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体质(二)|一段与食物&身体的爱恨纠缠
|暴食
高考完后就有暴食的倾向了,买了新电脑后看了许多豆瓣top250的电影,吃了许多零食,那时后还没运动的意识,全是放纵。不,苗头更早,高中就有了,craving,也就是对食物的渴求,在高中就有了。小学初中仅仅是挑食,吃饭的行为还属于「无意识」吃饱就停的阶段,顶多吃多了不太舒服。高中变了,哪哪都觉得不舒服,「熬过去就好了」成了唯一的想法。太被动了。太消极了。当然,外在表现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不同,同属于压抑的一份子。「不舒服」是纯粹的个人感受,食物在那时候开始有了骚动的迹象,也许是青春发育期的激素变化,也许是心理压力大的缘故,又或是有了自己支配的零花钱和家人莫名其妙地「照顾」体验。有一个是肯定的,集体生活剥夺了独处的需求。
总之是高二的某个节点,我开始有了减肥的念头,心理盘算着每天吃什么,晚上买个小面包或是水果当作晚饭。中午也在克制饭量。卓有成效,不到一个月似乎就减下来好几斤。可是又觉得生活太苦了便放松了,但「克制」的意识种下了,因此在穿过商店时多了许多犹豫和纠结,在午饭和晚饭前的最后一堂课里多了一些关于「等会吃什么」的思考。在那时就已经在消耗了。并且期待仅有的周日放假放纵,家里的饭菜和零食,结果每次都是吃到撑才回到学校,「过量」已经在那时就出现了。伴随着克制的念头一起出现的。没有压抑也就不会有那么强的欲望。
于是高考完便彻底放飞了。直到去学校接受新的刺激和适应新的环境,和其他人待在一块,变的和缓一些,吃饭仍是自然行为。直到19年冬决定校园跑和锻炼身体,噩梦开始了,食欲变得极其不稳定,后来才知道跑完之后食欲增加是正常现象。于是有了间歇性暴食的行为。已经忘了第一次催吐是什么时候了,哇,原来这么多年了啊。还吃过泻药,和各种促进消化的水果。所以才有黑结肠病吧,一眼被医生识破(苦笑)。后来伴随着情绪问题一起觉得自己心理抑郁了,于是去心理咨询,当时觉得自己是「空心人」。看了三联的文章对号入座了,但又觉得不那么适配,毕竟那可是中产才有的病,我怎么会得呢?我配吗?
总之是抱着各种怀疑去咨询了,哭出来了,似乎舒服了许多。记得因为讨厌暴食的自己,觉得像一头狼狈的野兽,看到了类似无法控制自己阴茎勃起的男性身上呈现出来的动物本能,觉得恶心,绝食了三天,只喝了黑咖和水。觉得食物让人恶心。但心理好转了一些后便努力好好调整与吃饭了,做了胃镜,杀死了幽门螺杆菌,找到了新的方向,正常吃饭运动了一段时间。只不过那食物的渴求也像某种「毒气」一样蕴藏在体内,只是被抑制住了而已。直到下一次迷茫时破壳而出迸发更大的威力。这其中的机理实在是太乱了,混杂在一起,只能挑出其中某条线去看看。这条线便是对身体的感知。
|运动
运动的初衷是为了促进消化。实践了跑三公里后发现真的有用,于是便植入新的信念叫做「应该坚持跑步」。所以跑步总体来说还是痛苦的,只不过跑成习惯之后,不跑的日子反倒更痛苦了。慢慢地跑得更快更久,于是慢慢也承载一些情绪价值,emo之后跑五公里分泌多巴胺就舒服了,慢慢发现这个道理。只是在暴食的情景下多少又被工具化了,催吐完总是down到极点的时刻,但也是重获新生的时刻,于是用运动去使身体去运转起来,快速修复,作为新的「开始」标志。如果催吐失败,又会去做更多的运动,报复性地让自己更加痛苦同时去促进消化,作为「补偿」。怕是仍最适配「受苦模式」,唉。不过抵抗最强的时候,也是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因为有「一定要做XXX」的强烈欲望,只不过是痛苦驱动罢了,但也正是如此,发现自己都能跑十公里了,又增强了积极信念叫做「这种苦我都能吃,别的有什么大不了」,于是又去积极面对生活,直到下一次循环。所以呈现给周围人的状态便是「间歇性兴奋」,和气球一样,慢慢膨胀直到某一刻到达极限就炸了,耗光了心理能量之后,我就是消息已读不回的笑面冷漠人了。
跌跌撞撞数个轮回之后终于攒了一些经验值。也就是现在能做出归纳的自己。
当更换新的环境之后,恶魔又出现了,阴影功能开始释放威力。开始了一年多与食物及身体的爱恨纠缠。实际这纠缠从高中就开始了。
