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影视作品的坏结局情节
中国古代文艺作品很少有结局好的。这种风气影响到现在,创作者还是喜欢以一个悲剧或者悬念来结尾。或者一切皆空,角色都散了或者死了。好好的一个故事,按正常逻辑可以发展到皆大欢喜,却偏偏故意制造缺憾。这是中国文艺界的怪癖。
例如,战争剧《历史的天空》里,东方闻英在接应七十九团的战斗中带头突围,亲自冲向了敌人的机枪阵地,结果被机枪打中。一个女子跑得比男兵都快,不跟大部队一起突围,独自一人只知道向前跑,这就是导演为了煽情需要,故意让她死,不合现实的逻辑。
电视剧《半路夫妻》,本来江建平决定下班回来后就和郭芳结婚,可是偏偏遇到小偷,被刺伤倒地。结尾就是三个朋友冲下医院,然后一行黑色的字幕:江建平生死未卜 剧终。什么玩意啊?观众期待这对夫妻经历那么多以后,有一个平淡而幸福的结局,这也正是全剧的立意,为何要用“故意的悲剧”来打击人们对生活的信心?
《卧虎藏龙》,男女主角一起回新疆或者做别的选择都可以,却偏偏忽然来个跳崖,让人莫名其妙。原来让人看不懂才是高明。玄而虚,自作高深,这难道就是东方艺术的共性?
再来看看西方文艺影视作品的特点。
电影《毕业生》里,年轻的本恩刚从大学毕业,虽然他的父母正忙着筹备一场热闹的家庭晚会来为他庆祝,但本恩自己却对未来生活感到十分茫然。在他的毕业晚会上,来客中的鲁宾逊太太对这个小伙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让本恩开车送她回家。在这位风流夫人的不断挑逗下,加上日子过得越来越无聊,本恩不久后便开始了同鲁宾逊太太的约会,也因此邂逅了太太的漂亮女儿伊莱恩。伊莱恩的纯洁善良使本恩怦然心动并深深地爱上了对方。虽然本恩终于找到机会向伊莱恩表白了爱意,自己从前的荒唐行为也得到了伊莱恩的原谅。但两人的感情很快遭到鲁宾逊太太极力反对,而伊莱恩最终也猜到了自己母亲与本恩的特殊关系。伤心之余她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男孩仓促结婚。本恩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不顾一切向教堂冲去。他的努力,能否阻止这场没有幸福的婚礼?而他们能否突破世俗的重重阻力,获得真正的爱情呢?正如观众所希望的,本恩闯入教堂,抢走女朋友,赶上公共汽车,两人看着窗外,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样的结局,才是给人希望的。
而我们的电影电视作品,几乎不给观众好结局!
为了达到和解,必须以自己作出牺牲为代价,比如说,两个恋人,一方怎么也不原谅对方,必须是受伤住院,或者付出别的代价,铁石心肠的他/她才会软化,进而原谅对方,急切的去追寻受伤的她/他,但是对方却心死了,反而不去理会。那么,怎么才能让她/他再回心转意呢?那就是再让自己受更大的伤……如此以往,恩恩怨怨互相报复。以受伤来作为情感发展的唯一办法,否则没有任何一方让步。这就是中国式悲剧的根源。
不懂得抓住机会,不原谅别人,导致人生难有好结局,难道是我们的民族宿命?不!人是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改变的。如果上述性格弄人,互相误会,是人们常犯的错误,那么文艺作品不仅要展示这种错误,更要示范给人们怎样纠正这种错误,这就是西方文艺几百年来的主题,也是他们的悲剧之所以给人希望的原因,以至于现在,西方的影视书籍作品,总体上弥漫着乐观的精神。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勇敢地迈出那一步,而不是屈服于命运或传统,就会有好的结局。
电影《西雅图夜未眠》就展示了人如何主动把握自己的幸福。妻子玛吉病逝后,山姆就一直带着八岁的儿子乔纳默默地生活着。巴尔的摩的一位女记者安妮打开收音机听情感热线,正好听到乔纳打电话要给爸爸找一个妻子。安妮被这个伤感的故事深深触动了,但马上听说有2000个女人想和山姆取得联系,却仍然写给了山姆。乔纳从这些信里发现了安妮的信,私自代表父亲和安妮约好在纽约帝国大厦顶楼见面。山姆知道乔纳独自去了纽约,也赶了过去。而安妮赶到时只看到了一只帆布背包。正在此时,丢了背包的乔纳拉着父亲又回到了这里。乔纳伸出双手,一边牵着父亲,一边拉着安妮。三个人一起走进了美丽的夜色之中。这个电影能够打动人,鼓励人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结局的星星图案构成了美国国旗,很有意味。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是和人自己的幸福感结合在一起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