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 adoption 任重道远,好在功不唐捐|加密思潮线下共读回顾及开源思考

Uncommons
·
·
IPFS
这是Uncommons 作为链上社区,首次尝试在线下进行加密思潮主题的共读分享。我作为深圳场的主持者,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和协助了这几场活动的策划。不同城市,分享者的背景、风格不同,甚至到场的听众和讨论者不同,都会引起不同的分享效果。由于没有亲自参与每一场分享,受限于了解的情况,因此希望在此仅从我的视角,来进行一些简要的回顾。如有对于其他城市场次讨论不足的地方,欢迎补充。

Write by @twone

TL;DR

从3月到6月,3个月的时间,深圳场已经进行了3场线下共读,分别是「密码朋克」、「数据尊严」和「公共物品」的主题。

先说一个从我视角出发的简单结论:mass adoption 仍然任重道远。但好在,功不唐捐。

这是Uncommons 作为链上社区,首次尝试在线下进行加密思潮主题的共读分享。我作为深圳场的主持者,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和协助了这几场活动的策划。不同城市,分享者的背景、风格不同,甚至到场的听众和讨论者不同,都会引起不同的分享效果。由于没有亲自参与每一场分享,受限于了解的情况,因此希望在此仅从我的视角,来进行一些简要的回顾。如有对于其他城市场次讨论不足的地方,欢迎补充。

3月:「密码朋克」的首次尝试

这是第一次尝试跟706在线下进行城市客厅的合作,选取了「密码朋克」这本书为共读主题,联合706进行的线下共读活动。

活动缘起于孝羽在周会上的一次随口提及的合作想法,然后周莫莫就立刻很好的对接上,一拍即合。

由于是第一次合作,双方进行了大量的磨合、前期的准备以及内容策划,Raw School也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内容策划;首次线上公开分享等)。尽管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大家都在努力的解决和完善,也为下一次的活动积累了经验。

我们做了很多“无用功”,在实际线下的时候没有用得上:

一些在第一次活动策划时没有准备,但是实际效果拔群的工具:

  • K和松松在大理场分享时准备的PPT,被后来的几场进行复用

  • ……

好在各地的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在推进,这个话题也激起了大家很多的讨论。如对密码学研究很深入的Kurt发表了对于密码朋克的思考和见解,从密码朋克精神,到密码朋克工具和技术。同时,大理场的阳光明媚,Uncommons 旗帜飘扬,大家坐而论道。

深圳场则是带领大家直接朗读《密码朋克》里的段落和词句,句句有气势,再结合现实让大家讨论,有一种“这里就是当时密码朋克早期小型聚会”的氛围。

详细的回顾周莫莫写了一篇总结,深圳场也单独写了一篇文,可以看这里:

让加密思潮在全球生长|《密码朋克》共读活动纪实

我们都从彼此的交流中,又获得了一些对抗世界的勇气|《密码朋克》共读活动-深圳场

5月:《激进市场》及关于「数据尊严」的讨论

3月的活动虽然有磕绊,但是各地的反响都比较好。大家决定趁热打铁,在加密思潮的书单里再选本书进行共读。后两次均为shiyu主要进行组织策划。

此时《激进市场》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正好也赶上在Raw School里,我作为这本书的分享者刚刚进行完领读,于是趁热打铁写下了《〈激进市场〉:一场关于彻底变革的思维实验(上)、(下)》。

《激进市场》:一场关于彻底变革的思维实验(上) - Uncommons (@creatorgreen)[1]

《激进市场》:一场关于彻底变革的思维实验(下) - Uncommons (@creatorgreen)[2]

这两篇内容经 @swiftevo 的传播,台湾的 @豆泥 也主动找到我们社区TG,分享了RxC最近的进展,以及《激进市场》这本书5年后再版加入的一些更新。是一次很好的用内容拉近彼此间距离的尝试。

此后,我为「数据尊严」主题在Radical x change的内容逐篇做了摘要,供K进行内容写作的资料库参考。K写作内容,shiyu亦有贡献:

你是一名无产数据打工人吗?| Uncommons x Agora Dialogue 十六城联动

曾经邀请我们上播客的keke也在伦敦进行了一场“数据尊严”的walk,两人边走边聊,也是很好的方式。

深圳场的线下情况则由于场地的屏幕有问题,从始至终都在闪烁和黑屏,因此主要靠我硬着头皮讲。这次的分享来的朋友们背景也比较多元化,有传统手机厂商做软件的,有web3做投研和ZK的,有刚从乡村支教回来的。因此大家对于这件事情的讨论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不同的视角。

尽管大家的讨论点不一样,但有一件事是相通的:对于数据隐私泄漏的关注,以及区块链是否能够作为一种解法。

做软件的朋友说,很多手机厂商的后端都是留有一个“后门”,以及,用户数据的泄漏和买卖其实并不是一件稀奇事。因为这件事情处于一个灰色地带,作为某种程度的获益方,厂商很难有动力去推行真正加密的处理方法。

支教归来的老师则说了一个例子:她在支教过程中,带的学生,都在用快手谈恋爱。也是数据社会对当代人们的一种改造。

大家举了一个例子,进行提问:如果现在有一个app,可以让大家使用ZK进行数据加密,但是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之慢,比如一周才更新一次。你认为这个app有用户基础和可持续的空间吗?还是认同当代人类注意力更多地被碎片化流量的内容所攫取,再也无法回到信息传输缓慢、尽管知道这是安全的处境?