新生活的初始我又觉得自己是「新的人」,同时感觉自己是个无知的「大蠢蛋」。尽管看起来是个奋发且有活力的好奇宝宝,真诚的满满的幼稚感,好吧,就是清澈的愚蠢。如初入世界一般感到无所适从,恶魔带着更强烈的食物渴求像我走来,又开始挣扎了。无休止的内耗。把每个食堂都吃过了,以及食堂每个口味的面包都尝试了一遍。附近的路也通过散步而熟悉。像解锁地图一样一个一个点亮每个角落。探索。咖啡店也去了好几家。每个味道都尝了一遍。新奇。直到发现欲望越来越多。咖啡、面包、麦当劳、面食、火锅、连锁店、小吃、街边小巷子,并且每一个都可以无限延展不同的口味。没完没了了。也于是一发不可收拾,间歇性发作,碳水瘾和渴求甜食最为明显。经前pms的典型症状。直到观察一年后才敢确认二者之间的联系。
|确认怪圈
陷入了一个「新奇 ➡️ 探索 ➡️ 确认 ➡️下一个」的怪圈里,最为离谱的是「确认心态」。想把每一个「面包口味」都尝试一遍,确认哪个更好吃。其中的逻辑也能理解,其实是做一个筛选,确认自己的偏好。只是被这种「确认」念头控制住了,并且内心价值观不稳固,即使得出了「我喜欢XXX」的结论也始终保持怀疑,于是就会衍生出下一次「确认」行为,也就是下一次购买同一食物的行为。直到好几次之后才会下结论,然后寻找下一个猎物。没错,猎物。所以行为表现为某一段时间里感觉像是对某种特定的食物上瘾了一样,反复地买和吃,比如面包和咖啡,比如麦当劳的双吉汉堡。然后在情绪不佳的时候这种渴求就冒出来了,以洪荒之力压倒其他理性判断,这时候执行力就超强,下雨天也不畏惧出远门,可以连续逛好多家便利店去买某个特定味道的饭团,绝了。现在看来反倒是难以复刻的行为。暴走。
某段时间痴迷便利店,把便利店的所有饭团味道都尝试了一遍。还有一段时间集中健身,便天天外卖轻食。还痴迷过麦当劳,把每个汉堡都点了一遍发现最好吃的是双吉。还有许多种类的痴迷,换个词叫做上瘾。现在更倾向于是阴影功能发挥作用,沉迷食物的多巴胺享乐之中。带来的可怕结果就是无法正常停下,要不是过量吃到吐,缓和一段时间,要不就是抑制住渴求直到下次更猛烈地出现。
其中,看关于习惯养成的书和戒断的书,知道自己的瘾可以用「craving-cue-response」来解释。记了一年的饮食日记了,终于给让我摸清一些规律了。同时通过健身和激素的变化,也对身体有了更多的感知。慢慢觉察身体与心灵的关系。但健身也同样陷入了某个极端,不敢停下,似乎一旦停下,好不容易练的肌肉就会损失殆尽一夜回到解放前。但同时又面临着经济无法支撑持续健身的现实条件必须停下,于是产生了隐形压力,藏得可深了。随后慢慢发现自己的整个生活似乎也陷入了这样的奇怪状态,叫做「不敢停下」。觉察到这点之后便有意识得刻意练习「停下」。吃饭也是,运动也是,对待生活的任何事物的态度也是,明确自己是想要一种「平衡」的状态,是一种「灵活」,能停,也能走的「自然」的状态。
期中还有两次尝试断食五天的身体实验,更多地是抱着好奇的态度,想知道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还想知道所谓的进入酮症后头脑清醒和断食排毒的轻盈感到底是什么感觉。没错,就是秉持着「饥饿让头脑清醒」的目的去拿身体做了实验,以及刻意练习不运动的「停下」,也确实没有很多力气,每天走路都费劲。不过期间感受到的身体变化确实又增添了许多对身体实在的感知,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不喜欢这种轻飘飘没有力气的状态,同时喜欢头脑清楚的状态。很神奇,尽管当初还有顺带减肥的心态,但没过几天就反弹回去了,倒也没内耗。只是觉得对身体又多了一些认识,也挺好。也更相信身体的脆弱与强大,自己的意志力,似乎是在拓展身体的边界,以及「做实验」的心态还蛮有收获。
于是起初被恶魔牵着鼻子走,无意识地被控制,到慢慢感知它的存在,并从运动获得对身体的掌控权,再到与之共存,有意识地去降低阴影带来的负面结果。从无法停下到不敢停下再到有意识地练习停下,我似乎努力地从与身体和食物的相处中学习平衡之道,还有与情绪的相处,感知到了身心一体以及生活的灵活性。而一切的出发点都是,「我想更舒服一点」,直到书写我才看到这一点。
发现自己内耗频发与身体不适紧密联系,也发现这种小病不断的「不适感」其实成了某种做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比如选择天气好的城市生活,外出和朋友吃饭时担心胀气的恐慌,去一个陌生环境对水土不服的担忧。原来,身体舒适程度明明占据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我仍然选择了视而不见,都是小事。确实不大,但需要看见。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