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評書|失去是什麼
三月的頭一個星期就下了一場鵝毛大雪,幾年沒有這樣的感覺了,在紛飛的大雪中艱難地前進,任憑捲在一起的雪花落在頭髮、眉毛上,整個人的臉好像是風雪中的雕像,卻比雕像有溫度,悲壯的溫度。但是三月對我來說總是黃顏色的,買了黃顏色的花,五年前買過一個一直非常喜愛的檸檬黃色的水桶包。以前,我不明白為什麼@Meforzoe 最喜歡的是明黃色,我則更沈迷於紫色等憂鬱深沉的顏色,年歲漸長才明白了這種檸檬黃色給予我們內心的力量。說三月的文字都獻給女性作家,今次是權汝宣的《黃檸檬》【👈讀墨版本】。
我愛極了這個《黃檸檬》的封面👇,好像是在告訴帶著好奇心翻開書的讀者,這本書是有故事的,你能透過這幾個黃色的小圓圈窺到不曾注意到的人生的角落。
買權汝宣的《黃檸檬》時,我也是處於好奇心,覺得這是一個罪案故事,想知道究竟誰是殺手,受害人又是怎樣的;讀完這本書才明白,這是一本關於失去的書。雖然在正文中權汝宣有轉換個別敘述者的口吻,但主要還是以受害者的妹妹視角展開故事的。
故事中的兩姐妹有著截然不同的一切,姊姊貌美傾城,性格不擅言詞,極度不諳世事;妹妹長相平平,卻因為姊姊性格的緣故早早承擔起了在學校「照看」姊姊的責任,這也讓她更加在學校的社交中如魚得水。姊姊的不諳世事有點難以理解,比如姊姊有時候會忘記穿內褲就去學校,而妹妹要時刻關注姊姊的這些方面,所以總給人印象是活潑的,繞著姊姊跑前跑後的形象。
傾城之貌的姊姊在被看到乘坐富家公子的轎車後被殺身亡。誰是兇手和誰看見了什麼就成了迷。
社會階層
社會階層是權汝宣的《黃檸檬》中的一個小議題。社會身分懸殊的高中同班同學,在誰是嫌犯和誰最後看見了被害人在警察審問面前從來不是平等的。社會階層低微的同學似乎在送外賣的路上看到了坐在車裡的姊姊,也因此受到了來自同學們的誤解,從被迫輟學到因為沒有完成像樣的教育而一直掙扎在社會底層,托著病體最終不治而亡。他甚至在成年後還要忍受妹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到家裡的質問······
然而,真正在當時開著車的富家公子卻在殺人事件之後迅速被父母送出國留學鍍金,對於他的質疑和審問都沒有絲毫能夠撼動他。富家公子學成後回到國內,卻突然提出了要跟一位最後看到受害者的女同學結婚,以極度不浪漫的方式就「安排」了。
從案情的角度分析,雖然《黃檸檬》最後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我個人也不是特別喜歡開放式的結局),我還是覺得這位富家公子的高中女朋友,即後來的妻子是兇手的可能性很大······
「失去生命中的一個人」與「失去自己」
我近來一直有一個疑問🤔️究竟是失去生命中的一個人痛還是失去自己痛?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權汝宣在她的《黃檸檬》中也對這兩種「失去」重點著墨。
妹妹失去了姊姊,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謀殺事件後受害者的家四分五裂。母親執意去市政廳為已經去世的姊姊改名字,她覺得就是沒有用當初起好的名字才給大女兒招來殺身之禍的;成年的妹妹將自己通過整容變成姊姊的模樣,身材也保持地好似姊姊從未死去那般;妹妹執著地尋找兇手,卻忘記了自己在面對失去至親之人的時候也從精神上和身體上一起失去了自己。
「失去」二字是非常被動的,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經歷「失去」的人會非常痛苦。在我們沒有主動去選擇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失去有時候會一下子打破原有的平衡,承受失去的人自然需要很長時間來消解這種情緒。
妹妹在失去之後穿姊姊曾穿的黃色的裙子【hence,「黃檸檬」】,一切的一切都好像在複製姊姊,在向命運拒絕姊姊的被害,是一種denial,但我更覺得是一種人類共通的、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對突如其來的悲苦利用自己的主動性進行的稀釋。我覺得William James的理念不錯,如果妳選擇為妳所作的一切負責,甚至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苦難(這些苦難很多並不是自己造成的)負責,其實個人感覺上會是一種重新能夠主宰自己人生的快感。人們說快意恩仇,但很多時候恩仇並不快意,更多的是莫名的來襲。
在成年後的一系列「找尋真相」中,妹妹發現自己已經丟失了曾經的自己,這種失去對於她而言,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跟失去姊姊比較的痛······
不過,權汝宣的《黃檸檬》是一個不長的故事,很多問題和思考點到為止,也好,留有餘地讓讀者思考、展開。☺️
「失去」應該是任何一個人人生中必要的一課,如果有稱職的父母,最好能夠給孩子做好準備。然而這些或許都是奢求,很多人需要自己面對失去,孤獨地撐著。❤️
覺得明黃色有很強的穿透力,在讀完權汝宣的《黃檸檬》之後,似乎自己都能看到穿著檸檬黃色裙子的姊妹倆了。其實,關於失去,怎樣長的篇幅都或許不夠,體驗過才知道。可就算是體驗過了,都難以說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