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片系列 - Changing Tides Ep. 6】Encroaching Darkness | Stephen Hicks, James Lindsay, & Michael O'Fallon
簡介
由上集的現代集體主義的種子如何發展成現今的各種政治、哲學上的衝突
連結
頻道Sovereign Nations - www.youtube.com/chan...
Youtube影片列表連結 - youtube.com/playlist...
Youtube影片連結 - youtu.be/EocT40d20nE...
影片
部分內容摘要
開頭
(0:16開始)
上次我們談到的內容重點(在形而上學及政治層面上)在於morality(道德)及power或如何構想(conceptualize)power,而德國哲學(加上一點丹麥哲學)有一個有趣的東西是它有一個對politics及morality位置的反轉(inversion),在英國傳統、或更廣泛地包括英國、法國及美圖的啟蒙運動中有一個課題是關於將政治權力及威信限制於道德以下(bounding political power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to morality),也就是提倡有一個無關政治(pre-political)、客觀、普遍(universal)的道德,而任何政治結構都需要處於道德結構內,而19世紀的重大德國哲學家包括Hegel、Marx、Nietzsche等人都是為了政治原因把道德放到一邊(setting aside of morality for political purposes),例如Nietzsche著作《Beyond Good and Evil》提到我們所指的morality是一種需要在外加上括號的東西,而在morality有更高的目標例如proper creation of a station to human beings(為人類正確建立一個station(完全不知道如何翻譯此句))
又回到Hegel
(7:47開始)
Hegel明確指出Providence(天意,天道,天命) / Divine / Absolute(大概神聖/絕對的存在之類)透過個人(individuals)實行它的計劃並選出少數較優秀的個人來達到它神聖的目的並在此過程中會摧毀(smash)一切,Hegel對此的用詞也很詩意例如「thousands and millions of innocent flowers will be crushed underfoot as Divine Providence works its way out」(成千上萬無辜的花朵會在神聖天命進行它的計劃時被踩在腳下),並且不能讓區區道德考慮成為絕對力量的反對/阻礙(we can't hold mere moral considerations and say that in any way these are an objection to the absolute force)
著名的馬克思
(8:53開始)
馬克思也提過道德只是你的群體利益的一種表現(morality is merely an expression of your group's class interests)所以它沒有任何絕對性而且會隨時間演變,所以沒有人有絕對權威或客觀性,又或者說當不同群體有不同道德相衝時,會發生的只有權力鬥爭(power struggle)而強權即正義(the might is going to make right),而他相信歷史站在工人/無產階級(proletariat)的一邊而他們的力量佔優,所以他們可以使用一切革命性暴力手段去做殘暴的行徑,不能讓區區道德反對阻礙歷史的進程(記著他相信歷史的終點是共產烏托邦)
20世紀
(9:55開始)
進入20世紀後我們見到很多學校、社會運動及運動家受到Hegel、馬克思或Nietzsche思想啟發,結果道德在他們心目中不是放得很高,所以在20世紀會見到不少殘暴性,雖然之後會慢慢轉變到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但是以上的人仍是對那些運動家的基礎人物(foundational figures)
(我懶,後面一大段關於Nietzsche的被略掉)
Nietzsche - 心理學作為科學的始祖之一
(16:23開始)
Nietzsche是心理學作為科學的始祖之一,他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前一代,而佛洛伊德有讀過Nietzsche的作品,(略過一大段)認為要認識人類心理要看透最表面那一層深入分析潛意識及無意識的部分,Nietzsche也同樣望向那些部分但認為原始衝動的形式除了佛洛伊德提出的東西之外還有更多,例如對於大部分人,那些不怎麼勇敢、墨守成規的人,他們感到不能或不願意表現出那些令他們作為人類的一部分,所有有很多東西被壓制下去,也不能對自己承認他們是人類及發現自己的潛力,所以除了被社會上的各種墨守成規的力量「壓迫」外,他們自身也repress(壓抑,壓制,克制)自己
受害者心理
(20:24開始)
