不足:

  • 我们的样本数为268人。他们都是就读于或曾经就读于中文大学的内地生,三四年级的本科生稍多,或不能充分代表在港内地生整体。
  • 我们采用了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问卷、即“滚雪球”的取样方式,未能做到随机取样,这也削弱了样本的代表性。由于我们是学生团体,缺乏资源和资金,无法做到完美的随机抽样调查。我们已尽力推广,最终收集到268个样本。
  • 受访者是通过无奖励机制自发填写问卷的。我们不能忽略他们自身的政治参与度与填写意愿之间的潜在关联 - 愿意无偿参与此调查的内地生可能本身就对此问卷的主题感兴趣。这也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此为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数值的正相关及负相关的系数参考说明:

1 : perfect positive relationship

-1 : perfec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low 0.35 = weak 弱相关性 

0.36-0.67 = moderate 中等相关性

0.67-1 = strong 强相关性



我们是一群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本科生。在持续数月的社会风暴中,我们观察到有这样一个群体处于漩涡之中:他们直面着一场故土与异乡之间的战争,而难以在纷乱中确认自己的位置;他们时常背负着被两方强加的混合形象,也更容易挣扎在身份认同的困境之中。

他们是在港读书的内地生。由此,我们组成了山城学生研究小组,希望可以通过学术研究的方式客观地描绘出这个群体的面貌、破除外界投射在这个群体身上的迷思与刻板印象。我们尝试勾勒出这个群体内部多元的声音,因为我们相信每个个体都有发声的权利,而不是被集体代表。

我们知道本次研究仍存在许多不严谨与不完善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如有任何想法或建议,欢迎通过脸书主页(@山城学生研究小组)联系我们。


样本代表了谁?——样本的基本信息      

年级分布

        本调查团队共有八人,全部为中大本科生,其中六人为四年级学生,两人为三年级学生;问卷链接主要通过团队中研究者的微信聊天群组及朋友圈分发和传播。调查中,共收到有效问卷268份。考虑到问卷设计团队的人员组成以及问卷分发的方式,填写问卷的人员中,中文大学本科三年级(19.8%)本科四年级(21.3%)占比最高。本科一年级学生占比13.4%,本科二年级占比12.3%; 4.9%为五年级及以上的本科生,10.4%为研究生;其余18%的参与者为曾在香港完成学业的人士,其中4.9%已毕业但不在香港工作,13.1%已毕业且在香港工作。

        我们采用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年级是否与本次反修例运动的总体态度有显著关系,由于研究生情况复杂,我们在这本题,分析的数据为大一到大五及以上的同学,即在香港读本科的同学。根据统计学的概念,两者相关性的r值为0.169**,有弱的正相关性。这可能在小程度上暗示了年级越高,在香港呆的时间越长,对该项运动的态度越为支持。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Figure 1 问卷参与人员年级分布]


入学途径

        81.7%的受访者是通过高考途径入学的内地生,其余18.3%则通过其他途径入学,包括DSE,A level,SAT等。因此,本次调查中的“内地生”群体并不仅限于通过高考途径入学的学生,其亦覆盖到了部分具有中国内地成长背景的中大学生。 根据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的结果,入学方式与此次反修例运动的态度没有显著相关性。


[Figure 2 问卷参与人员入学方式]


学系分布

问卷参与人员的学系分布情况如下:29.9%的人来自工商管理学院,25%的人来自社会科学院,16.4%来自工程学院,16%来自理学院,10.1%来自文学院,1.5%来自法学院,1.1%来自医学院。学系分布情况与中大不同学系内地生比例有关。

根据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的结果,内地生所在专业与对此次反修例运动的态度没有显著相关性。



[Figure 3 问卷参与人员学系分布]


内地生用什么窗口看反修例运动?——内地生接受反修例运动讯息的媒介调查


计算公式: 阅读频率=(选择从不的人数*1+有时*2+时常*3+大多数时间*4+总是*5)/268。

外国媒体(包括中文版外媒,譬如BBC中文、WSJ中文等)是受访内地生阅读频率最高的用于日常接收关于反修例运动讯息的媒介(阅读频率为2.67)。第二名是内地官方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央视等)(2.45)。排名第三的是聊天及朋友圈等私人传播途径(2.4)。

四至六名为香港媒体。内地生阅读频率最高的港媒是端传媒(2.25),其后是香港01和明报,频率分别为2.22和2.14。

排名第七的为微信自媒体公众号,阅读频率为2.1。

排名最低的三家媒体为众新闻(1.37)、星岛日报(1.37)和东方日报(1.36)。


[Figure 4 受访者日常接收关于反修例运动的讯息的媒介]


