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体质(三)|我是如其所是

冰沁
·
·
IPFS
「我是如其所是」的同一性似乎让我能够更自然地生活了。

|和食物的关系很像是一场漫长的恋爱。

某天顿悟出来的这点(偷笑)。我爱它又恨它。从小挑食其实是因为爱它,对食物有要求,希望吃到愉悦的美食。初到这个世界,被琳琅满目的选择给迷得眼花缭乱了,觉得家里的食物毫无特色,渴望去外面猎奇与享乐,满足幼时的匮乏感。可是,对身材的要求以及身体的孱弱又不允许自己放纵,于是享乐过头成了痛苦,开始怨恨,同时也讨厌做出令人厌恶举措的自己。每一次「发现」某个特定美食后都会欣喜,然后上头一阵度过蜜月期,厌倦之后又无缝衔接下一个。直到次数多了之后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有病,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为何失去了掌控感。反思每一段的经历和心境,由此进一步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偏好和习惯。也慢慢了解到自己的需求是建立一段持久且愉悦的关系。

于是回头看,原来最初喜欢的东西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自己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这个迷人眼的纷扰世界中有些迷失了,但是见过之后便更加能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喜欢的,什么是需求,什么是欲望。积攒了经验,也通过每一次「确认」筛选出自己的「舒适区」,内在世界感受到更安全了,于是有勇气停下来了,不痴迷于新的东西,而是珍惜和看见已有的,原来,家的味道才是最舒适和美味的东西。恋爱还没有结束,期待下一次远征。

|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是同一个我。

买了一堆小时候的零食,并不是真的那么爱吃,而是「味道」作为一个线索能带我穿回到过去感受当时的心境,现在的我更能理解当时的自己了。我不再期待「从头开始」,不再害怕「新环境」,以前抱着的「新生活」的幻想破灭了,但也可以说是某种实现。因为换一个视角,又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

由于我总是怀疑自己是否变化,于是总想着「确认」某些东西,对食物的态度也是这样,是抱着「确认是否是认知中的味道」「确认自己是否喜欢」,希望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然后归纳进自己的认知之网里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去确立。所以,这所有的探索都围绕着「自我」的构建,通过价值观不停地筛选,不停地归纳,填充和搭建内心世界。因为小时候的认知是「我是空心的」,「我没有主见」,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随意,所以太容易虚无了。其实心理早就有了判断,只是没有被自己承认罢了。而这一切「敏感」「多想」的性格养成,最近才意识到原来与从小的具身感知有关系,与家族基因有关系。

「黛玉体质」是天生的!由于体弱多病,所以总觉得自己「不正常」,于是羡慕其他「正常」的人,也许真正的需求只是希望变得更健康罢了,降低身体的存在感。加上家人给到的讯息是「不要大惊小怪」「我们小时候过得什么苦日子都过来了这算什么」,于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坚强,给家人添麻烦了,还有许多的愧疚感。也许只是因为时常生病便自然地容易悲伤罢了。于是从小种下的信念便是「我要变得更强」,「我想和别人一样」,「成为一个普通人」,真诚地渴望,于是找周围人模仿,结果因为出厂设置就不一样,压根模仿不来,于是迷茫和困惑,更加自我怀疑。直到慢慢发展理性思考的能力,建立对身体的感知和价值观的构建,终于习得更多关于「自己」的经验。然后去生活。

不舒服的背景板还存在着,时不时来折磨我一下,但的确没那么恐惧了,更多的是无奈和气愤。这么多年了,拖得实在有点久了,受不了了,于是想要进一步改变,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更努力地健康地活着,才能更舒服。比昨天好就很好了!自然地、灵活地、松弛地存在着。也决定,要有意识地活着。

发现消除恐惧的办法就是将问题「清晰化」。自我探索的弯路还是教会了许多东西。

是时候让这些恶魔见光死了,这就是书写和看见的意义吧。同时也觉得这些体验同样是真实发生过的,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其他的生命体验平等重要。担心当越来越远离这个恶魔的自己是不是也会忘了曾经有过的这种感觉,也当作某种纪念吧,也许未来回看也会成为我所无法感同身受的迷惑行为。(现在没动力暴走了)

从朋友的反馈中得知,原来这些「感知」某种程度上也是「独特」的,于是也想记录下「我的意识宇宙」是如何感知的。

|大部分时候的感知:我不是我。

「无所谓」「没意见」「随意」「不重要」是给自己建的保护壳,意味着在过去被压抑的需求未被表达。但现在仍然使用这些词,则是一种松弛的态度。两者的差异在于被动与主动。后者是经过价值观筛选之后的「随意」,隐含着底线和边界。前者是即使被冒犯也会用类似态度自我欺骗。

「我是如其所是」的同一性似乎让我能够更自然地生活了。但不否认,我仍然讨厌此时此刻身体瘙痒、手脚冰凉、被烫过的皮肤生疼带来的不适。

毕竟心态可以变化,但生活仍旧是生活。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