Nietzsche認為大多數人沒有能力去發揮作為人類的潛力去做significant(重要的;顯著的)的事,那些人雖然過著墨守成規的生活但他們心裡的自然(心理)能量最終會以醜惡的形式釋放出來,例如當有一個人無法正面面對他的家長但又因此resent(感到憤恨;不滿;憎惡)、成年許久但還住在父母家(假設房屋不像近年般貴)、讀書時找不到任何有熱情的東西並且沒有能拿得出來見人的技能、有一份沒前途的工作而工作內容又爛、討厭目前工作覺得它十分剝奪人性、但又沒志向/野心,那個人就會覺得「oppressed」(被壓迫)但實際上那是cover story(類似藉口),「是這個系統、父母的養育方式差、不關我事、是資本主義沒給我應得的年薪數百萬元的工作」,Nietzsche對這領域的分析很高明,他有談及社會主義者及反猶太主義者等,而實際上是人的軟弱(weakness)令人變成一個可憐的輸家(pathetic loser of a man)但人們很難對自己承認這一點,所以他們會發明各種合理解釋(rationalization)及cover stories(類似藉口)來保護他們的自尊
當他們看到一些不是可憐的輸家的人,例如當見到有人駕著馬車經過(James插嘴:那隻馬叫法拉利/Ferrari~),他們會立即討厭那駕車的人,因為駕車的人提醒那些輸家他們的失敗、摧毀他們想建立的自我形象,所以那些輸家需要摧毀那些美好、成功的的東西
下級階層作為政治參與者的權力基礎
(24:26開始)
(略過問題)世界上有不同種類的下級階層(underclass),如果能把他們組織起來或運用他們的幹勁,他們可以成為一個政治參與者的權力基礎(power base),但該政治參與者毋須真的相信/支持下級階層的利益/意識形態
馬克思
(26:40開始)
(略過問題)馬克思思想雖非一流但它有一定程度的精密度(certain degree of sophistication),如只集中於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它對不太懂經濟的人來說有一定吸引力,而19世紀時的任人唯親(cronyism)情況也令馬克思思想更有說服力,另外該思想在心理上也更容易驅動那些憎恨上層、偏好打倒上層多於提升下層的人,而之前提到的Jean-Jacques Rousseau也同樣是這樣的人,這在左派已是長期的主題,但是人們不能承認自己只是受憎恨驅動去摧毀美好事物,需要有一個合理解釋,而馬克思思想正是提供了他們需要的合理解釋
哲學與歷史
(35:59開始)
Lord Bolingbroke(Henry St.John, 1st Viscount Bolingbroke (1678–1751))有一句話是對現代歷史來說差不多95%正確:「History is philosophy teaching by example」(歷史是用例子來進行的哲學教學),即是說重大的戰鬥(grand battles)是哲學上的戰鬥,而那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則是「instantiation of philosophies」(哲學的實例化),然後你可以看到那些理論上的哲學在實踐上意味著甚麼
各種哲學常常都互相有衝突,如果雙方的人都是堅持理性(committed to reason)那便會爭論並讓較好的一方prevail(佔優勢/流行),但如有一方不是堅持理性,那就會不接受他人評論(critiques),並直接跳到實踐該理論,但因為衝突仍然存在,如果雙方不能/不願意使用文明方式解決衝突,那最後就會變成用物理方式解決衝突也通常是戰爭
(略過後面第一次世界大戰例子)
英德思想分別(19世紀)
(39:41開始)
(實際上略過39:41前一小段)英國在19世紀會說如果我們收起槍炮並開始互相貿易我們都會變得富裕,19世紀末文獻會說「我們有好一陣子沒戰爭了,可能戰爭已是過去的事了」,有人(懶得打名)說gentle commerce(溫柔的商業,大概不是只顧著打倒對手那種)會帶來國際性和平因為跟交易對手開戰等於傷害自己國家的一部分,所以資本主義令人們成為和平的商人而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想要liberal peace(自由開放的和平狀態),但同一時候德國雖有少數支持資本主義的人,大部分聲音都是在說「和平使人軟弱,真正的男人應該想戰鬥(manly men like to fight)、是戰士」,所以Hegel有一個關於衝突的模型、馬克思主張暴力革命、Nietzsche提出概念「權力意志 The Will to Power」(也是作品名),全都是十分「有男子氣概」(hyper masculinity),是一種完全不同的ethos(精神特質,價值觀,信條)及政治文化
所以有國家執著於理性、和平、貿易、民主、共和主義、限制政府權力、致力以外交形式解決問題,也有國家主張以衝突作為解決問題方式、以暴力為答案、和平對男人(manhood)和國家地位(nationhood)來說沒有價值、最終會有不能用外交解決的問題(然後就有第一次世界大戰)
National Socialism - 國家社會主義,納粹主義(同 Nazism)
(43:58開始)
當我們望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意大利及德國都開始出現了國家社會主義這個概念,Adolf Hitler(希特拉)對此評論過:國家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都在差不多一樣的領域內,兩者同樣反對自由、民主、共和主義,也就是相同之處多於不同之處,不過兩者是政敵
意大利的Benito Mussolini(墨索里尼)在一戰時是個國際性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一戰會令各國的工人發現一戰只是資本主義國家互相打鬥而那些工人的階級敵人是資本家而非一戰中的敵國,所以他想這是推廣階級意識(class consciousness)及馬克思革命的好機會,可是實際上一戰中各國工人們仍然以國家身份為主,這令他認為雖然馬克思提出的社會主義正確但是把群體搞錯了,馬克思提出以經濟階級作為群分方式(工人、資本家等)但現實中應以ethnic/racial identity(民族/種族身份)來分,所以他自然地從國際性社會主義者轉變成國家社會主義者