受访者态度素描——对运动的整体态度


逃犯条例草案

对于港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草案》,有8.6%的人表示非常赞同,22.0%表示比较赞同,两者共占30.6%。持不赞同态度的受访者占样本总数的37.7%,包括16.8%非常不赞同和20.9%比较不赞同。另外有1.9%的人表示不了解。

[Figure 5 受访者对修订逃犯条例的态度]


反修例运动

共有36.2%的受访者对反修例运动持不支持的态度,其中选择非常不支持与比较不支持的人分别占比13.4%和22.8%。持支持态度的人则占34.7%,其中包括非常支持(10.4%)和比较支持(24.3%)。

[Figure 6 受访者对反修例运动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在回答以上两道问题时选择“中立”:29.1%的受访者对反修例运动持中立态度,29.9%的受访者对修订草案保持中立。本团队将通过他们后续的回答,尝试剖析保持中立立场内地生的心理和行为,并将潜在的联系作为我们重点探究的问题之一。


你了解吗——受访者对香港政治概念的熟悉程度

指引:图中青色系代表了解或比较了解,黄粉色系表示了解较浅或不了解。

        对于香港的各大政治概念或事件,受访者最为熟悉的政治概念是逃犯条例,有21.6%的人都选择“听过且完全了解”,40.6%的人选择“听过且比较了解“。另了解程度排名前五的均为本次反修例运动的相关名词或事件:逃犯条例、五大诉求(31.9%听过且完全了解、26.1%听过且比较了解)、“八·一三”机场暴力事件(21.3%听过且完全了解、32.2%听过且比较了解)、“七·二一”元朗暴力事件(21.0%听过且完全了解、31.1%听过且比较了解)和“七·一”冲击立法会(16.0%听过且完全了解、27.7%听过且比较了解)。

        知名度最低的三个概念/事件是独立调查委员会(14.8%听过且完全了解、18.2%听过且比较了解)、铜锣湾书店事件(11.2%听过且完全了解、15.7%听过且比较了解)和立法会功能组别(11.5%听过且完全了解、11.8%听过且比较了解)。


[Figure 7 受访者对香港政治概念的了解程度]



缺一不可?——受访者对于“五大诉求”的态度

根据调查,最受认同的运动诉求为“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有60.4%的人持支持态度(36.9%非常支持,23.5%比较支持),11.6%持反对态度(4.1%比较反对,7.5%非常反对);另有21.6%的受访者表示中立,6.3%的人表示不了解其含义。

认受度第二高的诉求为“正式撤回逃犯条例”。特别指出,港府在9月4日已正式提出撤回,此问卷发放时间为9月8日-9月19日。有29.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支持,23.1%表示比较支持;11.6%表示比较反对,7.1%表示非常反对;另有25.7%的受访者表示中立,2.6%的人表示不了解其含义。总体而言,有53%的人对正式撤回逃犯条例持支持态度,18.7%对其反对态度。而在“受访者对于修订《逃犯条例》的态度”中,有30.6%表示赞同,远远高于反对“正式撤回逃犯条例”的比例,而两个问题的中立者比例差别不大。

最不被受访者最接受的诉求为“停止检控示威者,释放被捕人士”,有32.1%的人表示非常反对,26.5%的人表示比较反对;10.4%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支持,6.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支持;另有22.8%的人表示中立,1.5%的人表示不了解其含义。总体而言,58.6%的人对“停止检控示威者,释放被捕人士”持反对态度,17.1%对其持支持态度。

对于“撤回对‘6·12’事件的暴动定性”的诉求,有16.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反对,22.8%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反对;18.7%的人表示比较支持,19.0%的人表示非常支持;另有18.7%的人表示中立,4.1%的人表示不了解其含义。总体而言,有39.6%的受访者对“撤回‘6·12’事件的暴动定性”持反对态度,37.7%的受访者表示支持。

对于“实现双真普选”的诉求,有13.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反对,14.6%表示比较反对;16.4%的人表示比较支持,18.7%的人表示非常支持;另有28.7%表示中立,8.6%表示不了解其含义。总体而言,有27.7%的受访者表示反对“实现双真普选”,35.1%的受访者表示支持。

[Figure 8 受访者对五大诉求的态度]


