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味·食憶 七日書第一日
這一期七日書寫吃飯,講到這件事的第一反應居然是很多看過的美食書和節目的名字,接著寫下自己這篇題目的時候也並沒有什麼猶豫,大概是有一本叫《記憶的隱味》的美食書給我的印象很深,頗有點模仿的意思。這本書是日本料理家高山直美的作品,書中寫了她遍嘗世界各地的美食體驗、旅行感想,以及舊時的味覺回憶。
「隱味」這個詞也值得品味: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表達來形容食物和情感體驗之間的關係,對我來說,食物帶來的味覺體驗和心靈感受,不只是地域上的,更是時間上的。一個「隱」字,精妙地暗示,在這食物背後大有乾坤,它可能是一段遙遠的回憶,可能是正在發生的故事,也可能是對未來暗含期待,加上「味」字,味覺上的酸甜苦辣、鹹鮮澀辛、麻甘腥羶、香醇油糯、嫩糊焦脆,無不讓人生體驗更加鮮活。
蜂蜜之泡、驟雨和魷魚乾、長屋的便當、阿爺和黑糖、雞蛋三明治和夕陽......光是看看目錄就可以想像吃這每一頓飯時的滋味,更想看看跟這些美食相關的故事,尤其是有一個章節,生於1958年的高山直美第一次海外旅行,吃到了南美庫斯科的紅湯,她寫自己「幹勁十足,什麼都要吃,什麼都願意吃...那紅色湯水,咕嘟咕嘟地燒得滾燙。英里內」的摩擦感......第一次吃到的異國風味令我興奮」。最後弄清楚,這紅湯的名字叫“sopa de camaron”,後來在秘魯行走,那裡的山景、遇到的母子,好像把她的記憶也變紅,真是非常有意思但又有節制的表達。
東亞人,大概天生在文字上就是克制的,豐沛的感情和含蓄的個性,讓我們在對吃飯的表達上,賦予了那麼多隱含的、複雜的情感體驗。提到這個好像就少不了會提到李安的《飲食男女》,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華人餐桌,在這裡,每一次吃飯都代表著故事線的發展和人物情節,在這裡,我們看到華人的家庭倫理。在這些矛盾與碰撞中,影片的底色逐漸露了出來,這是一個含蓄的、用飲食文化做殼子的華人故事,內裡卻是父女四人找尋自己的個人價值。
吃飯對我來說,也與家庭、與個人也緊密相關。與其說想「吃飯」這件事,不如說是想像吃什麼、跟誰一起吃、怎麼吃。
生在一個美食之都,家人也擅長烹飪,我從小就對吃飯、做菜很有熱情。大概是,周遭人對待每一餐和美食都正經八百的態度,讓我耳濡目染,喜歡幫忙煮飯,享受吃飯。
我家煮飯的是爸爸,他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子女多,很早的時候就需要做農活,但即使辛苦努力,也吃不飽穿不暖,後來考上大學、工作以後,有條件都會買很多東西給我做。在我家裡,做飯和吃飯是表達愛的方式。我現在都記得小時候過年,大概是二十幾年前,每年爸爸媽媽外公外婆早幾個月就已經開始準備團年飯了。買年豬分豬肉,先裝香腸,分兩個口味,他們借來了裝香腸的機器,一個人宰肉,一個人調味。辣味香腸一定要用新鮮辣椒麵和花椒,不能過鹹,小孩子喜歡吃的廣味香腸需要米酒,但不能太重會泛酸。做完香腸再做臘肉,切肉、調味、醃肉、上色,一邊聽家裡人嘮叨著怎麼做好吃,一邊這裡幫忙那裡幫忙。等到差不多在掛起來風乾,數著日子等待春節到來。
年夜飯當天,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爸爸很高興,先切好香腸臘肉備用,再挨著做雞鴨魚肉,炒菜、燉菜、拌菜樣樣不少,有時候也會準備火鍋讓小孩子們開心。我們當地的年夜飯是沒有餃子的,但吃完後,按習俗要坐在一起吃一碗元宵守歲,等到第二天早上一大早,我家要去當地寺廟進香拜佛。外公外婆和爸媽一輩是經歷過貧苦的,他們總有辦法把剩下的菜變個花樣端出來,當成早餐再招待一家人。我最喜歡的是酥肉,年夜飯總是準備很多,現炸酥肉包裹著裡脊,帶著花椒特有的風味,外酥裡嫩,總讓人欲罷不能。隔天早上,用雞湯打底,一點醬油足以,煮一碗白麵菜葉,再麵條起鍋前煮一下酥肉,撈出放一勺辣椒油,麵條的 和煮好的鹹香酥肉,太適合一個守歲過的早晨,吃完和家人相視一笑,摸摸嘴唇,這是每一次想到吃飯、想到家時的幸福。
後來我出國多年,遇到很多困難,第一件就是適應吃飯,適應獨自吃飯。這是一件辛苦的事。為了不想家,我嘗試過練廚藝,去亞超買家鄉食材,做出來的味道雖不至於難以下嚥,但吃的時候卻讓我更想家。為了不想家也不孤單,社恐的我也嘗試主動約飯過,有過談得來的朋友,能一起好好吃飯,但更多的是寧願自己一個人吃飯。到後來也逐漸琢磨出一點道理來,吃飯這件事,就是人生這件事。有愛包圍,一起吃飯,那是很好,沒有人在乎,也要自己學著在乎自己、照顧自己,獨自享受美食也是一件樂事。這便是想到“吃飯”,我想到的兩個場景:我和家人、朋友、愛的人在一起,我們一起做飯、吃飯,一切都讓我高興幸福;也有我一個人在廚房餐桌上忙碌的身影,做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嘗試不同的東西,一個人享受完,也許還要喝一點酒,微醺,心裡也是充實和篤定的。
畢竟人生能把握的不多,記憶可以改變,關係也會逝去,但留下的體驗和滋味是真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