Corporatism(社團主義)/Fascism(法西斯主義)
(49:50開始)
Fascism的哲學是反個人、反民主、反自由市場、反資本主義,是一種堅固結實的集體主義,提倡以政府(State)管理經濟,所有集團公司(corporation)都是政體下的一部分
文化馬克思主義
(51:05開始)
Antonio Gramsci跟墨索里尼一樣對馬克思/共產主義的預測感到失望,例如「革命應在最工業化的地方如倫敦柏林紐約發生」,似乎這些地方的人們都對資本主義感到滿意,他開始覺得某些東西令人們安於現狀,他提出一個理論/概念叫culture hegemony(文化霸權),文化感為「正確價值」的存放處(repository)令人們保持開心並認為革命並不是那麼好/必要
他入獄(被墨索里尼扔進去的)後仍然寫下作品分析文化如何令人排斥(repel)革命(尤其是轉變到共產主義的),他列出組成文化霸權的文化機構(cultural institutions):家庭、信仰(faith)、教育、媒體、法律,他認為要令革命能成功開始需要做出例如令社會主義成為信仰對象而非基督教、質疑理想家庭形象、進行「革命性」教育等,總之都是進入這些文化機構並從內部以反霸權(counter hegemony)改變並從中誕生出新文化,而這就是Cultural Marxism(文化馬克思主義),同時誕生一概念「power is located culturally」(權力位於文化之中)
文化大革命
(1:05:51開始)
毛澤東先是嘗試物質上的革命叫作「大躍進」但最後終變成大災難,例如叫農民煉鋼但卻沒人種食物,他被人趕走後回來發動「文化大革命」來摧毀敵人,有「紅衛兵」、有小孩攻擊攻擊他們的家長及老師等,但主要目的是文化上的「破四舊」(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然後建立新文化,基本上就是在做Antonio Gramsci設想應該做的事(Gramsci在獄中死的沒機會搞事),美國的Frankfurt School(法蘭克福學派)例如Herbert Marcuse寫過中國的革命進展順利(the revolution in China is going great),Michel Foucault在1960年代宣佈他成為了毛澤東思想者
蘇聯經濟模式失敗
(1:12:45開始)
蘇聯在1956年新領導人赫魯雪夫於1956年的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中發表「秘密報告」,對蘇聯前領導人Stalin(史達林)展開全面否定,披露了史達林時期的統治問題,這對該時的硬核左派是爆炸性新聞(bombshell),蘇聯經濟模式/模型的失敗已變成公開及不可否認,動搖經典馬克思主義者的信心,有些人走向Neo-Marxist(新馬克思主義)中的不同方向、有人放棄、有人重新包裝自己成中間派,總之在那時「舊左派」差不多算已死去,然後到1960年代「新左派」開始冒頭
經典馬克思主義者仍是重視「科學」及「理性」的一堆人,自認為是科學的社會主義者、進行著社會科學、堅持經濟發展有其法則並能預測結果,但是當這些預測都失敗時人們不是放棄左派思想及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放棄「科學」及「理性」並走向感性主義者(emotionalist)的方向
從現代化到後現代化
(1:17:38開始)
整個現代化大部分是基於啟蒙運動,Nietzsche、Hegel等人都是反啟蒙運動的人,有點像是Rousseau幾代人後回到初衷,整個1960年代都是反啟蒙運動知識分子的年代,但與之前不同的是新左派逐漸從本來只有知識分子的運動變成較大眾的運動(popular movement)
Herbert Marcuse - One-Dimensional Man
(1:19:18開始)
Herbert Marcuse在1964年出版了《One-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基本上是在說消費主義如何令社會被壓成單一經驗層面(single dimension of experience),各種勢力如廣告商、你的老闆、各種住在資本社會中的東西拉扯人們:買商品、看演出、聽節目…等,他說你在這種社會中根本不知道你自己是誰或者在你身邊發生甚麼事,因為你是這個社會/環境的「產物」(product)想你買東西/消費,你需要發現這一切並變得對其有批判性才能正確思考
(後面一段是關於Repressive Tolerance(壓制性寬容),詳細請看【長片系列 - Changing Tides Ep. 2】A Critical Reset | James Lindsay & Michael O'Fallon)
Counter-Culture(反正統文化,反主流文化)
(1:23:08開始)
(緊接上段)Marcuse的思路跟反主流文化的發展是一致(congruent)的同時也認可、支持(endorse)反主流文化,因為它的思路是中產階級(bourgeois)資本主義文化已變得無所不在(omnipresent),所有文化都束縛(suffocate)了真正的意識(genuine consciousness)的發展,要戰勝(get past)這虛假的意識就不能留在這系統內、加入主流文化,而是要成為反主流文化,在那些未被系統吸收或有反抗系統的次文化才有重奪真正意識的最好希望,我們需要讚揚、讚美、歌頌(celebrate)毒品上癮者(drug addicts)、罪犯(criminals)、任何想脫離社會(drop out of society)的人,所以少數族裔(racial minorities)應該與左派的知識分子(也就是Marcuse本人)組成聯盟(coalition)來建立一個新的反主流文化運動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1:24:39開始)