受访者对“6·12”事件的了解程度与对“撤回‘6·12’暴动定性诉求”态度关联分析

我们试图找出受访者对诉求的态度和其对诉求了解程度之间的关联性。图中绿色代表不了解或了解程度较浅,蓝色代表比较了解或完全了解。

非常支持撤回“6·12”暴动定性的受访者有50位,其中有15人听过且比较了解,23人听过且完全了解,两者占比76%。非常反对撤回“6·12”暴动定性的受访者有61位,其中有17人听过且比较了解,14人听过且完全了解,比例为50.8%。

比较支持撤回“6·12”暴动定性的受访者有51位,其中有18人听过且比较了解,10人听过且完全了解,比例为54.9%。比较反对撤回“6·12”暴动定性的受访者有45位,其中有13人听过且比较了解,7人听过且完全了解,比例为44.4%。

[Figure 9 对6·12事件的了解程度和对撤回6·12暴动定性诉求态度的关联]

 


受访者对双真普选的了解程度和对实行双真普选诉求态度关联分析

非常支持实现双真普选的受访者有50位,其中有22人听过且比较了解,19人听过且完全了解,比例为82.0%。非常反对实现双真普选的受访者有35位,其中有8人听过且比较了解,6人听过且完全了解,比例为40.0%。

比较支持实现双真普选的受访者有63位,其中有14人听过且比较了解,8人听过且完全了解,比例为34.9%。比较反对实现双真普选的受访者有11位,其中有1人听过且比较了解,1人听过且完全了解,比例为18.2%。



[Figure 10 对双真普选的了解程度和对实行双真普选诉求的态度的关联]


受访者对于独立调查委员会的了解程度和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诉求态度关联分析

非常支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受访者有99位,其中有32人听过且比较了解,33人听过且完全了解,比例为65.6%。非常反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受访者有20位,其中有4人听过且比较了解,5人听过且完全了解,比例为45.0%。

比较支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受访者有63位,其中有14人听过且比较了解,8人听过且完全了解,比例为34.9%。比较反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受访者有11位,其中有1人听过且比较了解,1人听过且完全了解,比例为18.2%。

 

[Figure 11 对独立调查委员会的了解程度和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诉求态度的关联]


与第一版有研究方法不同的部分:

受访者对于与香港政治相关的概念的了解程度和对反修例运动整体态度的线性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Linear regression构建了一个多变量的模型,将各个香港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对本次修例的总体态度。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上可以得知校正决定系数为0.144,即在所有解释因素中,对上述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能解释到本次运动总体态度14.4%的变化。其次Anova table显示这个模型是significant的(at level p<0.001),即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个模型与因变量是相关的。

其中,对民主派、七二一元朗暴力事件对于运动态度的影响在统计学上达到显著水平。其他的了解程度对态度的预测均为不显著。(在以下报告中不提及的即表明结果不显著)

民主派(B=0.386**,p<0.01),七二一元朗暴力事件(B=0.258*,p<0.05)的beta均为正值,有弱正相关性,即越了解民主派及七二一元朗暴力事件,整体态度上越支持本次运动。


受访者对于与香港政治相关的概念的了解程度和对港府“逃犯条例提案”的态度的线性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Linear regression构建了一个多变量的模型,将各个香港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对港府逃犯条例提案。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上可以得知校正决定系数为0.102,即在所有解释因素中,对上述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能解释到本次运动总体态度的10.2%的变化。其次Anova table显示这个模型是significant的(at level p<0.001),即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个模型与因变量是相关的。

其中,逃犯条例(B=0.193*,p<0.05)弱正相关性,六一二警民冲突(B=-0.194*,p<0.05)弱负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即越了解逃犯条例,整体态度上越支持港府的逃犯条例提案;越了解六一二警民冲突,整体态度上越反对港府的逃犯条例提案。


受访者对于与香港政治相关的概念的了解程度和对“正式撤回逃犯条例”这一诉求的态度的线性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Linear regression构建了一个多变量的模型,将各个香港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对正式撤回逃犯条例这一诉求。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上可以得知校正决定系数为0.215,即在所有解释因素中,对上述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能解释本次运动总体态度的大约21.5%的变化。其次Anova table显示这个模型是significant的(at level p<0.001),即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个模型与因变量是相关的。

其中,六一二警民冲突(B=0.203*,p<0.05)弱正相关性,七二一元朗暴力事件(B=0.327**,p<0.01)弱正相关性,八一三机场暴力事件(B=-0.32**,p<0.01)弱负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即越了解逃犯条例和七二一元朗暴力事件,整体态度上越支持撤回逃犯条例的诉求;越了解八一三机场暴力事件,整体态度上越反对撤回逃犯条例的诉求。

