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區塊鍊平台讓好內容活下去」: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革命
大家好,這篇是寫於4月10日的舊文,當時我還在「鍊外」,初次聽聞《Matters》,作為不是很專業的內容產製者跟旁觀者,有些理不清的想法,當時就順手紀錄了一下。
這篇也是我幾日潛水後的首次發文,因為暫時還想不到要寫些什麼新東西,所以先拿舊文來玩玩 xDDD 舊文中對於內容產業為何需要區塊鍊,我剛看了吳秉儒的新貼文《對於Matters運作模式的一些看法》,其實已就區塊鍊的角度回答了我許多當時的疑問,其他許多的疑問,這陣子也有許多相關討論來,大家可以去閱讀看看。
——————
昨天《報導者》出了一篇張潔平專訪,震撼宣布了《Matters》六月上鍊的問世,以及過去幾個月鴨子划水佈局的內容新變革。我說是「震撼」,因為對我來說,讓原本霧裡看花的我,頓時間明白了上週《端傳媒》的人事異動是怎麼一回事。畢竟,我向來不關心其他媒體的人事調整,但昨日那句主標「用區塊鍊平台讓好內容活下去」,聽起來鏗鏘有力,又因極具挑戰,它好像吹起了什麼內容革命號角。
區塊鍊是我近年看過最有趣的事。以往不太關心科技,前陣子因為新工作去參加了泛科的一場區塊鍊峰會。那天,音樂授權的應用,像是開啟了一個開關,讓我看待區塊鍊像是看見希望的浮木、新生命一樣。我也在想,當然,一定有人早就察覺區塊鍊能在文字內容上的應用。所以《Matters》的出現,完全符合我的預期。
一陣興奮之後仔細想想,文字內容要透過區塊鍊來救贖,其實不容易,而且甚至可能比訂閱制還來的漫漫長路。
最終還得回歸到所謂優質內容,面臨的困境究竟是什麼?不是無法存在、沒人閱讀、點閱率追殺,而是無法靠它永續賺錢。所以追根究底,區塊鍊要根本上能解決這事,不然將內容上鍊,現階段終究是再次提高了參與閱讀跟參與創作的門檻。門檻一但存在,就只是反覆壓縮閱讀跟書寫的base。
Fintech最終的誘因是新型態的賺錢與金融操作,更便捷、更不受阻礙、更低門檻(目前為止),相較於內容需要互動以免淪為曲高和寡,Fintech的收穫可以是非常「個人」的(雖然幣值也是看多少人在使用),但內容卻需要多人來撐;音樂授權上鍊最終的誘因是解決繁瑣又破碎的詞曲授權,是明確的實務需求。那文字內容呢?以我對區塊鍊淺薄的認識,至多是提供更穩固的著作權保障,讓創作者自由運用。但一篇文章、一系列文字內容,它能被反覆運用的範圍跟時效有多大,它的知識價值很高,但實務應用層面而言,它能反覆創造多少永續價值?要創造到什麼程度?更世俗點問,你希望它賺多少錢?
商業模式?除非這整個價值鏈跟消費體系完全被建構、植入到下一代腦海裡,就像我們不用懷疑地就同意買書就是要付費),不然,區塊鍊看起來還是無法透過技術徹底解決文章內容無法賺錢的悲催事實。不管是打賞、互動機制等設計,理論看起來都稍顯薄弱,能持續多久,更是關鍵問題。如果在一般的平台,點數、打賞都不易推廣,區塊鍊能提供多少誘因要去取代?
我覺得這些大哉問,都必須反覆推敲跟抽絲剝繭,才能更明確的知道,當混合訂閱、互動權重與類點數(虛擬貨幣)要從也已經行之有年的舊新媒體平台,轉到區塊鍊上,你真正最核心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也許有更多,但我了解不多,還未能想到。
無法自主掌握授權,被一個中心綁死,固然是書寫者的痛點,但這些「中心」帶來的附加價值,可能是不用創作者自己操刀擔憂的行銷成本、或是基本盤的讀者群,有些痛點或許可以被抵消、稀釋掉。一但還能被抵消,那麼進一步透過區塊鍊改革內容產製的動力就可能變更少。除非今天整個人口都搬上區塊鍊,那麼書寫者對自己作品的授權,才有基本base能夠完整發揮,不然其實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在根本沒多少人的地方產生持久的互動。
除了區塊鍊是否真能解決痛點之外,之後最實際的問題,還是如何擴大base,而不是小圈圈自轉。訂閱制就是小圈圈啊,雖然小眾是忠實用戶,且有明確需求能跟書寫者一起展現對內容的品味跟價值,但終究擴散不出去。
雖然,雖然,小眾不擴散也是種方法,但當這些小眾開始重疊時,被遺漏的大眾,不就整個被這個生態鍊切割開來了?那不論是訂閱制還是區塊鍊,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呢?書寫內容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呢?資訊傳播真正希望服務的,又是什麼呢?我們書寫,到底想給誰看呢?
回到《報導者》那句標題「用區塊鍊讓好的內容活下去」,好的內容其實本來就活得下去,想寫愛寫,自然會存在,在自己的圈內也能夠得到好的賞識。但我想,大家都不甘於只是這樣吧,所以才會不停的嘗試做突破。
也許從區塊鍊的視角觀察,能看到不同的問題與解方,只是我還不夠了解,看得也不清楚。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ending。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