也有朋友表示,ta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数据是否被泄露。认为自己的数据被喂给算法,换来非常精准的符合个人喜好的内容推荐,是ta所愿意看到的景象。

……

但是区块链是否可以被作为一种解法,大家都持保留态度。web2的朋友很好奇,web3的朋友讨论寥寥,总的来说,目前的状况还是道阻且长。

6月:「公共物品」主题,冥冥中呼应敞开空间的farewell

深圳场的公共物品共读,是在端午节假期的首日,也是「公共物品」这个主题在线下最后一场分享。

这次来的朋友里,web3的浓度更低了。除了一位浙大链协的朋友,其他的朋友都是传统行业的。

这次分享也正好是深圳的敞开空间最后营业的日子。冥冥中呼应了这次的主题。坐在敞开空间的地板上,没有Wi-Fi,挂着手机热点,跟大家聊「公共物品」的话题,见证了敞开空间一周年的告别。他们给这一站的主题取名为”从空间的消亡到人的死亡“,也探讨了社区如何可持续。

敞开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在去年得到了706的一笔启动资金,租下了这个位于园区里几十平米小小的场地,在经历了一年的尝试之后,终以结束营业作为收场。下午场的分享后,晚上就是敞开的farewell party,大家在一起跳舞,唱歌,也算是对这一年的道别。

这次因为是分享「公共物品」,所以一开始给大家放了GP播客的这期与vitalik对谈的视频。

由于我并没有事先知道大家的背景,所以分享的更多是从web3公共物品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为什么要资助web3的公共物品,钱从哪里来,以及如何分配资金;各个不同的项目和组织对于这件事的努力和尝试。

有人问,敞开这个空间算不算公共物品?以及,在传统世界里,除了政府,是否也存在由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

还有更多就是大家对于公共物品定义和范畴的讨论,以及“资方的钱用完了怎么办”,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这里也向大家介绍了QV(二次方募资)的方式,资方也只是出一个matching fund的池子,撬动资金的部分则是靠公共物品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去发动尽可能多的用户进行小额捐赠。

结束后,浙大链协的朋友对我说,你们所选择的主题已经是非常破圈了,但传播和普及这件事,真的还是任重道远。

我点头。这也是我线下分享得出的最大的感悟。

三次分享,来的朋友基本60-90%的比例都是非web3人群,更多地是对于web3或者crypto抱着一定的好奇心,或是自己的理解但似懂非懂而来。每场分享或多或少到最后都会变成对于web3的介绍:如何远程工作,加密货币是什么……

这个时候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说web3的圈子小,因为仍然有太多人不理解,只是站在圈外远远观望。所以为什么大部分所谓做纯web3的应用都用户寥寥,而做web2.5的生态却能够得到很多青睐。因为这才是目前绝大部分需求存在的场景。

还有一个是我在每一个场子都被问到的问题:web3如何跟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有实际的结合?

这个时候我一般会提起例如阿根廷、非洲加纳和缅甸的情况。当地法币通货膨胀严重的国家,人们购买加密货币是生活切实的需求,而不仅是单纯出于投资或新潮的目的。

大部分人会赞同或陷入沉思。

……

加密思潮主题线下共读活动也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人们都说,开卷有益。也希望能够到场的几十位朋友们,在生活之余,多了一些正向的收获,和常规生活之外的思考。

哪怕只有一点点。

也许道阻且长,但我相信,滴水终能汇成涓流。

One More Thing:开放开源,让加密思潮真正自我生长

在写完这篇文章之际,正好看到《作为一种公共物品 | 706 城市客厅发展历史》,其中这段话让我触动:

“706应该主动将“空房子” 和“城市客厅”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开放出来,形成工具包,开源出来,让社会上任何个人或任何团体,都可以在任何地方,组织属于他们自己任何名称的“空房子”,或者“城市客厅”。只有这样子,才能实现我们想要的开源社区,才能让更多人通过“空房子”和“城市客厅”,融入到各个小型社区里面去,理解自组织,青色组织等理念,更好的探索自我和社会关系。”

无独有偶。通过这段时间的共读策划、线下主持等经历,加上4月在清迈的对谈,我更加坚定地确信,Uncommons也应该把我们的加密思潮共读形成开源工具包,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该主题思想的探讨和共读,让加密思潮在全球真正的自我生长。

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1]《激进市场》:一场关于彻底变革的思维实验(上) - Uncommons (@creatorgreen): https://matters.town/a/sfc0hp6i3dnp

[2]《激进市场》:一场关于彻底变革的思维实验(下) - Uncommons (@creatorgreen): https://matters.town/a/hq6xapc18h35


Uncommons is a public sphere where a collective of Commons Builders explores Crypto Thoughts together.

Uncommons 是区块链世界内一隅公共空间,一群公共物品建设者,在此碰撞加密人文思想。其前身为 GreenPill 中文社区。

Notion : https://uncommons.notion.site
Uncommons
TG︰https://t.me/theuncommons
Uncommons
Twitter︰https://twitter.com/Un__commons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UncommonsUncommons is a public sphere where a collective of Commons Builders explores Crypto Thoughts together. Uncommons是由普朗克孵化的加密人文品牌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溫柔加密
1 篇作品

用中文创造的 Web3 文化有多少原创性?|温柔加密#01

Unco 招募|2024 Q3季度 OP 竞选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