受访者对于与香港政治相关的概念的了解程度和对“撤回六一二暴动定性”这一诉求的态度的线性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Linear regression构建了一个多变量的模型,将各个香港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对撤回六一二暴动定性这一诉求。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上可以得知校正决定系数为0.133,即在所有解释因素中,对上述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能解释到本次运动总体态度13.3%的变化。其次Anova table显示这个模型是significant的(at level p<0.001),即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个模型与因变量是相关的。

其中,民主派(B=0.278*,p<0.05)弱正相关性,六一二警民冲突(B=0.220*,p<0.05)弱正相关性,八一三机场暴力事件(B=-0.277*,p<0.01)弱负相关性,双普选(B=0.3**,p<0.01)弱正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即越了解民主派、六一二警民冲突、双普选,整体态度上越支持撤回六一二暴动定性的诉求;越了解八一三机场暴力事件,整体态度上越反对撤回六一二暴动定性的诉求。


受访者对于与香港政治相关的概念的了解程度和对“停止检控示威者,释放被捕人士”这一诉求的态度的线性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Linear regression构建了一个多变量的模型,将各个香港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对停止检控示威者、释放被捕人士这一诉求。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上可以得知校正决定系数为0.066,即在所有解释因素中,对上述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能解释到本次运动总体态度的6.6%的变化。其次Anova table显示这个模型是significant的(at level p<0.01),即我们可以比较肯定地说这个模型与因变量是相关的。

其中,建制派(B=-0.361*,p<0.05)中等负相关性,民主派(B=0.342*,p<0.05)弱正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即越了解民主派,整体态度上越支持停止检控示威者、释放被捕人士的诉求;越了解建制派,整体态度上越反对停止检控示威者、释放被捕人士的诉求。

受访者对于与香港政治相关的概念的了解程度和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这一诉求的态度的线性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Linear regression构建了一个多变量的模型,将各个香港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这一诉求。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上可以得知校正决定系数为0.165,即在所有解释因素中,对上述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能解释到本次运动总体态度的16.5%的变化。其次Anova table显示这个模型是significant的(at level p<0.001),即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个模型与因变量是相关的。

其中,民主派(B=0.263*,p<0.05)弱正相关性,七一冲击立法会(B=-0.2*,p<0.05)弱负相关性,七二一元朗暴力事件(B=0.399**,p<0.01)中等正相关性,八一三机场暴力事件(B=-0.238*,p<0.05)弱负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即越了解民主派和七二一元朗暴力事件,整体态度上越支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诉求;越了解七一冲击立法会和八一三机场暴力事件,整体态度上越反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诉求。


受访者对于与香港政治相关的概念的了解程度和对“实现双真普选”这一诉求的态度的线性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Linear regression构建了一个多变量的模型,将各个香港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对实现双真普选这一诉求。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上可以得知校正决定系数为0.171,即在所有解释因素中,对上述政治概念、事件的了解程度能解释到本次运动总体态度的17.1%的变化。其次Anova table显示这个模型是significant的(at level p<0.001),即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个模型与因变量是相关的。

其中,民主派(B=0.252*,p<0.05)弱正相关性,六一二警民冲突(B=0.194*,p<0.05)弱正相关性,八一三机场暴力事件(B=-0.207*,p<0.05)弱负相关性,铜锣湾书店事件(B=0.19*,p<0.05)弱正相关性,双普选(B=0.319**,p<0.01)弱正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即越了解民主派和、六一二警民冲突、铜锣湾书店事件、双普选,整体态度上越支持实现双普选的诉求;越了解八一三机场暴力事件,整体态度上越反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诉求。

小结:问卷所包含的政治概念和事件在问卷收集截止前,均为该运动中较典型或重要的概念和事件。因此,通过对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或可以代表整体对于香港政治环境及此次反修例的了解程度,对整体态度的关系。
根据分析结果,总体来说,受访者就问卷中涉及的相关香港政治概念或事件越了解,其对于反修例运动的整体态度以及民间的“五大诉求”就趋于支持。对双普选、独立调查委员会等对应的概念/事件越了解,对相应的诉求越支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813机场事件中针对内地记者的行为无法与上述整体趋势相符合,对受访者整体态度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谢谢各位读者指摘。我们诚心为我们的错误道歉。也请读者期待我们的报告(中)、(下)及中立者特刊。将会包括对各个示威方式、口号、运动中各个持份者的态度,最受重视的价值等内容。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