後現代主義做的是帶入反現實主義(anti-realist)及反理性(anti-rational)的epistemology(認識論),他們會說:Marcuse兄弟我們聽到你的言論,但是你仍是在主張事物的真正面貌而我們對那些主張持懷疑態度(skeptical)
Michel Foucault在1950年代加入法國共產黨也同時是哲學博士,所以自然地他會結合他的價值觀及在大學學到的哲學知識、工具,而那時段哲學界偏向懷疑一切(skeptical),logical positivism(邏輯實證主義)坍塌了,哲學家都在說:我猜沒有人真正知道任何事了~,而年輕的哲學家想改變社會並相信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共和主義等都是垃圾,但需要把這種思想重新包裝(repackage)成高度懷疑的認識論(highly skeptical epistemology),而那就是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即哲學上的懷疑態度(philosophical skepticism)與某種稱為左派思想的價值取向的結合
後現代主義到現在
(1:30:15開始)
後現代主義是一個虛無主義(nihilistic)的運動,它是批判性的、負面的、語言學上的、會搞Deconstruction(解構?)(關於Deconstruction詳看【長片系列 - Changing Tides Ep. 4】Motte and Bailey | James Lindsay & Michael O'Fallon)、把一切都簡化為power politics(強權政治),一切事物都是源自沒有道德的權力(amoral power),而它的最終目標就是一片虛無
但是人性就是需要相信某樣東西,除非你是收錢的哲學家/知識分子,沒人可以在真正的懷疑主義下長久地生活,所以實際上就是令人相信哲學沒有用、思考太多沒有用,但同時他們又持有某種不明來源的價值框架(value framework)而有好像指向某種意義,所以不如對那些東西作出主觀奉獻(make subjective commitment)但又同時不願為其辯護,當很多人都這樣做時當然會有衝突但又不願以理性地、有原則地進行哲學上的交流,並只會變成糟糕(nasty)的心理上及物理上的街頭衝突部落政治(street fighting tribal politics)
Foucault如何構想權力及今日的Woke(覺醒文化)
(1:34:32開始)
Foucault如何構想(conceive)權力:他用一個供電網絡的比喻,以前權力被認為是由上而下,例如獨裁專制政權或者君權神授,Foucault說不並說就如供電網絡權力透過交流、人們的信念及文化價值貫穿(run through)所有人,這種想法非常有效地緊密結合(grafts on)Marcuse及Neo-Marxist(新馬克思主義),因為他們正正在談及權力系統(systems of power),例如有各種系統名為資本主義、異性戀霸權(heteronormativity)、父權社會(patriarchy),這些系統決定了人物如何生活,他們的curdled envy(凝結了的忌妒?)可以被投射到這些系統性解釋:這些系統搞砸了(screwed)我的生活/人生,這不是我的錯、我的個人責任,而這些活動家相信我們需要「被解放」/解放主義(liberation/liberationism)
所以接下來的思想就演變成:一切都可用權力解釋,權力透過系統影響人們、主導生活及思考方式,而這一切就成為新的「虛假意識」,演變到今日我們就會稱這種思想為Woke(覺醒文化)或者Critical Social Justice(批判性社會正義)(內容詳看【長片系列 - Changing Tides Ep. 1】Climate Justice | James Lindsay & Michael O'Fallon)
總結
(1:40:27開始)
啟蒙運動的概念就是我們希望使人自主(empower people),power(權力?)是好東西,例如教育、財富、政治性發言都是power的一種形式,而我們希望所有個人都有更多power(Pika:本人偏好用control一詞雖然不一定同義,詳看思考方式/視角之一 - Control(控制)),相信個人多會使用他們的power到進步方向(progressive directions)上、解決世上的問題,但背後的形而上學是「個人」是power的「單位」(units of power),並應由各個人去控制他們的power,而反啟蒙運動則是完全相反,是一種dissolution of individual(否定/解除「個人」此一概念?),認為power不是被個人使用的,power「使用」個人來達到它的目的,例如人天生就在身邊存在的文化或者providence(天意,天道,天命)有它們的目的並建構「個人」並使用「個人」來達到其目的,所以這時代就是反啟蒙運動開始完整地實現(coming to full fruition),而同時大多數人仍忠於大體上啟蒙運動的模型(committed to a broadly enlightment model),這就是現今的哲學上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